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钲权专利>正文

育苗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70482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6 07: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育苗盘,基本上在其盘体上设有复数呈预定排列方式配置的格位,整体育苗盘于各格位处设有向下凸设预定深度的凹杯,且于各凹杯处设有至少一透孔。从而可将介质直接填装于凹杯的方式培育种苗,待格位中的种苗成长到预定程度时,只需将种苗连同介质自格位的凹杯中抽出,即可轻易的将种苗连同介质移入已挖穴孔的土壤内,之后可将空出的育苗盘回收使用,且不会产生任何的废弃物,不但较具环保效应,更可有效降低种苗培育作业的材料、人工成本。(*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音苗舟R m JHL
本技术有关一种育苗用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可以有效降低种苗培育作业的材料、人工成本,以及可供重复回收使用,相对更具环保效应的育苗盘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根部”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极为重要,因植物的地上部生长有赖于根部供应矿物元素与水分,根部除了支持固定功能之外,亦具有合成、转移和积贮等重要功能,因此藉由人工复育的草花、蔬菜、树木等植物在育苗阶段,多先利用连结的育苗盘作植栽,待草花、蔬菜、树苗成长到预定程度时,再将草花、蔬菜、树苗连同育苗盘运送至预定地作移植工作。再者,使用育苗盘培育植物种苗可使幼苗在穴盘中独立生长,不但可让幼苗获致较为快速的生长效果,其生长质量也较稳定均一,尤其具有规格化(整齐性)、单位面积株数一定、缩短育苗日数及运输便利等优点,因此农民使用育苗盘培育植物种苗的比例及数量亦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相对的,育苗盘的结构设计是否符合实际使用需求,亦直接影响植物种苗作业的产能及成本。如图1所示,为一种普遍现有的育苗盘,类似现有的育苗盘10主要在其盘体上设有数量不等的格位11,每一个格位11处且连接复数用以将种苗20托撑的筐条12,由于格位11的筐条12无法对介质30产生足够的包围作用,因此种苗20必须先植入一装有介质30的软盆40当中,再将装有介质30及种苗20的软盆40置入育苗盘10的格位11中进行培育。待格位11中的种苗成长到预定程度时,再将装有介质30及种苗20的软盆40自育苗盘10的格位11中取出,且小心地将介质30外层的软盆40剥除后,即可将种苗20连同介质30移入已挖穴孔的土壤内;至于,先前被剥除的软盆40还要收集并经整理之后才能评估是否可被重新使用或丢弃,不但容易产生环保问题,且相对较为麻烦、费时,无形之中亦衍生较多的人工及材料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即在提供一种可以有效降低种苗培育作业的材料、人工成本,以及可供重复回收使用,相对更具环保效应的育苗盘。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所述。为达上揭目的,本技术的育苗盘基本上在其盘体上设有复数呈预定排列方式配置的格位;其中:该育苗盘于各格位处设有向下凸设预定深度的凹杯,且于各凹杯处设有至少一透孔。利用上述结构特征,本技术的育苗盘,于使用时,可将介质直接填装于格位的凹杯中,再将欲进行培育的种苗或种籽置入凹杯内的介质中,即可进行种苗的培育作业,除可透过凹杯的包覆构型对介质产生较佳的定置效果之外,亦可让介质维持应有的保水度,以及在透孔的作用下让介质具备较佳的排水性及透气性;尤其,待格位中的种苗成长到预定程度时,只需将种苗连同介质自格位的凹杯中抽出,即可轻易的将种苗连同介质移入已挖穴孔的土壤内,的后可将空出的育苗盘回收使用,且不会产生任何的废弃物,不但较具环保效应,更可有效降低种苗培育作业的材料、人工成本。依据上述结构特征,所述育苗盘进一步于各格位的凹杯底部设有至少一凸肋。依据上述结构特征,所述育苗盘进一步于各格位的边沿形成有引导灌溉水流入凹杯的斜角。依据上述结构特征,所述育苗盘进一步于各格位的凹杯底部设有至少一凸肋;以及,于各格位的边沿形成有引导灌溉水流入凹杯的斜角。所述育苗盘可进一步于盘体边沿形成一凸出盘面预定高度的凸缘。本技术所揭露的育苗盘,可以产生下列功效。1.不需搭配软盆使用,可以有效降低种苗培育作业的材料、人工成本。2.整体育苗盘非常容易重复回收使用,相对更具环保效应。3.尚可利用凹杯底部的凸肋设计,方便将种苗连同介质自凹杯中移出,以及在育苗盘堆栈收纳时,方便取用育苗盘。4.尚可利用格位边沿的斜角设计,增加育苗盘灌溉便利性。5.尚可利用盘体边沿的凸缘设计,增加育苗盘端取时的稳定性,以及可于盘体边沿加上种苗标注或厂商标记。【附图说明】图1为一现有育苗盘的使用方式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育苗盘使用方式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育苗盘局部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育苗盘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育苗盘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育苗盘局部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的育苗盘于灌溉时的状态示意图。图号说明:先前技术10育苗盘11 格位12 筐条20 种苗30 介质40 软盆本技术50育苗盘51 格位52 凹杯53 透孔54 凸肋55 斜角56 凸缘。【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主要揭露一种可以有效降低种苗培育作业的材料、人工成本,以及可供重复回收使用,相对更具环保效应的育苗盘,如图2本技术的育苗盘使用方式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育苗盘局部剖视图所示,本技术的育苗盘50基本上在其盘体上设有复数呈预定排列方式配置的格位51 ;其中:该育苗盘50于各格位51处设有向下凸设预定深度的凹杯52,以便利用凹杯52形成供盛装介质30的容置空间,且于各凹杯52处设有至少一透孔53。于实施时,该育苗盘50可于每一个格位51的凹杯52底面设有复数个透孔53 (如图3及图4所示),或如图5所示,于每一个格位51的凹杯52壁面设有复数个透孔53,主要利用凹杯52的包覆性对介质30产生较佳的定置效果,另藉由透孔53的设计让凹杯52中的介质30维持应有的保水度,以及具备较佳的排水性及透气性。原则上,本技术的育苗盘,于使用时,可将介质30直接填装于格位51的凹杯52所形成的容置空间当中,再将欲进行培育的种苗20(或种籽)至入凹杯52内的介质30中,即可进行种苗的培育作业,除可透过凹杯52的包覆构型对介质30产生较佳的定置效果之外,亦可让介质30维持应有的保水度,以及在透孔53的作用下让介质30具备较佳的排水性及透气性。尤其,待格位51中的种苗20成长到预定程度时,只需将种苗20连同介质30自格位51的凹杯52中抽出,即可轻易的将种苗20连同介质30移入已挖穴孔的土壤内,之后可将空出的育苗盘回收使用,且不会产生任何的废弃物,不但较具环保效应,更可有效降低种苗培育作业的材料、人工成本。再者,本技术的育苗盘50于具体实施时,可如图3及图4所示,进一步于各格位51的凹杯52底部设有至少一凸肋54,主要利用凹杯52底部的凸肋54设计,方便将种苗20连同介质30自凹杯52中移出,以及在育苗盘50堆栈收纳时,方便取用育苗盘。以及,可如图6所示,进一步于各格位51的边沿形成有引导灌溉水流入凹杯52的斜角55,利用格位51边沿的斜角55设计,增加育苗盘50灌溉便利性;当然,整体育苗盘50以于各格位51的凹杯52底部设有至少一凸肋54,以及于各格位51的边沿形成有引导灌溉水流入凹杯52的斜角55为佳。再者,本技术的育苗盘50不论是否于各格位51的凹杯52底部设有至少一凸肋54,或于各格位51的边沿形成有引导灌溉水流入凹杯52的斜角55,所述育苗盘50可于盘体边沿形成一凸出盘面预定高度的凸缘56,可利用盘体边沿的凸缘56设计,增加育苗盘50端取时的稳定性,以及可于盘体边沿加上种苗标注或厂商标记,而其育苗盘50材质以PP或PE或PLA为佳;以及,可利用高出盘面的凸缘56形成一挡水墙,如图7所示,使于进行灌溉时,减少灌溉水流失。与传统现有结构相较,本技术所揭露的育苗盘,可以产生下列功效。1.不需搭配软盆使用,可以有效降低种苗培育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育苗盘,其特征在于:在其盘体上设有复数呈预定排列方式配置的格位;其中:该育苗盘于各格位处设有向下凸设预定深度的凹杯,且于各凹杯处设有至少一透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育苗盘,其特征在于:在其盘体上设有复数呈预定排列方式配置的格位;其中:该育苗盘于各格位处设有向下凸设预定深度的凹杯,且于各凹杯处设有至少一透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苗盘,其特征在于,该育苗盘于各格位的凹杯底部设有至少一凸肋。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苗盘,其特征在于,该育苗盘于各格位的边沿形成有引导灌溉水流入凹杯的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钲权
申请(专利权)人:黄钲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