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TE系统中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768775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6 01:25
一种LTE系统中传输数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通过用户到用户通信(D2D)控制信令在终端UE之间建立D2D承载;利用第一蜂窝信令无线承载SRB传输D2D控制信令,以建立D2D数据无线承载DRB;将第一蜂窝SRB上的数据复用到第一MAC?PDU中,D2D?DRB上的数据复用到第二MAC?PDU中,然后将所述第一MACPDU映射到蜂窝资源上,所述第二MAC?PDU映射到D2D资源上。还公开了一种LTE系统中传输数据的装置。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后,能够降低UE的发射功率,减少网络侧的负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TE系统中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本申请涉及通信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LTE系统中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长期演进(LTE)系统中,终端(UE)/基站(eNB)对数据的处理是分层进行的,以发送数据为例。首先UE/eNB将不同类型的数据映射到不同的无线承载(RB)上,这包括用于传输控制信令的信令无线承载(SRB)及用于传输业务数据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然后进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的处理,然后进行无线链路控制(RLC)层的处理,然后通过媒体介入控制(MAC)层的处理将不同承载上的数据复用到一个MACPDU中,最后将整个MACPDU映射到物理层上行/下行资源上进行传输。接收数据的处理过程与以上过程相反。UE/eNB中的数据处理过程参见附图1,该过程称为蜂窝传输。UE/eNB可能会针对不同类型的业务建立多个DRB,现有系统中最多支持UE/eNB建立8个DRB,因此附图1中n的值小于等于8。LTE系统中,两个UE之间的数据传输都是通过网络侧的中继来实现的。发送端UE首先要将通信数据发送给网络侧,之后网络侧再将该数据转发给接收端UE。即使两个距离很近的UE需要通信,通信数据也必须经过网络侧的传递才能发给对方。这样UE需要使用较大的发射功率,且增加了网络侧不必要的负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LTE系统中传输数据的方法,能够降低UE的发射功率,减少网络侧的负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出一种LTE系统中传输数据的装置,能够降低UE的发射功率,减少网络侧的负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LTE系统中传输数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通过用户到用户通信(D2D)控制信令在终端UE之间建立D2D承载;利用第一蜂窝信令无线承载SRB传输D2D控制信令,以建立D2D数据无线承载DRB;将第一蜂窝SRB上的数据复用到第一MACPDU中,D2DDRB上的数据复用到第二MACPDU中,然后将所述第一MACPDU映射到蜂窝资源上,所述第二MACPDU映射到D2D资源上。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通过蜂窝控制信令在UE与eNB之间建立蜂窝承载;利用第二蜂窝SRB传输蜂窝控制信令,以建立蜂窝DRB;将第二蜂窝SRB和蜂窝DRB上的数据复用到第一MACPDU中,将所述第一MACPDU映射到蜂窝资源上。所述D2D资源与所述蜂窝资源正交。所述第一蜂窝SRB与第二蜂窝SRB相同。所述建立D2D承载之前进一步包括:新建第一蜂窝SRB。一种LTE系统中传输数据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模块,第一模块用于:通过用户到用户通信(D2D)控制信令在终端UE之间建立D2D承载;利用第一蜂窝信令无线承载SRB传输D2D控制信令,以建立D2D数据无线承载DRB;将第一蜂窝SRB上的数据复用到第一MACPDU中,D2DDRB上的数据复用到第二MACPDU中,然后将所述第一MACPDU映射到蜂窝资源上,所述第二MACPDU映射到D2D资源上。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二模块;所述第二模块用于通过蜂窝控制信令在UE与eNB之间建立蜂窝承载;利用第二蜂窝SRB传输蜂窝控制信令,以建立蜂窝DRB;将第二蜂窝SRB和蜂窝DRB上的数据复用到第三MACPDU中,将所述第三MACPDU映射到蜂窝资源上。基站eNB在建立D2D承载时,为所述第一模块分配D2D标识;eNB根据D2D标识为UE分配传输D2D控制信令的蜂窝资源,以及传输D2D业务数据的D2D资源;eNB在建立蜂窝承载时,为所述第二模块分配蜂窝标识;eNB根据蜂窝标识为UE分配传输蜂窝控制信令以及蜂窝业务数据的蜂窝资源。所述eNB根据D2D标识为UE分配传输D2D控制信令的蜂窝资源包括:eNB根据D2D标识为UE分配传输D2D控制信令的D2D蜂窝资源;所述eNB根据蜂窝标识为UE分配传输蜂窝控制信令以及蜂窝业务数据的蜂窝资源包括:eNB根据蜂窝标识为UE分配传输蜂窝控制信令以及蜂窝业务数据的普通蜂窝资源。所述eNB根据D2D标识为UE分配传输D2D控制信令的蜂窝资源包括:eNB根据D2D标识为UE分配传输D2D控制信令的通用蜂窝资源;所述eNB根据蜂窝标识为UE分配传输蜂窝控制信令以及蜂窝业务数据的蜂窝资源包括:eNB根据蜂窝标识为UE分配传输蜂窝控制信令以及蜂窝业务数据的通用蜂窝资源。从上述技术方案中可以看出,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通过D2D控制信令在UE之间建立D2D承载;再利用第一蜂窝SRB传输D2D控制信令,以建立D2DDRB;将第一蜂窝SRB上的数据复用到第一MACPDU中,D2DDRB上的数据复用到第二MACPDU中,然后将所述第一MACPDU映射到蜂窝资源上,所述第二MACPDU映射到D2D资源上。这样,在LTE系统的UE之间建立D2D承载,由于UE之间的距离较近,因此采用D2D传输可以降低UE的发射功率,并减少网络侧的负载。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LTE系统中UE/eNB的数据处理过程示意图;图2为LTE系统中网络侧集中控制的D2D传输;图3为LTE系统中D2D传输与蜂窝传输并行示意图;图4为LTE系统中数据传输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一中UE侧数据处理流程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二中UE侧数据处理流程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二中eNB侧数据处理流程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三中UE侧数据处理流程示意图;图9为实施例三中eNB侧数据处理流程示意图;图10为实施例四中UE侧数据处理流程示意图;图11为实施例四中eNB侧数据处理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表达得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再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通过D2D控制信令在UE之间建立D2D承载;再利用第一SRB传输D2D控制信令,以建立D2DDRB;将第一蜂窝SRB上的数据复用到第一MACPDU中,D2DDRB上的数据复用到第二MACPDU中,然后将所述第一MACPDU映射到蜂窝资源上,所述第二MACPDU映射到D2D资源上。在LTE系统的距离较近的UE之间建立D2D承载。由于UE之间的距离较近,因此采用D2D传输相比于传统的蜂窝传输,UE的传输数据不再需要经过网络侧,因此降低了UE的发射功率,并减少了网络侧的负载。D2D是针对发送端UE与接收端UE距离较近的应用场景,此时两个UE之间可以直接传递业务数据,而不再需要网络侧进行中继传输。参见附图2,eNB通过D2D控制信令控制UE1与UE2之间直接传输业务数据。引入D2D传输后,UE可能在进行D2D传输的同时,进行原有的蜂窝传输。参见附图3,UE在向D2D对端UE发送数据的同时,通过蜂窝传输与其他UE进行通话。实施例一下面结合附图4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在LTE系统中实现UE之间D2D的传输时,还可以同时进行现有技术中的蜂窝传输。步骤401、通过D2D控制信令在UE之间建立D2D承载。为了控制D2D传输,UE/eNB需要定义D2D控制信令,可以重用原有蜂窝控制信令(RRC信令)并对其进行修改或扩展以支持D2D传输,也可以定义专用的D2D控制信令。D2D控制信令实现的功能与原有蜂窝控制信令类似,包括D2D通信链路的建立、重建及释放,D2D承载的建立、修改及释放等。通过D2D控制信令在UE之间建立D2D承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LTE系统中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LTE系统中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通过用户到用户通信(D2D)控制信令在终端UE之间建立D2D承载;利用第一蜂窝信令无线承载SRB传输D2D控制信令,以建立D2D数据无线承载DRB;将第一蜂窝SRB上的数据复用到第一MAC?PDU中,D2D?DRB上的数据复用到第二MAC?PDU中,然后将所述第一MAC?PDU映射到蜂窝资源上,所述第二MAC?PDU映射到D2D资源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TE系统中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为终端UE分配蜂窝RNTI和用户到用户通信(D2D)RNTI;利用所述D2DRNTI为所述UE分配传输D2D控制信令的蜂窝资源和传输D2D业务数据的D2D资源,并建立第一蜂窝信令无线承载SRB;利用蜂窝RNTI为所述UE分配传输蜂窝控制信令和蜂窝业务数据的蜂窝资源,并建立第二蜂窝SRB;通过D2D控制信令在UE之间建立D2D承载;利用所述第一蜂窝SRB传输D2D控制信令,以建立D2D数据无线承载DRB;通过蜂窝控制信令在UE与eNB之间建立蜂窝承载;利用所述第二蜂窝SRB传输蜂窝控制信令,以建立蜂窝DRB;将所述第一蜂窝SRB上的数据复用到第一MACPDU中,将D2DDRB上的数据复用到第二MACPDU中,将所述第二蜂窝SRB和蜂窝DRB上的数据复用到第三MACPDU中,然后将所述第一MACPDU映射到所述传输D2D控制信令的蜂窝资源上,所述第二MACPDU映射到D2D资源上,所述第三MACPDU;将所述第二蜂窝SRB和蜂窝DRB上的数据映射到所述传输蜂窝控制信令和蜂窝业务数据的蜂窝资源上;其中,所述传输D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欢陈哲池连刚高伟东潘瑜高兴航
申请(专利权)人: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