救灾环保帐篷及帐篷框架的展开与撤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838658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2 02:12
一种救灾环保帐篷由篷体、棉内胆、框架、地铺及配件五部分组成,框架包括有底座和支撑架,底座包括有四根底座两侧地杆、四根山墙地杆、四个底座角插座、两个底座中插座,每两根山墙地杆之间由枢转连接装置连接;支撑架包括有六根立杆、六根斜杆、四个檐角插座、两个檐中插座、两个脊端插座、一个脊中插座及十二根通杆,每两根通用杆之间由能作180折叠的枢转连接装置连接,檐中插座包括有一块檐中上板、一块檐中插板及两块檐中挂板,檐中挂板呈钝角三角形,并在斜边的一侧开设有供檐中插板插入的凹槽,两块檐中挂板平行地焊接在檐中上板的一侧,檐中插板直接插入檐中挂板的凹槽内并焊接固定,形成供立杆、通用杆及斜杆枢接的四个通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救灾环保帐篷由篷体、棉内胆、框架、地铺及配件五部分组成,框架包括有底座和支撑架,底座包括有四根底座两侧地杆、四根山墙地杆、四个底座角插座、两个底座中插座,每两根山墙地杆之间由枢转连接装置连接;支撑架包括有六根立杆、六根斜杆、四个檐角插座、两个檐中插座、两个脊端插座、一个脊中插座及十二根通杆,每两根通用杆之间由能作180折叠的枢转连接装置连接,檐中插座包括有一块檐中上板、一块檐中插板及两块檐中挂板,檐中挂板呈钝角三角形,并在斜边的一侧开设有供檐中插板插入的凹槽,两块檐中挂板平行地焊接在檐中上板的一侧,檐中插板直接插入檐中挂板的凹槽内并焊接固定,形成供立杆、通用杆及斜杆枢接的四个通槽。【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帐篷,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大型的便于展开与撤收的帐篷以及帐篷框架的展开与撤收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流通的帐篷有帐篷架和篷布结合成一体,也有帐篷架和篷布分开设置的,但是对于大型的、赈灾用的(如:抢险、救灾、紧急疏散、灾后安置、演练用的)房型帐篷都是帐篷架和篷布分开设置的,而现有的大型的、赈灾用的帐篷架大多是有多根单独的支杆经插接或连接件连接而成,即支杆与连接件都是分体设置的,需要在现场搭接帐篷时将支杆与连接件逐个进行安装与组合,在拆卸时也需要逐个的拆卸,也就是说在运输过程中和组装成形之前支杆与连接件都处于拆开状态,相互之间没有连接,这样在运输过程中可能丢失,在组装时也容易丢失,并且在组装时容易混扰,在组装时可能会找不到或搞错搞混一个或两个零件,影响组装、费时费力、同时又不利于回收,尤其在赈灾时,对于帐篷的组装要求快速,安全,目前的救灾帐篷架达不到快速、便捷、安全、回收的要求。为此本专利技术的创作人在中国专利第201210020972.8号中设计出一种帐篷支架及其展开方法,但是该专利中的帐篷支架在加工时存在结构复杂、尤其是用于连接各支杆的连接部件的加工工艺复杂及难度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救灾环保帐篷,该环保帐篷是在中国专利第201210020972.8号中涉及的帐篷支架基础上加以改进,使得帐篷支架的结构更加简单、力口工工艺也更加简单。本专利技术中的救灾环保帐篷由篷体、棉内胆、框架、地铺及配件五部分组成,所述框架包括有能够分开与组装的底座和支撑架,所述底座包括有四根底座两侧地杆、四根山墙地杆、四个底座角插座、两个底座中插座,所述每两根山墙地杆之间由能作180折叠的枢转连接装置连接;所述支撑架包括有与所述底座角插座、底座中插座插接连接的六根立杆、六根斜杆、四个檐角插座、两个檐中插座、两个脊端插座、一个脊中插座,所述支撑架还包括有分别枢接在檐角插座与檐中插座之间、脊端插座与脊中插座之间的十二根通杆,所述每两根通用杆之间由能作180折叠的枢转连接装置连接,所述檐中插座包括有一块檐中上板、一块檐中插板及两块檐中挂板,所述檐中挂板呈钝角三角形,并在斜边的一侧开设有供所述檐中插板插入的凹槽,所述两块檐中挂板平行地焊接在所述檐中上板的一侧,所述檐中插板直接插入所述檐中挂板的凹槽内并焊接固定,形成供所述立杆、通用杆及斜杆枢接的四个通槽;底座角插座和底座中插座的底端设有垫座。所述檐角插座由一块檐角板、一块檐角插板和两块檐角挂板相互焊接而成,所述檐角挂板与所述檐中挂板的结构、形状、大小相同,所述两块檐角挂板平行地焊接在所述檐角板的一侧,所述檐角插板插入所述檐角挂的凹槽内后焊接固定,形成三个能所述立杆、通用杆及斜杆分别枢接的通槽。所述脊端插座由两块菱形板和一块弯板焊接组成,所述弯板由一金属板直接冲压成形,包括有位于两侧的翼板和用于连接所述翼板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翼板的尾端,所述菱形板的顶部开设有供所述弯板的翼板置入的方形槽,构成供所述两根斜杆和一根通用杆枢接的三个通槽。所述脊中插座由两块菱形板和一块弯板焊接组成,所述弯板由一金属板直接冲压成形,包括有位于两侧的翼板和用于连接所述翼板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翼板的中间部位,所述菱形板的顶部开设有供所述弯板的翼板置入的方形槽,构成供所述两根斜杆和两根通用杆枢接的四个通槽。所述底座角插座包括有两块完全相同且呈直角三角形的角座体板,在所述角座体板的直角处形成一直角缺口,并在所述缺口处焊接有一管插,所述管插延伸出角座体板,并在管插的底端设有垫座,同时在所述角座体板的两端设有通过销轴能够与所述两侧地杆、山墙地杆分别枢接的通孔。所述底座中插座包括有两块完全相同且相互平行的夹板,在所述夹板的中间夹设一管插,所述管插延伸出角座体板,并在管插的底端设有垫座,在所述夹板的两端设有通过销轴通过与所述两侧地杆枢接的通孔。所述枢转连接装置包括有两个分别插入山墙地杆或通用杆内部的U形第一连接件,两片分别枢接所述U形第一连接件的第二连接件。所述支撑架在所述斜杆的下方设有钢丝绳拉筋装置,所述钢丝绳拉筋装置为三根交于一点的钢丝绳。所述两侧地杆、山墙地杆、立杆、斜杆及通用杆均为方管。所述方管为边长是25毫米、壁厚为1.2毫米的金属方管。所述两侧地杆、山墙地杆、立杆、斜杆及通用杆均为截面呈圆形的钢管,在每根钢管的端部冲成截面为方形的方管。本专利技术中救灾环保帐篷的框架的展开与撤收方法包括:撤收框架时包括:I)收合支撑架:la)从底座上拔出支撑架;Ib)同时向上转动从所述底座上拔出的立杆,将每根立杆向内侧折叠,平放于地面,形成连接在一起的三组人字形支架,再分别推动十二根通用杆之间能作180折叠枢转的枢转连接装置,使三组人字形支架平行贴合在一起,再收拢组成人字形支架的斜杆,斜杆、立杆及通用杆紧贴收合在一起;2)收合底座:同时推动位于底座短边上的枢转连接装置,使底座的山墙地杆呈180度折叠收合,再使所述两侧地杆绕用于连接两相邻两侧地杆的底座中插座转动180度折合;展开框架时包括:先打开底座,按底座收合的反方向打开,并置于平整的地面;再按收合支撑架的相反方向打开,再将每根立杆对应地插入底座上的插管内,SP可完成整个框架的组装。本专利技术中救灾环保帐篷通过对用于连接各支杆的连接件的结构加以改进,具有使用更安全的优点、安装和撤收方便,便于回收二次利用,节约国家能源,同时还具有生产工艺更加简单、降低成本的优点。【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帐篷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檐中插座的主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檐中插座的俯视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檐中插座中檐中插板的立体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檐中挂板的立体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枢转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枢转连接装置中第一连接件的立体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底座角插座的结构示意图一。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中底座角插座的结构示意图二。图11为本专利技术底座角插座中角座体板的立体放大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中底座中插座的立体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中脊端插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脊端插座中檐角挂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脊中插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脊中插座中菱形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脊中插座中弯板冲压成形末折弯前的结构示意图。图18为本专利技术脊中插座中弯板冲压并折弯成形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9为本专利技术中脊端插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0为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救灾环保帐篷,由篷体、棉内胆、框架、地铺及配件五部分组成,所述框架包括有能够分开与组装的底座和支撑架,所述底座包括有四根底座两侧地杆、四根山墙地杆、四个底座角插座、两个底座中插座,所述每两根山墙地杆之间由能作180折叠的枢转连接装置连接;所述支撑架包括有与所述底座角插座、底座中插座插接连接的六根立杆、六根斜杆、四个檐角插座、两个檐中插座、两个脊端插座、一个脊中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还包括有分别枢接在檐角插座与檐中插座之间、脊端插座与脊中插座之间的十二根通杆,所述每两根通用杆之间由能作180折叠的枢转连接装置连接,所述檐中插座包括有一块檐中上板、一块檐中插板及两块檐中挂板,所述檐中挂板呈钝角三角形,并在斜边的一侧开设有供所述檐中插板插入的凹槽,所述两块檐中挂板平行地焊接在所述檐中上板的一侧,所述檐中插板直接插入所述檐中挂板的凹槽内并焊接固定,形成供所述立杆、通用杆及斜杆枢接的四个通槽;底座角插座和底座中插座的底端设有垫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保义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佳音帐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