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海燕专利>正文

一种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00525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23 0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过滤器,包括过滤器筒体,所述过滤器筒体顶部设有上盖,所述过滤器筒体底部设有除杂口,所述过滤器筒体顶部一侧设有出口,所述过滤器筒体底部一侧设有入口,所述过滤器筒体内部设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网Ⅰ、过滤网Ⅱ和过滤网Ⅲ,所述过滤网Ⅰ靠近出口端,所述过滤网Ⅲ靠近入口端,所述过滤网Ⅱ设于过滤网Ⅰ和过滤网Ⅲ之间,所述过滤网Ⅰ的滤网密度小于过滤网Ⅱ的滤网密度,所述过滤网Ⅱ的滤网密度小于过滤网Ⅲ的滤网密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整机结构简单,操作简易,清理杂质方便,清理时空间足,工作效率高,除杂效果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过滤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过滤器。
技术介绍
在各类水处理、石油化工、酒类、油漆涂料、电子等行业,为了获得清洁的流体,一般使用过滤器对液体进行过滤。现有技术中的过滤器清理杂质不方便,清理时空间较少,工作效率低,且除杂效果也不好。因此,急需一种改进的技术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过滤器。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过滤器,包括过滤器筒体,所述过滤器筒体顶部设有上盖,所述过滤器筒体底部设有除杂口,所述过滤器筒体顶部一侧设有出口,所述过滤器筒体底部一侧设有入口,所述过滤器筒体内部设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网1、过滤网II和过滤网III,所述过滤网I靠近出口端,所述过滤网III靠近入口端,所述过滤网II设于过滤网I和过滤网III之间,所述过滤网I的滤网密度小于过滤网II的滤网密度,所述过滤网II的滤网密度小于过滤网III的滤网密度。所述过滤组件顶部固定于上盖底部,所述过滤组件底部固定于过滤网支撑板上。所述上盖底部设有密封边,所述过滤器筒体顶部周边设有挡边,所述密封边和挡边之间相互配合。所述密封边和挡边之间设有密封圈。本技术的优点是:整机结构简单,操作简易,清理杂质方便,清理时空间足,工作效率高,除杂效果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A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B部的放大示意图。其中:1、过滤器筒体,2、上盖,3、密封边,4、挡边,5、密封圈,6、除杂口,7、出口,8、入口,9、过滤网支撑板,10、过滤网I,11、过滤网II,12、过滤网III。【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过滤器,包括过滤器筒体1,过滤器筒体I顶部设有上盖2,上盖2底部设有密封边3,过滤器筒体I顶部周边设有挡边4,密封边3和挡边4之间相互配合,密封边3和挡边4之间设有密封圈5,过滤器筒体I底部设有除杂口 6,过滤器筒体I顶部一侧设有出口 7,过滤器筒体I底部一侧设有入口 8,过滤器筒体I内部设有过滤组件,过滤组件顶部固定于上盖2底部,过滤组件底部固定于过滤网支撑板9上,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网I 10、过滤网II 11和过滤网III12,过滤网I 10靠近出口 7端,过滤网III12靠近入口 8端,过滤网II 11设于过滤网I 10和过滤网III 12之间,过滤网I 10的滤网密度小于过滤网II 11的滤网密度,过滤网II 11的滤网密度小于过滤网III 12的滤网密度,整机结构简单,操作简易,清理杂质方便,清理时空间足,工作效率高,除杂效果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过滤器,包括过滤器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筒体顶部设有上盖,所述过滤器筒体底部设有除杂口,所述过滤器筒体顶部一侧设有出口,所述过滤器筒体底部一侧设有入口,所述过滤器筒体内部设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网Ⅰ、过滤网Ⅱ和过滤网Ⅲ,所述过滤网Ⅰ靠近出口端,所述过滤网Ⅲ靠近入口端,所述过滤网Ⅱ设于过滤网Ⅰ和过滤网Ⅲ之间,所述过滤网Ⅰ的滤网密度小于过滤网Ⅱ的滤网密度,所述过滤网Ⅱ的滤网密度小于过滤网Ⅲ的滤网密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滤器,包括过滤器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筒体顶部设有上盖,所述过滤器筒体底部设有除杂口,所述过滤器筒体顶部一侧设有出口,所述过滤器筒体底部一侧设有入口,所述过滤器筒体内部设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网I、过滤网II和过滤网III,所述过滤网I靠近出口端,所述过滤网III靠近入口端,所述过滤网II设于过滤网I和过滤网III之间,所述过滤网I的滤网密度小于过滤网II的滤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韩海燕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