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固定与定位的轨枕端头隔离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58654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3 18:50
一种能固定与定位的轨枕端头隔离块,所述隔离块由橡胶框架(11)、鼓形钢棒(12)、旋转操作杆(13)和锁扣(14)组成。橡胶框架为Π形结构,上部中央有一安装旋转操作杆的垂直通孔;鼓形钢棒通过旋转操作杆安装在橡胶框架上;所述旋转操作杆穿过橡胶框架垂直通孔和鼓形钢棒的一端固定连接,鼓形钢棒的另一端与锁扣固定连接;旋转操作杆可带动鼓形钢棒旋转移动,因此复合橡胶隔离块可通过调节鼓形钢棒,有效地对钢垫板进行固定和定位。本发明专利技术复合橡胶隔离块能有效固定隔离块两侧铁挡板(轨枕端头模板),使混凝土轨枕浇筑更规整与密实,提高了轨枕外观质量和使用寿命。本发明专利技术也提高了复合橡胶隔离块中橡胶框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固定与定位的轨枕端头隔离块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固定与定位的轨枕端头隔离块,属铁道混凝土轨枕制造

技术介绍
我国早期的混凝土轨枕生产工艺主要是流水机组法,即通过桥式吊车在生产线上吊运,将模型移动到各个生产台位,在这些台位上有专用设备来完成相应的工序,整套工序是一个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实现过程。现行的轨枕流水机组-传送法(台座法生产线只是极个别的,与II型轨道板生产线工艺基本相同),采用2X 5联(主要是1、II型枕)或2X4联(主要是III型枕)的组合钢模型,一次可成型10或8根轨枕,不仅可以减少预应力钢丝或钢筋的工艺损耗,还能大幅度提高轨枕生产效率。但在生产过程中,轨枕端头的隔板基本为橡胶板,如图1所示,这种橡胶板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1)容易老化变形。橡胶块在使用过程中会因时间的变化而老化,进而变形,影响周转次数,需要经常更换,增加企业成本。⑵容易脱落走位。由于橡胶块质软且轻于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因混凝土需要的高频震捣,在震动过程中常常会上浮冒起甚至脱落,导致返工的情况时有发生。如果发生小量走位,也会使轨枕发生尺寸偏差,形成次品甚至废品。⑶安装与拆除困难。由于橡胶块容易沾灰(尤其是混凝土残渣),安装时需要使用木棰等工具将其打入,安装困难。拆除时因混凝土已很密实,橡胶块被挤死,需要利用橡胶的弹性向上硬拉使其变薄而脱去,施工较为困难,而且随温度的降低难度更大,也会加快损坏速度。经多次使用后,橡胶块本身的尺寸也会发生形变。⑷产品质量不佳。由于橡胶块本身的质量轻于混凝土,使用过程中的变形与脱位,导致轨枕质量不佳,甚至不能满足规范要求,如轨枕偏长、歪斜、外观不美等。现有橡胶隔离块利用橡胶的硬度承受混凝土浇制过程中的混凝土压力,又利用橡胶的弹性(拉长变薄)进行拆除,是在混凝土制品要求不高的情况下产生的。随着混凝土轨枕制作要求的提高,利用这种方法和装置已不能满足连续生产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橡胶隔离块无法满足高质量的混凝土轨枕生产线要求,也很难提高工作效率,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能固定与定位的轨枕端头隔离块以及提高混凝土轨枕质量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对现有橡胶隔离块和钢垫板的改进。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将原有生产混凝土轨枕所使用的橡胶隔离块改为复合橡胶隔离块,将钢垫板加大加厚;所述复合橡胶隔离块由橡胶框架、鼓形钢棒、旋转操作杆和锁扣组成;橡胶框架为Π形结构,上部中央有一安装旋转操作杆的垂直通孔;鼓形钢棒通过旋转操作杆安装在橡胶框架上;旋转操作杆穿过橡胶框架上的垂直通孔和鼓形钢棒的一端固定连接,鼓形钢棒的另一端与锁扣固定连接;旋转操作杆可带动鼓形钢棒旋转,实现轨枕端头隔离部分宽度的变化,便于安装、拆卸,并有效地对钢垫板进行固定和定位;同时通过锁扣扣于钢模底部,加之鼓形钢棒自重的作用,有效地防止隔离块离位,进一步对钢垫板进行固定和定位。旋转操作杆与鼓形钢棒的一端固定连接可采用螺纹连接或焊接边连接;鼓形钢棒的另一端与锁扣采用焊接连接。浇注混凝土轨枕前,复合橡胶隔离块放入钢模,利用锁扣,固定在钢模锁孔中;复合橡胶隔离块两边放有穿好钢筋的钢垫板;当浇注混凝土轨枕时,混凝土高频振动时混凝土的压力传递给钢垫板,再通过钢垫板传递给鼓形钢棒,复合橡胶隔离块工作时,通过操作杆的旋转改变紧靠复合橡胶隔离块的两块钢垫板之间的距离,也相当于确定了浇注混凝土轨枕的长度。在浇注混凝土轨枕的生产工艺中由于采用了复合橡胶隔离块,复合橡胶隔离板在混凝土浇筑前能够快速安装;由于复合橡胶隔离块中间主要受力的是鼓形钢棒,因此复合橡胶隔离块中的橡胶框架在施工过程和取出时不会变形;由于复合橡胶隔离块中间的鼓形钢棒具有一定的重量,复合橡胶隔离块在高频震捣过程中不会脱出或走位;复合橡胶隔离块在施工震掲完成后快速拆除;复合橡I父隔尚板在施工周转时各易保养。现有橡胶隔离块在生产过程中的受力如图9所示,橡胶隔离块受到混凝土通过钢垫板施加的压力,与橡胶隔离块的支承力相平衡;本专利技术复合橡胶隔离块在生产过程中的受力如图10所示,混凝土施加的压力和钢模提供的反力与复合橡胶隔离块的鼓形钢棒的所受的支承力相平衡,而复合橡胶隔离块上的橡胶框架所受的力很小。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只需对混凝土轨枕生产线上的原有橡胶隔离块的中间部分改设为特制鼓形钢棒,适当加强钢垫板刚度,增加厚度,规整钢模板槽口,而不需要改变现有结构体系和施工方法,便可大大提高混凝土轨枕的生产效率。目前,我国从事轨枕生产的企业约有50余家工厂,年生产轨枕能力约为50万根,即全国年产轨枕约为2500万根,采用橡胶块时安装橡胶时间为5分钟左右,拆除时间为2分钟左右,采用本专利产品后,安装橡胶时间为2-3分钟,拆除时间为I分钟左右,单个工序可节约时间50%,约占主体流水线(从钢筋入模到成品入池)时间的15%,即可提高生产能力15%。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高了复合橡胶隔离块中橡胶框架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复合橡胶隔离块能有效固定中间铁挡板,使混凝土轨枕更密实,提高了轨枕外观质量和使用寿命。【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橡胶隔离块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复合橡胶隔离块结构示意图; 图3为鼓形钢棒主视图; 图4为鼓形钢棒俯视图; 图5为已有钢垫板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专利技术钢垫板结构示意图; 图7为混凝土轨枕生产示意图; 图8为生产混凝土轨枕的钢模示意图; 图9为现有橡胶隔离块受力示意图; 图10为本专利技术复合橡胶隔离块受力示意图; 图中图号:1是复合橡胶隔离块;2是钢垫板;3是浇注混凝土钢模;4是混凝土轨枕;5是橡胶隔离块支承力;6是混凝土施加的压力;7是钢模提供的反力;8是鼓形钢棒支承力;11是橡胶框架;12是鼓形钢棒;13是旋转操作杆;14是锁扣;21是穿入钢筋孔;31是锁孔。【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本实施提供的复合橡胶隔离块由橡胶框架11、鼓形钢棒12、旋转操作杆13和锁扣14组成,如图2所示。橡胶框架11为Π形结构,其大小与现有的“山”字形橡胶隔离块大小相同,只是中间那部分去掉;橡胶框架11上部中央有一安装旋转操作杆的垂直通孔;鼓形钢棒的直径为50_ ;长度与橡胶框架伸出的两脚等高,鼓形钢棒的大小和高度可根据模板的不同而调整,通常可由直径为50mm的圆棒在圆柱面上沿轴向两边平行各刨去5mm形成,如图3和图4所示;鼓形钢棒通过旋转操作杆安装在橡胶框架上;旋转操作杆穿过橡胶框架和一端有螺孔的鼓形钢棒固定连接,鼓形钢棒的另一端的中心与锁扣焊接固定,旋转操作杆可带动鼓形钢棒旋转移动。本实施例提供的钢垫板(如图6所示)比现有钢垫板(如图5所示)面积大一些,刚好与混凝土钢模的宽度相当,钢垫板的厚度比现有钢垫板厚疒5_。相应混凝土钢模安放钢垫板的底面开有可稳定放置钢垫板的槽。如图7和图8所示,先将钢垫板放入浇注混凝土钢模3的槽中,并将钢筋从钢垫板穿入钢筋孔21 ;将复合橡胶隔离块I插入两块钢垫板2之间,用旋转操作杆13调节鼓形钢棒12,给钢垫板2定位和平衡,调节完毕后,利用锁扣14扣住锁孔31,将复合橡胶隔离块I固定在钢模3上;然后往钢模浇注混凝土,并振动混凝土,使混凝土均匀充填。待混凝土不流动后,操纵旋转操作杆13,将锁扣14从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能固定与定位的轨枕端头隔离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块由橡胶框架、鼓形钢棒、旋转操作杆和锁扣组成;橡胶框架为Π形结构,上部中央有一安装旋转操作杆的垂直通孔;鼓形钢棒通过旋转操作杆安装在橡胶框架上;所述旋转操作杆穿过橡胶框架垂直通孔和鼓形钢棒的一端固定连接,鼓形钢棒的另一端与锁扣固定连接;旋转操作杆可带动鼓形钢棒旋转,实现轨枕端头隔离部分宽度的变化,便于安装、拆卸,并有效地对钢垫板进行固定和定位;同时通过锁扣扣于钢模底部,加之鼓形钢棒自重的作用,有效地防止隔离块离位,进一步对钢垫板进行固定和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固定与定位的轨枕端头隔离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块由橡胶框架、鼓形钢棒、旋转操作杆和锁扣组成;橡胶框架为Π形结构,上部中央有一安装旋转操作杆的垂直通孔;鼓形钢棒通过旋转操作杆安装在橡胶框架上;所述旋转操作杆穿过橡胶框架垂直通孔和鼓形钢棒的一端固定连接,鼓形钢棒的另一端与锁扣固定连接;旋转操作杆可带动鼓形钢棒旋转,实现轨枕端头隔离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华梁华方焘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