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型野生杜鹃容器移栽驯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755305 阅读:3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2 2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特大型野生杜鹃容器移栽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1)发掘深山野生杜鹃,将其生活环境、土壤酸碱度变化、土壤肥力等进行调研并记录;(2)将待种杜鹃周围的黄土与轻型基质相混合,利用已收集的数据,配比与黄土同等肥力的三号轻型基质为30%松鳞+15%东北泥炭+50%黄土+5%中药渣;(3)选择透性较好的木盆,并填上一层待种杜鹃周围的黄土;(4)2月上旬,起挖杜鹃用1号生根粉释溶液喷淋土球,至土球完全湿透;(5)采用已配制好的三号轻型基质配方,且加爱贝斯缓释肥3-4kg/m3和微量元素肥料0.5kg/m3,搅拌均匀,并用此基质种植杜鹃;(6)进行疏枝,病虫害的防治,并搭建遮荫棚;(7)11月上旬,将杜鹃容器苗移入温室;(8)经过5—6年的精心培育、养护,成活的杜鹃已基本得到驯化;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特大型野生杜鹃(映山红)的移栽驯化管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花卉栽培方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特大型野生杜鹃的移栽驯化方法。
技术介绍
特大型野生杜鹃(映山红)因其巨大的总状伞型花序、鲜艳的色彩、优美的花资、漂売的株型被称为花中西施,是名贵花齐中的精品。映山红为原生品种,大部分西南闻山、亚高山的高海拔区域,缓慢生长在深山云雾中,由于映山红枝条粗,外植株灭菌和诱导难、生产成本相对较高等原因,使其仍停留在少量野生苗的移植应用上,致使原生的映山红无法走出大山、走入平原、走进寻常百姓家,只有少数人能有幸在高山上一睹野生杜鹃的风采。尽管我国有着丰富的野生杜鹃资源,但原生种和驯化和人工繁育问题一直难以突破。长期以来野生杜鹃只能作为一种资源存在,并没有形成商品化,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特大型野生杜鹃移栽驯化方法,将野生杜鹃引种至低海拔亚热带气候进行驯化,使其适应气温高、海拔低地区生长的园艺栽培品种,达到真正让资源变成商品的目的。为此,本专利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特大型野生杜鹃的移栽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发掘深山中的野生杜鹃,并测量其土壤的酸碱度,利用两年的时间,将其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特大型野生杜鹃的移栽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发掘深山中的野生杜鹃,并测量其土壤的酸碱度,利用两年的时间,将其生活环境、土壤酸碱度变化、土壤肥力等进行调研,并记录在册;(2)将待种杜鹃周围的黄土与轻型基质相混合,利用已收集的数据,配比与黄土同等肥力的三号轻型基质,三号轻型基质为30%松鳞+15%东北泥炭+50%黄土+5%中药渣,并调整其PH值;(3)选择透性较好的木盆,并填上一层待种杜鹃周围的黄土;(4)2月上旬,起挖杜鹃用1号生根粉释溶液喷淋土球,至土球完全湿透;(5)采用已配制好的三号轻型基质配方,且加爱贝斯18?6?12缓释肥3?4kg/m3和微量元素肥料0.5kg/m3,搅拌...

【技术特征摘要】
1.特大型野生杜鹃的移栽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发掘深山中的野生杜鹃,并测量其土壤的酸碱度,利用两年的时间,将其生活环境、土壤酸碱度变化、土壤肥力等进行调研,并记录在册;(2)将待种杜鹃周围的黄土与轻型基质相混合,利用已收集的数据,配比与黄土同等肥力的三号轻型基质,三号轻型基质为30%松鳞+15%东北泥炭+50%黄土 +5%中药渣,并调整其PH值;(3)选择透性较好的木盆,并填上一层待种杜鹃周围的黄土;(4) 2月上旬,起挖杜鹃用1号生根粉释溶液喷淋土球,至土球完全湿透;(5)采用已配制好的三号轻型基质配方,且加爱贝斯18-6-12缓释肥3-4kg/m3和微量元素肥料0.5kg/m3,搅拌均匀,并用此基质种植杜醇;(6) 3月下旬,当新梢长到5—6cm时,适当摘去部分新叶,当新梢繁多时,亦可适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柏峰马丽成君滕晓利邵高贤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赛石园林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