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光生物培养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803719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23 0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置,尤其涉及用于光生物培养的装置。其包括容器(5)、包括位于容器(5)中的搅拌桨(10)的搅拌机构(45)、驱动部件(17),其中搅拌机构(45)包括与驱动部件(17)连接的、可相对所述容器(5)往复运动支承的导杆(3),搅拌桨(10)支承在导杆(3)上。利用导杆带动其上的搅拌桨在容器中做往复运动,且搅拌桨(10)利用自身受到的重力而保持竖直,从而在工作过程中各零部件相互之间无干涉,使其不易撞击容器壁,从而防止容器的破碎和损坏。并且由一个驱动部件就可实现对容器(5)中整个区域的搅拌,装置简单,易装卸。(*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光生物培养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装置,尤其涉及用于光生物培养的装置。
技术介绍
在光生物(例如,微藻)的培养过程中,平板反应器通常使用曝气鼓泡的方法维持液体的流动,但由于水压问题,平板反应器建造高度十分有限,气体还未消耗完动力就已溢出液面,不能得到充分利用,造成大量能量白白损失。若想加宽平板反应器以提高光生物总产量,则光程增加,需要曝气量倍增。因此液体的充分混旋运动可使微藻获得较高的细胞密度和生产率,而前提是建立在更高能耗的基础上。若降低曝气量,不仅藻液的混旋程度差,藻细胞还会发生贴壁现象,只能通过减小反应器宽度的方式来提高流动性,最终将导致微藻产率下降。技术CN2651257公开了一种机械搅拌式反应器,其由二块平板或边框上装有进气口、出液口、排气口和接种口,平板中间装有轴承座,轴承座上装有轴,轴上装有搅拌桨,轴通过减速器与电机联接,电机固定在底座上。专利所述装置为桨轮结构,需要将轴承嵌在平板中间,其缺点是若轴稍有偏向,以玻璃为主体的平板就极容易被机械力打碎;在平板中间开孔,当水压较大时,即使有密封垫也无法防止液体泄漏;若把平板反应器加长放大,则需要多台电机同时运转。因此此反应器易损害、密封难度大、且结构复杂、成本高。技术CN2473207公开了一种压差换气摇式生物反应器,其由U型双颈口瓶、转轮、拉杆、水槽、水浮式支架组成,转轮作圆周运动拉动拉杆作往复运动,拉杆往复运动拉动固定在水浮支架上的U型双颈口瓶作长轴方向往复摇摆。U型双颈口瓶内的培养液沿瓶的长轴方向往复流动,当流集至U型双颈口瓶一端,该端颈腔空气被加压,与瓶外产生压差、该腔内气体被压出,U型双颈口瓶的另端由于液体移位空间迅速变大而形成负压吸入瓶外空气。此反应器极不稳定,易侧翻,反应器也很难放大设计,仅适用于实验室的小规模测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光生物培养的、在工作过程中各零部件相互之间无干涉的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装置,包括:容器、位于容器中的搅拌桨、驱动部件、由驱动部件驱动的、可相对容器往复运动支承的导杆,其中搅拌桨支承在导杆上。由此结构,搅拌桨跟随导杆相对于容器做往复运动,并且搅拌桨支承在导杆上,由于其自身的重力,使其始终保持在竖直方向上,从而不会在运动过程中碰撞容器壁,导致容器的破碎或损坏。另外,对于体积较大的容器,可以在一个导杆上悬挂多个搅拌桨,从而只需一个驱动部件就可以完成在容器整个区域内的搅拌。根据本技术,驱动部件包括曲柄和连杆。此结构简单,容易操作,且成本低、安装简单。根据本技术,容器包括一底板、两个互相平行的侧壁、两个互相平行的端壁,两个侧壁和两个端壁分别垂直于底板,侧壁平行于底板的长度方向,端壁垂直于底板的长度方向。此结构的容器为长方体结构,形状规则,容易设置搅拌桨的位置,减小了加工和安装的难度。根据本技术,在容器的侧壁的外表面固定有框架,在容器的侧壁的内表面固定有隔板,所述框架与所述隔板共平面且同时平行于所述容器的端壁。当容器的长度是宽度的多倍时,此结构可以加固容器,使其在搅拌过程中不易因容器中液体的冲击而破损或不稳定。根据本技术,容器包括有多于两个等距设置的框架。在搅拌过程,等距设置框架使容器各处承担液体压强的能力相同,使容器不易破碎或损坏,平且提高了容器的稳定性。根据本技术,框架设置有轴和滑轮,轴与框架共平面且平行于框架的横梁,滑轮固定于所述轴上,所述导杆支承在滑轮的凹槽上。通过滑轮的支承,导杆可沿容器往复运动,实现搅拌容器中的液体的目的。并且此种结构简单且可以保证导杆滑动的流畅性,减少在搅拌过程中的故障。根据本技术,搅拌桨一端具有孔,导杆穿过孔。由此结构,搅拌桨可拆卸地悬挂在导杆上,结构简单、可更替、易于装卸、易清洗。且此结构使搅拌桨可以利用自身重力调节其在容器中的位置,保证其始终保持沿竖直方向悬挂,避免在搅拌过程中碰撞容器的器壁,导致容器破碎或损坏。根据本技术,搅拌桨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与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连接的夹持件和与夹持件连接的桨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相间地固定于所述夹持件上,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分别设置有第一孔和第二孔,螺栓穿过第一孔和第二孔形成孔。由此结构,桨叶和固定桨叶的部件可以依据优选的材料进行分别制造。并且,此结构安装简单,且当支架、夹持件与桨叶其中一个损坏时,可只单独更换,降低了成本。根据本技术,搅拌桨具有至少一个开口。在搅拌桨上设置开口,可使搅拌桨受容器中液体的阻力减小,且同时能使液体产生更复杂的涡流和湍流运动,从而更好的均匀容器中的液体。根据本技术,开口为贯穿搅拌桨的通孔,和/或向着所述搅拌桨的一侧敞开的开口。由于不同光生物培养时可能需要的搅拌程度不同,所以上述两种形式的开口,可以根据不同的搅拌需求选用,从而使容器里的液体获得适当的搅拌。根据本技术,搅拌桨设置有辅助搅拌件。此结构可以在搅拌桨搅拌容器中液体的基础上,引起更复杂的流体运动,使搅拌更加充分。根据本技术,导杆上对应搅拌桨设置一对彼此间隔的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搅拌桨位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的间隔中。由于搅拌桨在导杆上可采用可拆卸地制成,上述结构可限制搅拌桨相对于导杆的滑动,从而防止搅拌桨在容器中分布不均匀而引起的搅拌程度不同,以及搅拌桨撞击容器壁。根据本技术,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同时与至少两个所述驱动部件连接并且每个驱动部件与一个导杆连接,每个导杆位于一个容器中。这样,在大规模的光生物培养中,可同时利用一个电机驱动多个装置,结构简单且节约成本。采用这样的结构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I)利用导杆带动其上的搅拌桨在容器中做往复运动,且搅拌桨利用自身受到的重力而保持竖直,使其不易撞击容器壁,从而防止容器的破碎和损坏。(2)导杆可位于容器中液面的上方且搅拌桨的一端与导杆连接,所以避免了由固定导杆而产生的密封问题,即,由于搅拌桨是沿垂直于导杆的一个朝向延伸,所以即使导杆穿过容器器壁上的孔支承,该支承位置也可以位于液面上方,从而不会产生此孔处由于液体压强大而导致密封难度大的问题。(3)本技术结构简单,且由一个驱动部件就可实现对容器中整个区域的搅拌,并可以用于大规模的光生物培养中,降低了成本及装卸的工作量。(4)由于具有附加的加固装置,在搅拌过程中,容器更加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装置的第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装配图;图2是图1示出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局部视图,其中包括搅拌桨中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夹持件和桨叶;图3是图1示出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局部视图,其中包括搅拌桨中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夹持件、桨叶和螺栓;图4是图1示出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局部视图,其中包括搅拌桨中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夹持件、桨叶以及导杆、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图5是第二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搅拌桨的主侧视图;图6是第三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搅拌桨的主侧视图;图7是第四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搅拌桨的主侧视图;图8是第五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电机、驱动部件和导杆的装配图;图9是第六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电机、驱动部件和导杆的装配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所示的是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光生物培养的装置,包括:?容器(5);?搅拌机构(45),所述搅拌机构(45)包括位于所述容器(5)中的搅拌桨(10);?驱动部件(1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搅拌机构(45)包括与所述驱动部件(17)连接的、可相对所述容器(5)往复运动支承的导杆(3);?所述搅拌桨(10)支承在所述导杆(3)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光生物培养的装置,包括: 容器(5); 搅拌机构(45),所述搅拌机构(45)包括位于所述容器(5)中的搅拌桨(10); 驱动部件(1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搅拌机构(45 )包括与所述驱动部件(17 )连接的、可相对所述容器(5 )往复运动支承的导杆(3); 所述搅拌桨(10 )支承在所述导杆(3 )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17)包括曲柄(I)和连杆(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5)包括一底板(25)、两个互相平行的侧壁(22)、两个互相平行的端壁(23),所述两个侧壁(22)和两个端壁(23)分别垂直于所述底板(25 ),所述侧壁平行于所述底板(25 )的长度方向,所述端壁(23 )垂直于底板(25)的长度方向。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容器(5)的侧壁(22)的外表面固定有框架(7),在所述容器(5)的侧壁(22)的内表面固定有隔板(6),所述框架(7)与所述隔板(6 )共平面且同时平行于所述容器(5 )的端壁(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5)包括有多于两个等距设置的所述框架(7)。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7)设置有轴(8)和滑轮(9),所述轴(8 )与所述框架(7 )共平面且平行于框架(7 )的横梁(26 ),所述滑轮(9 )固定于所述轴(8)上,所述导杆(3)支承在所述滑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欣欣刘敏胜吴洪张凯耿金峰陈彦平杨建强石蕾张晋阳
申请(专利权)人: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