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明杰专利>正文

竹层积板及其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79514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竹层积板及其加工方法,涉及竹胶合板材,由多层竹层板胶合而成,各层板是由多条经碾压成横向松散而交错相连且保持原有纤维排列方向的竹纤维束按同方向排列胶合而成,相邻层板间的竹纤维束排列方向互成一个角度;加工方法为竹材先经过碾压而后进入干燥、浸胶、干燥、层板布设、压合固化工序,层板布设工序是先将每层层板中的竹纤维束按同方向布设,相邻层板间的竹纤维束排列方向互成角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外观装饰性好,产品附加值高,同时板材纵横向受力均衡,力学及耐候性能好,压合压力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竹胶合板材。
技术介绍
:目前竹胶合板为多层竹片层板胶合而成,其中,上下面板多为条形蔑黄纵横向交错编织而成,中间各层层板由多条条形蔑黄并排排列,相邻层板间的条形蔑黄互为垂直排列。其加工方法是先破竹,剖成条形竹片,而后进行脱糖、干燥、浸胶、层板布设、压合固化。这种竹胶合板不足之处在于面板编织工艺复杂,其次是中间层层板中各条形竹片之间间隙大,其三是条形竹片浸胶时,由于渗透性有限,压合时竹片上会出现裂缝,因此压合后的层板内有空隙,使得整块竹胶合板的外观装饰性差,只能作为车厢底板、水泥模板,产品附加值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无缝隙、外观装饰性好的竹层积板及其加工方法。本专利技术产品的技术方案是:竹层积板,由多层竹层板胶合而成,其特征在于:各层板是由多条经碾压成横向松散而交错相连且保持原有纤维排列方向的竹纤维束按同方向排列胶合而成,相邻层板间的竹纤维束排列方向互为一个角度。该角度为45度到90度。本专利技术竹层积板加工方法为:竹材先经过碾压而后进入干燥、浸胶、-->干燥、层板布设、压合固化工序;层板布设工序是先将每层层板中的竹纤维束按同方向布设,相邻层板间的竹纤维束排列方向互成角度,该角度为45度到90度。竹材经过碾压后也可以先进行脱糖而后进入干燥工序。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一,由于本竹层积板的外表面是竹纤维胶合,呈细条形纹路,类似木纹状,其截面密实,美观好看,可用作装饰面板,如家具、地板等,克服了原竹胶合板外观装饰性差,只能作为模板、车厢底板,用途少的缺陷,产品附加值高;第二,由于纤维束的纵横向布设,使板材的纵横向受力均衡,力学及耐候性能好,应用范围广;第三,由于采用竹纤维束胶合而成,压合固化时所需的压力小,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竹层积板,如图1、图2所示,由多层竹层板胶合而成,每层层板是由多条经碾压成横向松散而交错相连且保持原有纤维排列方向的竹纤维束按同方向排列胶合而成,相邻层板间的竹纤维束排列方向互为一个角度,该角度也可以为45度到90度,最佳为90度。本专利技术竹层积板的加工方法是:将竹片先经过碾压而后进入干燥→浸胶→干燥→层板布设→压合固化工序;碾压是将竹片放在辊子碾压机上碾压成横向松散而交错相连且保持原有纤维排列方向的竹纤维束;层板布设-->工序是先将每层层板中的竹纤维束按同方向布设,相邻层板间的竹纤维束排列方向互成角度,该角度也可以为45度到90度,最佳角度为90度。竹片经过碾压后也可以先进行脱糖而后进入干燥工序。压合固化时,由于相邻层板间竹纤维束纵横交错布设,因此层板与层板之间不是绝对的平面贴合,而是交叉纤维束的柔性贴合,可实现无缝隙贴合,克服了原竹片与竹片相对钢性贴合容易出现缝隙的缺陷,且压合固化时工作压力相对较小,便于操作,节约成本,板材的纵横向受力均衡,力学及耐候性好,应用范围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竹层积板,由多层竹层板胶合而成,其特征在于:各层板是由多条经碾压成横向松散而交错相连且保持原有纤维排列方向的竹纤维束按同方向排列胶合而成,相邻层板间的竹纤维束排列方向互为一个角度。

【技术特征摘要】
1.竹层积板,由多层竹层板胶合而成,其特征在于:各层板是由多条经碾压成横向松散而交错相连且保持原有纤维排列方向的竹纤维束按同方向排列胶合而成,相邻层板间的竹纤维束排列方向互为一个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层积板,其特征在于:相邻层板间的竹纤维束排列方向互为45度到90度角。3.竹层积板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竹材先经过碾压而后进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明杰叶绍臻周建华胡泽平林海青易民
申请(专利权)人:杨明杰叶绍臻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