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一种波束成形的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波束成形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用户对通信系统的容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提升系统容量的有效方法是采用多波束技术,一种典型的多波束设计如图1所示,在天线的法线(即图中0°的方向)两侧分别形成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或称之为第一种极化波束和第二种极化波束)。实现这种多波束的常见方式是将波束成形电路(或称之为波束成形网络)与天线阵列连接,典型的波束成形电路是通过巴特勒(Butler)矩阵实现的。 传统的阵列天线的等效列间距在0.6 λ (波长)以下,例如,0.5 λ。而随着应用场景的增加,对宽带天线的需求逐渐增加,天线阵列的等效列间距也随之变大。当等效列间距增加到0.65 λ以上时,现有的波束设计方案将引入一定的邻区干扰。例如,请参考图2,其为现有的波束设计方案应用到等效列间距为0.65~0.75 λ的阵列天线时,所得到的波束示意图。如图2所示,这种形态的波束虽然部分区域的隔离度较好,但在+/-60°的扇区边界区域波束增益出现交叠,且栅瓣的收敛不佳,邻区干扰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波束成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M路信号,其中M为正整数;对所述M路信号进行赋形处理,得到N路信号,其中,N为大于M的正整数;将所述N路信号经天线阵列辐射后形成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其中,所述第一波束位于所述天线阵列的法线方向,所述第二波束位于所述天线阵列的法线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波束成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M路信号,其中M为正整数; 对所述M路信号进行赋形处理,得到N路信号,其中,N为大于M的正整数; 将所述N路信号经天线阵列辐射后形成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其中,所述第一波束位于所述天线阵列的法线方向,所述第二波束位于所述天线阵列的法线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M为4,所述N为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M路信号进行赋形处理,包括: 利用权值矩阵对所述M路信号进行赋形处理,其中所述权值矩阵为: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阵列天线的等效列间距为0.65 λ~0.75 λ,其中,λ为波长。5.一种波束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口单元,用于接收M路信号,其中M为正整数; 赋形单元,用于对所述M路信号进行赋形处理,得到N路信号,其中,N为大于M的正整数; 天线阵列,用于将所述N路信号进行辐射形成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其中,所述第一波束位于所述天线阵列的法线方向,所述第二波束位于所述天线阵列的法线两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M为4,所述N为8。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赋形单元,进一步用于利用权值矩阵对所述M路信号进行赋形处理,其中所述权值矩阵为: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天线的等效列间距为0.65 λ~0.75 λ,其中,λ为波长。9.一种波束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源,用于提供Μ路信号,其中Μ为正整数;赋形电路,连接于所述信号源,用于对所述Μ路信号进行赋形处理,得到Ν路信号,其中,Ν为大于Μ的正整数;天线阵列,连接于所述赋形电路,用于将所述Ν路信号进行辐射形成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其中,所述第一波束位于所述天线阵列的法线方向,所述第二波束位于所述天线阵列的法线两侧。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赋形电路包括:权值电路,连接于所述信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