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曙东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中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49807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08 19:26
一种用于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中药组合物,涉及中草药技术领域,由以下重量的原料药组成:炒白术29-31g、黄芪19-21g、炒川断14-16g、党参14-16g、地榆炭29-31g、炒椿根皮14-16g、鹿含草29-31g、女贞子14-16g、旱莲草19-21g、仙鹤草29-31g、草河车9-11g、生牡蛎29-31g、阿胶9-11g、炒蒲黄9-11g、乌贼骨20-30g、茜草5-7g、炙甘草5-7g、生姜2-4片、红枣3-5枚。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中药材选择和配伍上符合中医辨证理论,且配制方法简单。配伍后制成水煎剂,治疗效果显著,且无毒副作用,达到了中药配伍中相辅相成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用于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中药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草药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现代医学认为月经周期的规律性变化,是丘脑下部,垂体和卵巢功能之间的相互调节,相互制约,动态平衡的结果,称为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此轴有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诸多内外因素,如精神过渡紧张,生活和气候条件的骤变,剧烈运动,营养不良,贫血及代谢紊乱等,均可通过神经体液的途径干扰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调节与制约机制,使卵巢不能排卵,亦无黄体形成。卵巢内有较多不同成熟度的卵泡或闭锁卵泡,只能分泌雌激素,随着卵泡发育和萎缩,比例不同或参差不一,产生的雌激素量也起伏不定,子宫内膜随着体内雌激素水平的高低波动而出现脱落与修复的较叉现象,从而导致子宫的不规则处血。量多时如崩,量少时淋漓似漏,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甚至1-2个月或更长时间,子宫内膜表现为增生期或增生过快,而不分泌期改变。功能性子宫出血属中医“崩漏”等范畴,多系气血不足,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故经血从胞宫非时妄行。在脏责之于肾虚,又与脾虚或肝郁有关,在气血主要与气虚、血瘀、血热有关。《傅青主女科》中有“经水出诸肾”,“冲脉太热而血即沸,血崩之病,冲脉之为病,冲脉之太热也”。中医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要依据病人的症状表现,病情的证候特征,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突出辨证论治,往往能收到较满意的疗效。归纳起来,中医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主要治法有:1.血热内扰型:治宜清热凉血,调经止血;2.瘀血阻滞型:治宜活血化瘀,养血调经法;3.肾阳亏虚型:治宜温补肾阳,益气固冲;4.肾阴亏虚型:治宜益肾滋阴,凉血止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治愈率高,使用安全可靠的用于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中药组合物。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的原料药制成的药剂,炒白术29_31g、黄芪19_21g、炒川断14_16g、党参14_16g、地榆炭29_31g、炒椿根皮14-16g、鹿含草29-31g、女贞子14-16g、旱莲草19_21g、仙鹤草29_31g、草河车9_llg、生牡蛎29-31g、阿胶9-llg、炒蒲黄9-llg、乌贼骨20-30g、茜草5_7g、炙甘草5_7g、生姜2-4片、红枣3-5枚。各原料药的优选重量份为:炒白术30g、黄芪20g、炒川断15g、党参15g、地榆炭30g、炒椿根皮15g、鹿含草30g、女贞子15g、旱莲草20g、仙鹤草30g、草河车10g、生牡蛎30g、阿胶10g、炒蒲黄10g、乌贼骨25g、茜草6g、炙甘草6g、生姜3片、红枣4枚。为了辨证医治,本处方对有心烦寐差症状者,加炒枣仁10g、柏子仁IOg和夜交藤15g。对血瘀夹塞者,艾叶5g和官桂5g。对血瘀夹热者,加炒黄柏5g或炒黄芩6g。对出血量多夹血块者,每次服药时另冲服三七粉1.5g或者血竭5g。按:塞流、澄源、复旧为治崩三法。临床上应本着“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灵活掌握。暴崩之际,急当止血防脱,运用各种止血手段,达到迅速控制阴血流失。在病势凶猛,血下如注时,当急则治标,暂以塞流止血为主,以防气随血脱,危及生命,即“留得一分血,便是留得一分气”之意。在病势缓解之后,针对病因,辨证施治,即澄源。此时当谨守病机,正本清源,针对病因调治为主。病势进一步缓解,出血控制或明显减少,当以善后调理为重点。复旧恢复正常的月经周期和健康,前人认为崩漏之后,营血大耗,故有养血以复旧之论。但本人认为,“补肾调周”才能达到固本复元的目的。本病好发于青春期和更年期,卵巢开始发育和衰退阶段,易发生本病。更年中后期崩漏,在调理脾胃,兼顾心肝以复其旧。本专利技术所用到的原料药可从普通中药店购买得到,其规格符合国家中药材标准即可。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可以加入制备不同剂型时所需的各种辅料,例如崩解剂、润滑剂、黏合剂等,以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的口服制剂,其中,所述的口服制剂可以是汤剂、丸剂、 胶囊剂或片剂。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本专利技术组合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按如下重量份数称取各原料药:炒白术30g、黄芪20g、炒川断15g、党参15g、地榆炭30g、炒椿根皮15g、鹿含草30g、女贞子15g、旱莲草20g、仙鹤草30g、草河车10g、生牡蛎30g、阿胶10g、炒蒲黄10g、乌贼骨25g、茜草6g、炙甘草6g、生姜3片、红枣4枚;2)将上述各味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后置于砂锅内加水没过药面,浸泡20~40分钟后,用文火煎煮,煮沸后再续煎30分钟,共煎煮三次,合并三次煎液过滤,得到汤剂,可在汤剂中加入制剂常用辅料或载体后,制剂成型,得到丸剂、胶囊剂或片剂。用法与用量:本专利技术药物的用药量取决于具体剂型,以及病人的年龄、体重、健康状况等因数。使用指导:汤剂,取一副煎取中药液,日服一剂,3天为一疗程。药理分析:川断、女贞子一补肾,肾主封藏。旱莲草、仙鹤草-凉血、止血。地榆炭、草河车一凉血、止血,促进子宫收缩。椿根皮、牡蛎、乌贼骨——固涩、止血,乌贼骨化瘀止血,有止血不留瘀的特点。茜草、炒蒲黄——化瘀止血。阿胶-补血止血。鹿含草一根据现代药理,能抵抗雌激素。病位:本病的病位在冲任、胞宫,表现为子宫的非时下血。主治:子宫功能性出血(崩漏)疗效显著,一般3-5贴,出血停止;适应妇女气虚血瘀,肾虚血瘀型崩漏,只要辨证准确,总有效率达95%以上,特别是对顽固性崩漏,疗效显著。本专利技术制备的药膳进行了大量的动物急性毒性试验、动物长期毒性试验以及治疗疾病的大量临床试验,对该药投入治疗疾病的使用环节提供了科学而客观的依据。其试验方法和试验结果分别如下:1.对本专利技术熬制的药膳进行动物急性毒性试验:药物:由本专利技术的组方熬制的汤剂,在冰箱内保存备用,由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提供。 试验动物:小白鼠,体重在20_25g,雌雄随机选择,由安徽医科大学提供。方法和结果:取小白鼠50只,分成5组,每组10只,饥饿15小时左右,按每只每次5ml灌喂药物,第1、2、3、4、5组分别在24小时内灌喂药物1、2、3、4、5次,观察5天,小白鼠活动正常,无毒性反应,无死亡。其中小白鼠用药量按公斤体重药量计算,表明口服液无急性毒性,临床用药剂量安全。2.对本专利技术熬制的汤剂进行动物长期毒性试验:试验动物:大白鼠,体重在120_130g,全部选择雄性大白鼠,由安徽医科大学提供。方法和结果:取大白鼠50只,分成5组,每组10只,其中第1、2、3、4组作为给药组,每组分别灌喂药物5ml、10ml、15ml、20ml,第五组正常喂食作为对照组,每日一次,连续灌喂90天,测体重,于最后一次给药后24小时断头处死,测血、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取心、肾等内脏,观察组织形态的变化,观察剂量的作用,观察饮食、活动的变化,实验证明给药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变化,可见按公斤体重计算相对于临床50-200倍的剂量均无毒性反应,是一种安全的药物。3.为了验证临床疗效,本组方在郎溪县中医院妇科进行试用,通过随机选取其中100例病人,疗程最短2天,最长的为7天。疗效判定:采用三级标准;痊愈:经量、经期、周期恢复正常,能维持3个月经周期以上,或更年期妇女血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的原料组成,炒白术29?31g、黄芪19?21g、炒川断14?16g、党参14?16g、地榆炭29?31g、炒椿根皮14?16g、鹿含草29?31g、女贞子14?16g、旱莲草19?21g、仙鹤草29?31g、草河车9?11g、生牡蛎29?31g、阿胶9?11g、炒蒲黄9?11g、乌贼骨20?30g、茜草5?7g、炙甘草5?7g、生姜2?4片、红枣3?5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的原料组成, 炒白术29-31g、黄芪19-21g、炒川断14-16g、党参14_16g、地榆炭29_31g、炒椿根皮14-16g、鹿含草29-31g、女贞子14-16g、旱莲草19_21g、仙鹤草29_31g、草河车9_llg、生牡蛎29-31g、阿胶9-llg、炒蒲黄9-llg、乌贼骨20_30g、茜草5_7g、炙甘草5_7g、生姜2-4片、红枣3-5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的原料组成, 炒白术30g、黄芪20g、炒川断15g、党参15g、地榆炭30g、炒椿根皮15g、鹿含草30g、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曙东
申请(专利权)人:潘曙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