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工器及具有该双工器的通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767400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5 19:03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双工器及具有该双工器的通信系统。双工器包括本体,本体上设置有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本体上设置有腔体,腔体中设置有介质谐振器,输入端口处连接有与介质谐振器相向设置的输入端耦合片,输出端口处连接有与介质谐振器相向设置的输出端耦合片,本体上连接有调谐螺钉,介质谐振器的中轴线与腔体的中轴线错位设置。通信系统包括上述的双工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双工器及具有该双工器的通信系统,其双工器采用偏移介质谐振器的方式,不需要采用介质谐振器的切角或者金属腔体的切角的结构,简化了介质谐振器和本体的加工难度,避免了异型陶瓷体成型制造困难的问题,便于加工且生产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工器及具有该双工器的通信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通信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双工器及具有该双工器的通信系统。
技术介绍
介质滤波器是由介质谐振器构成的滤波器,介质谐振器是由于电磁波在介质内部进行反复全反射谐振所形成的。双模滤波器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等效为双调谐的谐振电路,利用双模间的耦合可以制作带通滤波器,与传统的单模滤波器相比,双模滤波器具有损耗低、体积小、椭圆函数响应、重量轻等诸多优点。 现有技术中,一般对于分离简并模有四种方法。(I)通过耦合螺钉来实现简并模耦合时,为了避免相互作用,其位置应位于两个谐振(要耦合)的电场强度最大值附近,且其余简并模电场为零的区域。通常耦合螺钉与两个极化的电场成45度。但这种耦合方式可调谐范围比较小。(2)在介质谐振器45度角上方伸进耦合螺钉,同样可以分离简并模。[3]剖出个矩形切角,但这种耦合方式不易加工。(4)在介质谐振器中心开槽,同样这种耦合方式不易加工。现有技术中,也有应用于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即通用移动通信系统)基站的超小型带通滤波器。该7极点混合滤波器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两个三模电镀陶瓷谐振器和一个位于两个三模陶瓷谐振器之间的金属同轴梳状型谐振器。其多模原理采用的是上述方法I和方法3,这两种谐振器构成一个混合结构,用来解决一般绝缘陶瓷多模滤波器常见的寄生特性不佳问题。其带外抑制可达到1880MHz以下大于70dB, 2110MHz以上大于95dB的优良特性。另外其带内插损小于IdB ;回波损耗小于_20dB。每个三模谐振腔中三个正交模式的谐振频率分别由电镀陶瓷块每面的尺寸决定。而每个拐角则决定两个正交模式间的耦合系数。每个三模陶瓷块的激励通过一个探针实现,插入陶瓷块中的孔洞尺寸决定了输入与输出间的耦合。而每个三模谐振腔的第三个模式与中央同轴谐振器之间的耦合则通过一个特定尺寸的孔径来实现。装配好的7腔混合滤波器,在三个模式的陶瓷块上分别有一个调谐螺钉。滤波器实际测试响应曲线与仿真的滤波器响应曲线十分一致。但现有技术中这种滤波器中陶瓷体形状复杂,加工困难,不易量产,尤其是陶瓷体上切棱的精度难以保证,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双工器及具有该双工器的通信系统,其双工器便于加工且生产成本低。—方面,作为第一种实施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工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置有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所述本体上设置有腔体,所述腔体中设置有介质谐振器,所述输入端口处连接有与所述介质谐振器相向设置的输入端耦合片,所述输出端口处连接有与所述介质谐振器相向设置的输出端耦合片,所述本体上连接有调谐螺钉,所述介质谐振器的中轴线与所述腔体的中轴线错位设置。结合上述第一种实施方案,作为第二种实施方案,所述介质谐振器相对所述腔体的中轴线向所述输入端口或/和所述输出端口所在的方位偏移设置。结合上述第一种实施方案,作为第三种实施方案,所述腔体中还设置有介质调谐盘,所述介质调谐盘位于所述介质谐振器的上方并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于所述本体。结合上述第三种实施方案,作为第四种实施方案,所述介质调谐盘的中轴线与所述介质谐振器的中轴线重合设置。结合上述第一种实施方案,作为第五种实施方案,所述腔体中还设置有支撑介质,所述支撑介质位于所述介质谐振器的下方并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于所述本体。结合上述第五种实施方案,作为第六种实施方案,所述支撑介质的中轴线与所述介质谐振器的中轴线重合设置。结合上述第一至六中任一种实施方案,作为第七种实施方案,所述输入端口包括输入端内导体、输入端外导体,所述输入端内导体间隔套设于所述输入端外导体内;所述输出端口包括输出端内导体、输出端外导体,所述输出端内导体间隔套设于所述输出端外导体内;所述输入端耦合片连接于所述输入端内导体,所述输出端耦合片连接于所述输出端内导体。结合上述第七种实施方案,作为第八种实施方案,所述输入端外导体和输出端外导体均一体成型于所述本体上。结合上述第一至六中任一种实施方案,作为第九种实施方案,所述腔体的横截面呈圆形或矩形,所述介质谐振器的横截面呈圆形或矩形。结合上述第一至六中任一种实施方案,作为第十种实施方案,所述本体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上下对合设置,所述第一本体的下端设置有上半腔,所述第二本体的上端设置有下半腔;所述第一本体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二本体的上端面上均设置有用于安放连接杆的槽位。结合上述第十种实施方案,作为第i 种实施方案,所述第一本体、第一本体相向的端面上设置有销钉孔,所述销钉孔处插设有定位销钉;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之间通过锁紧件固定连接。结合上述第一至六中任一种实施方案,作为第十二种实施方案,所述腔体设置有至少两个,各所述腔体中均设置有所述的介质谐振器,其中至少一个腔体连接有所述的输入端口,其中至少另一个腔体上设置有所述的输出端口,所述腔体之间连接有同轴连接杆,所述同轴连接杆伸入所述腔体的端部均连接有与所述介质谐振器相向设置的耦合片,所述同轴连接杆包括连接于所述腔体的输入输出端,还包括短路端或/和连接端口。结合上述第十二种实施方案,作为第十三种实施方案,所述同轴连接杆为T形同轴连接杆或/和十字形同轴连接杆。结合上述第十三种实施方案,作为第十四种实施方案,其中两个相邻所述腔体之间通过两个十字形同轴连接杆串联连接,或者通过两个T形同轴连接杆串联连接,或者通过一个T形同轴连接杆和一个串联十字形同轴连接杆串联连接。结合上述第一至六中任一种实施方案,作为第十五种实施方案,所述腔体设置有两个,分别为相邻设置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介质谐振器设置有两个,分别为第一介质谐振器、第二介质谐振器;所述第一介质谐振器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中,所述第二介质谐振器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中;所述输入端口连接于所述第一腔体,所述输出端口连接于所述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之间连接有同轴连接杆,所述同轴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与所述第一介质谐振器、第二介质谐振器相向的耦合片。结合上述第十五种实施方案,作为第十六种实施方案,所述第一腔体上的输入端口、所述第二腔体上的输出端口均与连接于所述第一腔体中轴线、第二腔体的中轴线之间的连接线相垂直,且所述第一腔体上的输入端口与所述第二腔体上的输出端口之间反向设置;所述第一腔体中的第一介质谐振器向所述输入端口和所述同轴连接杆的方向偏移以与所述第一腔体的中轴线错位设置;所述第二腔体中的第二介质谐振器向所述输出端口和所述同轴连接杆的方向偏移以与所述第二腔体的中轴线错位设置。结合上述第十六种实施方案,作为第十七种实施方案,所述同轴连接杆为T形同轴连接杆,其包括短路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腔体的输入端和连接于所述第二腔体的输出端,所述输入端与所述输出端反向设置;或者,所述同轴连接杆为十字形连接杆,其包括短路端、连接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腔体的输入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腔体的输出端,所述输入端与所述输出端反向设置。结合上述第一至六中任一种实施方案,作为第十八种实施方案,所述腔体设置有四个,分别为呈两行两列设置的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和第四腔体;所述介质谐振器设置有四个,分别为第一介质谐振器、第二介质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置有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所述本体上设置有腔体,所述腔体中设置有介质谐振器,所述输入端口处连接有与所述介质谐振器相向设置的输入端耦合片,所述输出端口处连接有与所述介质谐振器相向设置的输出端耦合片,所述本体上连接有调谐螺钉,所述介质谐振器的中轴线与所述腔体的中轴线错位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置有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所述本体上设置有腔体,所述腔体中设置有介质谐振器,所述输入端口处连接有与所述介质谐振器相向设置的输入端耦合片,所述输出端口处连接有与所述介质谐振器相向设置的输出端耦合片,所述本体上连接有调谐螺钉,所述介质谐振器的中轴线与所述腔体的中轴线错位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谐振器相对所述腔体的中轴线向所述输入端口或/和所述输出端口所在的方位偏移设置。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中还设置有介质调谐盘,所述介质调谐盘位于所述介质谐振器的上方并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于所述本体。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调谐盘的中轴线与所述介质谐振器的中轴线重合设置。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中还设置有支撑介质,所述支撑介质位于所述介质谐振器的下方并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于所述本体。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介质的中轴线与所述介质谐振器的中轴线重合设置。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双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端口包括输入端内导体、输入端外导体,所述输入端内导体间隔套设于所述输入端外导体内;所述输出端口包括输出端内导体、输出端外导体,所述输出端内导体间隔套设于所述输出端外导体内;所述输入端耦合片连接于所述输入端内导体,所述输出端耦合片连接于所述输出端内导体。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端外导体和输出端外导体均一体成型于所述本体上。`9.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双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的横截面呈圆形或矩形,所述介质谐振器的横截面呈圆形或矩形。10.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双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上下对合设置,所述第一本体的下端设置有上半腔,所述第二本体的上端设置有下半腔。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双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第一本体相向的端面上设置有销钉孔,所述销钉孔处插设有定位销钉;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之间通过锁紧件固定连接。12.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双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设置有至少两个,各所述腔体中均设置有所述的介质谐振器,其中至少一个腔体连接有所述的输入端口,其中至少另一个腔体上设置有所述的输出端口,所述腔体之间连接有同轴连接杆,所述同轴连接杆伸入所述腔体的端部均连接有与所述介质谐振器相向设置的耦合片,所述同轴连接杆包括连接于所述腔体的输入输出端,还包括短路端或/和连接端口。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双工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彦昭褚庆昕王世伟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