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识别防伪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794838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21 2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识别防伪方法,它给n个纹理防伪印刷品印设同一个版号,给每个纹理防伪印刷品拍摄一张随机纹理特征档案照片;消费者用智能手机对着纹理防伪印刷品拍摄一张纹理送检照片,发送至计算机识别系统数据库中进行比对、鉴别真伪;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避免喷码工序对产能的影响、可免除喷码设备投资、可免除大尺寸纤维印刷设备投资、可降低生产成本、可方便消费者查询、可大大提高防伪查询率、可大大提高防伪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识别防伪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伪印刷与防伪识别
,特别是涉及“结构纹理防伪方法(授权公告号CN1074563C)”的另外一种广义纹理防伪技术。
技术介绍
由本专利技术人首创专利技术的“结构纹理防伪方法(授权公告号CN1074563C)”获得了中国专利、美国专利(证书号US6623041)、俄罗斯专利(证书号2202127)、韩国专利(证书号0419436)、越南专利(证书号3347)等国际专利(PCT/CN99/00102)。该专利权利要求1这样描述“一种结构纹理防伪方法,将防伪对象进行编码,在每一个产品上印设一个或多个仅属于它的编码,在防伪对象上设置防伪信息载体,选定载体上的防伪信息,将该防伪信息结合编码一起存储到接入电话网或国际互联网的计算机识别系统数据库中,以供消费者调取该防伪信息来验证真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a.选用具有一些清晰的随机结构纹理的材料,作为防伪信息载体;b.选定载体上的随机结构纹理图像,作为防伪信息”。该专利“将古老的虎符防伪原理与现代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相嫁接”,开创了防伪新领域,连续12年被“全国防伪办”和中国防伪行业协会,组织的国家级评审鉴定会评为“世界首创、国际领先、极难伪造、易于识别、长期有效”的防伪技术产品。该专利还获得了第十四届中国专利优秀奖。本专利技术人还因此在中国专利技术协召开的“第八届专利技术创业奖·人物奖评选活动”中、获得“特等奖”和“当代专利技术家”称号。经过十余年的推广,如今它已成为国内防伪市场上的主流防伪技术产品。为了实现防伪与包装一体化生产,本专利技术人不惜代价、不辞劳苦,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研发了“局部大尺寸纤维凸印系统及其印刷物(公开号CN103042814A)”,“大尺寸纤维印刷系统(公告号CN202878879U)”、“局部大尺寸纤维丝印系统及其印刷物(公告号CN203317851U)”、“局部大尺寸纤维凸印系统及其印刷物(公告号CN203317850U)”、“局部大尺寸纤维印刷系统及其印刷物(公告号CN203317852U)”、“大尺寸纤维印刷系统(公开号CN102909939A)”、“大尺寸纤维印刷系统及其印刷物(公开号CN103057249A)”、“局部大尺寸纤维丝印系统及其印刷物(公开号CN103042815A)”、“局部大尺寸纤维印刷系统及其印刷物(公开号CN103042816A)”等九项专利及其印刷设备。该九项专利技术的典型特征是:在承印材料上,至少印刷有一个局部纤维墨块,其中纤维是0.6-3.5mm长的长条或粒径为0.6-1.8mm的薄片;纤维的随机分布特征信息对应标识序号、记录存储在接入电话网或/和互联网的计算机防伪查询系统数据库中。“含有自我认证信息的防伪产品及其应用方法(授权公告号CN1262976)”,公开了一种绕开“结构纹理防伪方法”权利范围的技术,但其需要消费者配备专用的识别仪器来验证真伪,这显然不方便消费者查验。其还在《说明书》“有益技术效果”的段落中宣称“专利技术还可以彻底摆脱现有的普遍采用的网络防伪技术对防伪信息网络的极大依赖,可不借助于外部的复杂防伪系统就可进行自我防伪识别”。该专利由于需要增设二维码等“自我验证信息区”,因此,标识区域面积无法缩小,实践证明,标识区域面积必须大于4cm2。上述专利,要么,在实践中出现了这样的生产技术瓶颈:在给每一个印刷品喷印一个具有唯一性的编码(也称序号)时,印刷品的印刷生产速度受到了喷码速度的极大的限制。例如,生产500g食盐(纹理防伪)软包装袋,需购买一台630mm幅宽的喷码机,其投资至少需要700万元,其最大喷码速度却低于70米/分,然而,现行印刷机印刷500g食盐(纹理防伪)软包装袋的正常生产速度为180米/分。由此可见,为了喷印现行专利“结构纹理防伪方法(CN99801139.8)”中所需的“编码(即序号)”,为了喷印现行专利“局部大尺寸纤维凸印系统及其印刷物(CN201310029223.6)”中所需的“序号(即编码)”,某些大规模生产必须牺牲62%(1-70/180)以上的产能。上述专利,要么,需要消费者配备专用仪器、或下载专用防伪识别APP客户端来识别真伪,不方便消费者识别。上述专利,要么,需要消费者肉眼亲自观察判断纹理(如纤维、金葱粉颗粒)的形状、位置、方向、颜色、数量等特征,以便与数据库中的档案照片进行人工比对,从而检验真伪。因此,纹理必须是大尺寸的、实践中发现形成纹理的纤维直径须大于0.1mm、纤维长度必须大于1.2mm,只有这样肉眼才清晰可见的。然而,大尺寸纹理在生产中就必然造成诸多技术难题,比如:1、防伪标识区域面积必须足够大(一般须大于4cm2),这样易造成很多产品没有足够的空间设置防伪标识,换言之,体积很小的商品没有地方安置纹理防伪标识;2、形成纹理的大尺寸纤维不能够用现行印刷机直接印刷,因此,才导致本申请人不得不研发专用设备,比如“局部大尺寸纤维凸印系统及其印刷物(公开号CN103042814A)”,就是本申请人耗资1000多万元研发的大尺寸纤维印刷设备,对于印刷厂来说,也得耗费资金购买这种专用设备。综上所述,现行纹理防伪技术属于有码防伪,它们必须给每一个纹理防伪印刷品喷印一个具有唯一性的序号等编码(包括自我验证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自动识别防伪方法,以避免喷码工序对大规模生产产能的影响、节省喷码设备投资、节省大尺寸纤维印刷设备投资、缩小标识区域面积、降低生产成本、极大地方便消费者查询、提高防伪查询率、增强防伪效果。本专利技术自动识别防伪方法的技术方案如下。自动识别防伪方法,包括纹理防伪印刷品(6),该纹理防伪印刷品(6)上随机纹理(2)的特征信息、存储在互联网(7)上的数据库(9)中,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①将纹理防伪印刷品(6)分成x个版号(1)不同的印版去进行分版印刷,每一个版号(1)的印版仅印刷n个纹理防伪印刷品(6),其中x≥2、n≥2;熟悉印刷工艺的一般技术人员都知道,内容相同的印刷品都是用同一个印版去印刷的,为了印刷不同的版号(1),这里才设计了分版印刷的技术方案;②给同一版号(1)的n个纹理防伪印刷品(6)分别拍摄一张或多张随机纹理(2)档案照片(3),将所拍得的全部档案照片(3)对应(换言之‘结合’)其同一版号(1)、存储备案到互联网(7)上的计算机识别系统(8)数据库(9)中;例如将所拍得的档案照片(3)原始信息存储到以其版号(1)为文件夹名的文件夹里;③鉴别真伪时,用智能手机(10)对着纹理防伪印刷品(6)拍摄一张包含版号(1)的随机纹理(2)送检照片(4),并将该张送检照片(4)通过智能手机(10)现有短信或彩信或微信或易信或QQ或APP等通讯工具、发送至互联网(7)上的计算机识别系统(8)数据库(9)中;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消费者无需事先下载专用防伪识别APP客户端等专用识别仪器,可大大方便消费者识别真伪,可大大提高防伪查询率,可大大提高防伪效果;④计算机识别系统(8)将该张送检照片(4)上的随机纹理(2)、与数据库(9)中同一版号(1)的全部档案照片(3)上的随机纹理(2)分别进行比对;如果发现该张送检照片(4)上的随机纹理(2)、与某一张档案照片(3)上的随机纹理(2)相符,则反馈鉴别结论为真品的信息到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自动识别防伪方法

【技术保护点】
自动识别防伪方法,包括纹理防伪印刷品(6),该纹理防伪印刷品(6)上随机纹理(2)的特征信息、存储在互联网(7)上的数据库(9)中,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①将纹理防伪印刷品(6)分成x个版号(1)不同的印版来进行分版印刷,每一个版号(1)的印版仅印刷n个纹理防伪印刷品(6),其中n≥2;?②给同一版号(1)的n个纹理防伪印刷品(6)分别拍摄一张或多张随机纹理(2)档案照片(3),将所拍得的全部档案照片(3)对应其同一版号(1)、存储备案到互联网(7)上的计算机识别系统(8)数据库(9)中;③鉴别真伪时,用智能手机(10)对着纹理防伪印刷品(6)拍摄一张包含版号(1)的随机纹理(2)送检照片(4),并将该张送检照片(4)通过智能手机(10)现有短信或彩信或微信或易信或QQ或APP工具、发送至互联网(7)上的计算机识别系统(8)数据库(9)中;④计算机识别系统(8)将该张送检照片(4)上的随机纹理(2)、与数据库(9)中同一版号(1)的全部档案照片(3)上的随机纹理(2)分别进行比对;如果发现该张送检照片(4)上的随机纹理(2)、与某一张档案照片(3)上的随机纹理(2)相符,则反馈鉴别结论为真品的信息到消费者智能手机(10)上;如果发现该张送检照片(4)上的随机纹理(2)、与任何一张档案照片(3)上的随机纹理(2)都不相符,则反馈鉴别结论为假冒的信息到消费者智能手机(10)上。...

【技术特征摘要】
2013.11.28 CN 201310611333.31.自动识别防伪方法,包括纹理防伪印刷品(6),该纹理防伪印刷品(6)上随机纹理(2)的特征信息、存储在互联网(7)上的数据库(9)中,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①将纹理防伪印刷品(6)分成x个版号(1)不同的印版来进行分版印刷,每一个版号(1)的印版仅印刷n个纹理防伪印刷品(6),其中n≥2;②给同一版号(1)的n个纹理防伪印刷品(6)分别拍摄一张或多张随机纹理(2)档案照片(3),将所拍得的全部档案照片(3)对应其同一版号(1)、存储备案到互联网(7)上的计算机识别系统(8)数据库(9)中;③鉴别真伪时,用智能手机(10)对着纹理防伪印刷品(6)拍摄一张包含版号(1)的随机纹理(2)送检照片(4),并将该张送检照片(4)通过智能手机(10)现有短信或彩信或微信或易信或QQ或APP工具、发送至互联网(7)上的计算机识别系统(8)数据库(9)中;所述纹理防伪印刷品(6)上的标识区(13)内的随机纹理(2)上还印刷有方位标记(12),用以判断送检照片(4)的方位以及标识区(13)的边界;所述标识区(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发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亚元防伪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