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集热板以及太阳能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79230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7 1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热水器领域,提供一种太阳能集热板,包括集热窗、冷水进管、热水出管以及加热管件,加热管件的两端口分别与冷水进管以及热水出管连通,集热窗罩设于各加热管件上,集热窗包括设于加热管件正上方且用于聚集太阳能的透光板组件,透光板组件的上表面为平面,透光板组件的下表面具有用于聚光且为锯齿状的圆弧面;还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热水器,包括支架,还包括上述的太阳能集热板,所述太阳能集热板固定于所述支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太阳能集热板通过透光板组件上的锯齿状圆弧面使其具有较好的聚光性能,能够提高加热管件的加热效率,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太阳能热水器,加热效果较好,即使太阳光照较弱时,也能够满足用户的生活需求。(*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太阳能集热板以及太阳能热水器
本技术涉及热水器,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集热板以及具有这种太阳能集热板的太阳能热水器。
技术介绍
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正逐步地应用于各行各业中,太阳能热水器就是一种利用太阳能的日常生活用品,在无需耗电的情况下,利用太阳能加热生活用水,属于节能环保广品。太阳能热水器的核心部分为集热板,其可以自动吸收太阳能,并将太阳能转换为热能将冷水加热,但是现有的太阳能集热板的聚光效率低,在太阳光照略低,特别是在冬天的时候,难以满足正常的生活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集热板,旨在解决现有太阳能集热板聚光效率低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太阳能集热板,包括集热窗、冷水进管、热水出管以及加热管件,所述加热管件的两端口分别与所述冷水进管以及所述热水出管连通,所述集热窗罩设于各所述加热管件上,所述集热窗包括设于所述加热管件正上方且用于聚集太阳能的透光板组件,所述透光板组件的上表面为平面,所述透光板组件的下表面具有用于聚光且为锯齿状的圆弧面。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对所述加热管件加热的集热件,所述集热件设于所述透光板组件与所述加热管件之间。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透光板组件围合形成密闭空间的导热件,所述导热件与所述加热管件接触,所述集热件贴合于所述导热件的上表面。进一步地,所述密闭空间内填充有隔热层。具体地,所述隔热层为稀薄空气层。具体地,所述加热管件为若干并排设置的加热管,各所述加热管的两端口分别与所述冷水进管以及所述热水出管连通。进一步地,所述集热件包括贴设于所述导热件上表面的若干长条状集热膜,各所述集热膜分别对应位于各所述加热管的正上方,所述透光板组件包括若干透光板,各所述透光板的上表面设为平面,所述透光板的下表面具有锯齿状的圆弧面,且各所述透光板锯齿状的圆弧面分别对应设于各所述集热膜的正上方。进一步地,还包括保温层,所述保温层覆盖所述加热管件的下表面。具体地,所述透光板组件的锯齿状圆弧面为若干依次连接的40-60度尖角。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热水器,包括支架,还包括上述的太阳能集热板,所述太阳能集热板固定于所述支架上。本技术具有下列技术效果:本技术提供的太阳能集热板,在集热窗上设置有透光板组件,透光板组件的上表面为平面,而下表面具有锯齿状的圆弧面,太阳光直射透光板上表面,然后在经透光板组件下表面的圆弧面时,产生聚光效果,像凸透镜一样可以对加热管件提供更强的加热效果O本技术提供的太阳能热水器,采用了上述的太阳能集热板,其对冷水的加热效果更好,即使在光照强度较弱的冬天,也可以对用户提供较好温度的生活用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透光板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见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集热板,包括集热窗1、冷水进管2、热水出管3以及加热管件4,加热管件4的两端口分别与冷水进管2以及热水出管3连通,也就是冷水经冷水进管2进入加热管件4加热升温,然后由热水出管3排出,集热窗I设于加热管件4上,其可以对加热管件4起到加热的效果,集热窗I包括一个由铝边框11围设形成的窗口,在窗口内嵌设有透光板组件12,透光板组件12刚好位于加热管件4的正上方主要用于聚集太阳光,透光板组件12的上表面为平面,太阳光可以直射该平面,透光板组件12的下表面具有用于聚光的圆弧面,圆弧面为锯齿状。在本实施例中,太阳光直射透光板组件12的上表面,并且在穿透透光板组件12时由锯齿状的圆弧面提供聚光效果,无论太阳如何让移动,该圆弧面都可以聚集太阳光,提高光照强度,能够像凸透镜一样可以对加热管件4提供更好的加热效果。一般地,透光板组件12采用超白玻璃加工后刚好而成,其透光率可以达到92%,并且在高温条件下也不容易出现破裂。进一步地,太阳能集热板还包括一个集热件5,集热件5设于透光板组件12与加热管件4之间,可以起到更好地吸收太阳光中的热量对加热管件4起到加热的作用。集热件5设于透光板组件12与加热管件4之间,透光板组件12聚光焦点直接位于集热件5上,从而可以提高集热效率,然后集热件5将吸收的热量传递至加热管件4,起到加热加热管件4的作用,通过集热件5的设置能够提高加热管件4的加热效果。参见图1和图2,一般地,集热件5采用集热膜51,优选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制备的选择性蓝色吸热膜,其厚度为200-300nm,热效率可以达到77%以上,其通常没有直接贴设在加热管件4上,对此在透光板组件12与加热管件4之间还设有导热件6,集热件5贴设在导热件6的上表面,导热件6与加热管件4接触,也就是集热件5吸收的热能直接传递至导热件6,再经导热件6传递至加热管件4,而为了防止热量的散失,导热件6与透光板组件12之间为一个密闭空间,集热件5位于密闭空间内,集热件5与透光板组件12之间的距离为20-60mm。导热件6可以设为招箔纸,厚度为0.1-0.3mm,当然导热件6也可以为铜箔等。进一步地,在密闭空间内填充有隔热层7,主要起到隔热的作用,防止集热件5产生的高温由透光板组件12传递至太阳能集热板的外表面,使得外表面的温度过高。具体地,隔热层7可以由稀薄空气层组成,太阳光对空气层具有较强的穿透性,也就是稀薄空气不会对集热件5吸收热能产生影响,同时由于导热件6与透光板组件12之间的热传递介质较少,集热件5散发的热量也难以由稀薄空气传递至透光板组件12,从而实现较好的隔热效果。具体地,加热管件4包括了若干根加热管41,各加热管41并排设置,而且两相邻加热管41之间还一般存在一定间隙,各加热管41的两端均分别与冷水进管2以及热水出管3连通,也就是冷水进入冷水进管2后,冷水经各加热管后分流,而冷水在各加热管41内加热升温后又汇聚至热水出管3。在这种结构中,冷水经加热管41分流后加热,也就是将一定量的冷水分成若干股分开加热,这有利于提高冷水的加热速度。当加热管41设为直管型时,冷水进管2以及热水出管3分别设在各加热管41的两侧,当加热管41设为U管型时,各加热管41的两端位于同一侧,此时将冷水进管2以及热水出管3均设在加热管41的同一侧,这种结构可以增加冷水在各加热管41内的流径,延长冷水的加热时间。参见图1-图3,进一步地,集热件5包括若干条集热膜51,这些集热膜51均设为长条状,其皆贴设于导热件6的上表面,而且根据各加热管41的外观尺寸,各集热膜51可以分别对应设于各加热管41的正上方,其宽度与各加热管41的管径相同或者略小于其管径,对此各集热膜51也是间隔设置;透光板组件12包括若干透光板121,透光板121、集热膜51以及加热管41这三者的个数相同,各透光板121的上表面设为平面1211,太阳光直射其平面1211,各透光板121的下表面均具有锯齿状的圆弧面1212,各圆弧面1212分别对应设于各集热膜51的正上方,在太阳光直射各透光板121平面1211后经各透光板121后,在圆弧面1212的聚光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集热板,包括集热窗、冷水进管、热水出管以及加热管件,所述加热管件的两端口分别与所述冷水进管以及所述热水出管连通,所述集热窗罩设于各所述加热管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窗包括设于所述加热管件正上方且用于聚集太阳能的透光板组件,所述透光板组件的上表面为平面,所述透光板组件的下表面具有用于聚光且为锯齿状的圆弧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集热板,包括集热窗、冷水进管、热水出管以及加热管件,所述加热管件的两端口分别与所述冷水进管以及所述热水出管连通,所述集热窗罩设于各所述加热管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窗包括设于所述加热管件正上方且用于聚集太阳能的透光板组件,所述透光板组件的上表面为平面,所述透光板组件的下表面具有用于聚光且为锯齿状的圆弧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集热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对所述加热管件加热的集热件,所述集热件设于所述透光板组件与所述加热管件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集热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透光板组件围合形成密闭空间的导热件,所述导热件与所述加热管件接触,所述集热件贴合于所述导热件的上表面。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集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闭空间内填充有隔热层。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能集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为稀薄空气层。6.如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五奎刘强盛国浩耿化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拓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