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箱式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28096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1 17: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箱式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必须依靠电磁阀或电动阀的缺陷。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流量双向转换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的筒体上部设有上法兰,筒体左侧设有左法兰,筒体右侧设有右法兰,左法兰上安装左变径法兰,右法兰上安装右变径法兰,左变径法兰的左变径导向节上焊有左定位导向板,右变径法兰的右变径导向节上焊有右定位导向板,左定位导向板和右定位导向板上安装导向杆,密封球被导向杆贯穿活动安装,档板焊在筒体上并分别位于筒体与左法兰和右法兰交接处,档板与左法兰和右法兰之间均固定设有橡胶密封垫。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了纯机械结构,避免了使用电磁阀,安全可靠,延长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箱式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必须依靠电磁阀或电动阀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流量双向转换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的筒体上部设有上法兰,筒体左侧设有左法兰,筒体右侧设有右法兰,左法兰上安装左变径法兰,右法兰上安装右变径法兰,左变径法兰的左变径导向节上焊有左定位导向板,右变径法兰的右变径导向节上焊有右定位导向板,左定位导向板和右定位导向板上安装导向杆,密封球被导向杆贯穿活动安装,档板焊在筒体上并分别位于筒体与左法兰和右法兰交接处,档板与左法兰和右法兰之间均固定设有橡胶密封垫。本专利技术采用了纯机械结构,避免了使用电磁阀,安全可靠,延长了使用寿命。【专利说明】一种箱式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供水设备
,具体来说是一种箱式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生活供水设备有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和箱式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这两项技术都是国家行业标准推广产品。但在一些特殊地区,采用箱式无负压设备的比较多。因为受当地市政管网的压力、流量不足的限制,一般来说只要市政管网的压力、流量等于或大于用户在用水高峰时的最大用水量时,用户只需要一套无负压变频设备就可以满足用户的供水需求。但由于市政管网的压力、流量小于用户的最大用水量时,不能满足用户的最大用水量,用户就得选择用箱式无负压设备。因此一般情况下市政供水均采用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加水箱共用,来防止市政自来水不能满足时改用水箱库存的水。由于供水设备都是自动供水设备,不可能在自来水停止时,人工去转换水箱的水。因此在市政自来水与水箱库存的水的使用转换过程中,需要一个相互转换机构,实现无论是用自来水还是水箱的水能够自动转换。市场上常规传统的是使用电磁阀来转换,如图4所示,在最初的传统的箱式无负压供水设备中,市政自来水不但进入水箱1,而且同时也流进无负压设备稳流罐3中,当市政自来水压力,流量大于用户用水高峰最大用水量时,自来水电动阀2开启,水箱电动阀4关闭,设备抽市政管网的水。当自来水压力流量不能满足用户正常供水时,关闭自来水电动阀2同时打开水箱电动阀4,水泵5抽水箱的水。如果自来水恢复其压力流量时,再打开自来水电动阀2,同时关闭水箱电动阀4,设备又抽取市政管网的水,恢复正常无负压变频供水。自来水与水箱之间靠两个电动阀自动进行转换。后期发展出来的增压箱`式无负压供水设备较传统的箱式无负压供水设备有很大提高,增压箱式无负压与传统箱式无负压的区别是传统箱式无负压设备中的水箱内是没有压力的。当用自来水时,设备是可以借用自来水压力而改用水箱水时是没有压力的,这对设备的设计选型和调整带来困惑。而增压水箱的优势却是无论用自来水还是用水箱的水其压力相同,因为水箱内有增压系统。其压力等于自来水压力。再如图5所示,其工作原理为当市政管网6的压力流量能满足用户正常供水时,打开自来水电动阀2同时关闭水箱电动阀1,自来水进入稳流罐3,加压水泵4,根据需要开启抽稳流罐的水实现正常供水。当自来水不能满足用户正常供水时,设备自动打开水箱电动阀1,同时自动关闭自来水电动阀2,此时卧式管中泵5开启增压,水箱水经卧式管中泵5、水箱电动阀I进入稳流罐3,实现正常供水。当自来水恢复其压力流量时,自来水电动阀2打开同时停止增压泵,关闭水箱电动阀I,重新恢复自来水供水。但现在卧式管中泵箱式无负压供水设备由于其独特的优点已经成为新建小区的首要选择,但其依然得采用电磁阀来实现市政管网和水箱之间的切换。如图6和图7所示,当市政管网I压力流量能够满足用户正常使用时,自来水不但进入水箱8同时也经稳流罐进水口 2进入稳流罐3。此时自来水进水电动阀4打开,水箱出水电动阀5关闭,稳流罐3内水经自来水进水电动阀4进水管6进入三台管中泵7中。如果设备开动,管中泵7抽稳流罐内的水,管中泵7将水排出供系统用水。当市政管网压力流量不能满足用户正常用水时或停水时,自来水进水电动阀4关闭,同时打开水箱出水电动阀5,水箱水经水箱出水电动阀进入3台管中泵7,管中泵7抽水箱的水,并将水箱水加压排水供系统。但是由于电磁阀受电压不稳的影响,而且电磁阀的机构存在不可靠、不安全、易出故障的缺点。虽然市场上部分产品改用电动阀来实现转换,电动阀相对电磁阀要好一点,但电动阀也存在易出问题,其结构庞大、安装麻烦、重量重且价格高。如何能研发一种不基于电磁阀和电动阀的箱式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必须依靠电磁阀或电动阀的缺陷,提供一种箱式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箱式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包括市政管道、稳流罐、进水管、旁通阀、管中泵、总出水管和水箱,所述的市政管道接入稳流罐,所述的旁通阀与水箱相连,所述的进水管与管中泵相连并安装在水箱内的底部,管中泵的水泵出水口穿出水箱与总出水管相连,还包括流量双向转换装置,所述的稳流罐与流量双向转换装置的左变径法兰相连,所述的旁通阀的另一端与流量双向转换装置的右变径法兰相连,所述的进水管的另一端与流量双向转换装置的上法兰相连。所述的流量双向转换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的筒体上部设有上法兰,筒体左侧设有左法兰,筒体右侧设有右法兰,左法兰上安装左变径法兰,右法兰上安装右变径法兰,左变径法兰的左变径导向节上焊有左定位导向板,右变径法兰的右变径导向节上焊有右定位导向板,左定位导向板和右定位导向板上安装导向杆,密封球被导向杆贯穿活动安装,档板焊在筒体上并分别位于筒体与左法兰和右法兰交接处,档板与左法兰和右法兰之间均固定设有橡胶密封垫。还包括助推板,所述的助推板固定安装在密封球上,助推板的安装方向与导向杆相垂直。还包括水箱基础和人孔,所述的水箱安装在水箱基础上,所述的人孔开设在水箱的上部。还包括排污阀和安装在水箱上部的溢流管,所述的排污阀设于水箱的下部。还包括总出水蝶阀,所述的管中泵的数量为3个,所述的总出水蝶阀设在水泵出水口与总出水管之间。还包括液位控制器,所述的液位控制器从市政管道上引出并安装在水箱的上部。还包括安装在稳流罐上的防负压控制器。有益效果 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箱式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纯机械结构,避免了使用电磁阀,安全可靠,延长了使用寿命。避免了电磁阀、电动阀经常会出现故障的缺陷,其中流量双向转换装置为纯机械结构设计,其结构形状比传统的电磁阀、电动阀简单,其性能比电磁阀、电动阀更加合理科学。本专利技术不使用电源供应,既安全、又节能。以高层建筑两套设备采用本专利技术两套设备为例,每年可节省720度电,10年可省电7200度。同时由于传统无负压设备需要两个电动阀,而采用双向转换装置每套设备只需要一个,其价格相差万元以上。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特点。【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俯视透视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流量双向转换装置的结构剖视图 其中,1-市政管道、2-防负压控制器、3-稳流罐、4-液位控制器、5-水箱、6-压力表、7-压力传感器、8-溢流管、9-总出水管、10-总出水蝶阀、11-水泵出水口、12-流量双向转换装置、13-旁通阀、14-进水管、15 -管中泵、16-水箱基础、17-排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箱式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包括市政管道(1)、稳流罐(3)、进水管(14)、旁通阀(13)、管中泵(15)、总出水管(9)和水箱(5),所述的市政管道(1)接入稳流罐(3),所述的旁通阀(13)与水箱(5)相连,所述的进水管(14)与管中泵(15)相连并安装在水箱(5)内的底部,管中泵(15) 的水泵出水口(11)穿出水箱(5)与总出水管(9)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流量双向转换装置(12),所述的稳流罐(3)与流量双向转换装置(12)的左变径法兰(130)相连,所述的旁通阀(13)的另一端与流量双向转换装置(12)的右变径法兰(131)相连,所述的进水管(14)的另一端与流量双向转换装置(12)的上法兰(134)相连,所述的流量双向转换装置(12)包括筒体(120),所述的筒体(120)上部设有上法兰(134),筒体(120)左侧设有左法兰(121),筒体(120)右侧设有右法兰(122),左法兰(121)上安装左变径法兰(130),右法兰(122)上安装右变径法兰(131),左变径法兰(130)的左变径导向节(129)上焊有左定位导向板(133),右变径法兰(131)的右变径导向节(127)上焊有右定位导向板(132),左定位导向板(133)和右定位导向板(132)上安装导向杆(126),密封球(125)被导向杆(126)贯穿活动安装,档板(123)焊在筒体(120)上并分别位于筒体(120)与左法兰(121)和右法兰(122)交接处,档板(123)与左法兰(121)和右法兰(122)之间均固定设有橡胶密封垫(12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贵良邓帮武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舜禹水务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