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高血压的外用中药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49543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08 16: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中药技术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治疗高血压的外用中药膏。该治疗高血压的外用中药膏,以菊花、吴茱萸、盐肤子、生地黄、绿豆皮、煅石膏、大青叶、蚕沙、芭蕉根、地骨皮、荷叶、向日葵叶、槐角、决明子和三七花为原料,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制成。本发明专利技术配制简单,吸收效果好,药效持续时间长,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安全性高,生产成本低,有利于病患及时减轻病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高血压的外用中药膏(一)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
,特别涉及一种治疗高血压的外用中药膏。(二)
技术介绍
高血压是世界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最大的流行病之一,常引起心、脑、肾等脏器的并发症,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在高血压的发病人群中,老年人更易患此疾病,这是由于老年人容易因血管硬化而导致血管中的血液流动阻力增大,从而压迫小动脉平滑肌,使其张力增大而产生高血压。目前,国内外应用西药治疗高血压疾病的药物品种较多,如利尿降压剂氢氯噻嗪、钙离子拮抗剂如硝苯地平、血管紧张素转换抑制剂卡托普利等。然而,由于化学药物系人工合成,存在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如嗜睡、眩晕、腹胀、恶心,某些药物长期服用甚至可引起心绞痛、血细胞减少等,加重病人病情。相比之下,中药来自天然,作用缓和平稳,具有整体调节功能,少有不良反应,依赖现象少,成本低。但是,市场上用于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却十分稀少。(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制备简单、疗效显著的治疗高血压的外用中药膏。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高血压的外用中药膏,、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菊花9-15份、吴茱萸1_5份、盐肤子9-15份、生地黄9-15份、绿丑皮9_15份、煅石骨10-20份、大青叶9_15份、香沙9_15份、色蕉根10-20份、地骨皮9_15份、荷叶3_9份、向日葵叶10-20份、槐角6-12份、决明子6-12份、三七花2_6份。其优选的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 菊花12份、吴茱萸3份、盐肤子12份、生地黄12份、绿豆皮12份、煅石膏15份、大青叶12份、蚕沙12份、芭蕉根15份、地骨皮12份、荷叶6份、向日葵叶15份、槐角9份、决明子9份、三七花4份。将上述原料清洗干净后,按常规方法制成膏剂,外敷于足底使用。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各原料的药用性能为: 菊花:疏风清热,平肝明目,解毒消肿。主治外感风热和风温初起,发热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疔疮肿毒; 吴茱萸:散寒,温中,解郁,燥湿。主治脘腹冷痛,厥阴头痛,疝痛,痛经,脚气肿痛,呕吐吞酸,寒湿泄泻; 盐肤子:生津,化痰,敛汗,止痢。主治肺虚久咳,痰嗽,胸痹,喉痹,黄疸,盗汗,痢疾,胃痛,顽癣,痈毒,头风白屑,毒蛇咬伤; 生地黄:又名干地黄,清血热,易阴血,通血脉。主治温病发热,黄疸,血热所致的吐血、衄血、崩漏、尿血、 便血,消渴,骨蒸劳热; 绿豆皮:消暑止渴,利尿解毒,退目翳。主治暑热烦渴,泄泻,痢疾,水肿,痈肿,丹毒,目翳; 煅(生)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主治热病高热,烦渴,神昏谵语,发狂,发斑,肺热喘咳,中暑,胃火头痛、牙痛,口舌生疮; 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主治温热病高热烦渴,神昏,斑疹,吐血,衄血;黄疸,泻痢;丹毒,喉痹,口疮,痄腮; 蚕沙:祛风除湿,和胃化浊。主治风湿痹痛,肢体不遂,风疹瘙痒,吐泻转筋,闭经,崩漏; 芭蕉根:清热解毒,止渴,利尿。主治热病,烦闷,消渴,痈肿疔毒,丹毒,崩漏,淋浊,水肿,脚气; 地骨皮:清虚热,泻肺火,凉血。主治阴虚劳热,骨蒸盗汗,小儿疳积发热,肺热喘咳,吐血、衄血、尿血,消渴; 荷叶:清热解暑,升阳,止血。主治暑热烦渴,头痛眩晕,脾虚腹胀,大便泄泻,吐血下血,产后恶露不净,赤游火丹; 向日葵叶:降压,截疟,解毒。主治高血压病,疟疾,疔疮; 槐角:凉血止血,清肝明目。主治肠风下血,血痢,崩漏,血淋,吐血,衄血,眩晕,发背,烫伤; 决明子:清肝明目,利水通便。主 治目赤肿痛,羞明泪多,青盲,雀目,头痛头晕,视物昏暗,习惯性便秘,肿毒,癣疾; 三七花:生津,平肝。主治津伤口渴,咽痛,喑哑,眩晕。配方中,菊花、绿豆皮、槐角、决明子主要用于疏风清热、平肝明目、解毒消肿;加配盐肤子、芭蕉根、地骨皮、三七花,主要用于生津化痰、泻肺平喘、祛风通络;又配生地黄、大青叶、蚕沙,用于清热益阴、活血散瘀、凉血消斑;再配吴茱萸、煅石膏、荷叶、向日葵叶,用于三韩文中、解郁燥湿、泻火除烦、降压止血。本专利技术以活血化瘀、降压止血为治则,多种药材组合协同,主要用于疏风散热、平肝明目、泻火除烦、泻肺平喘、凉血消斑、清热益阴、祛风通络,调节脏腑阴阳,疏通气血,对高血压有显著的治疗作用。临床观察: (I)临床资料 本专利技术人于2007年至今,对236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2)治疗方法 将制得的药膏晚上临睡前贴敷于脚心固定,次日晨起时揭掉,每日一次。根据患者病情轻重计算治疗时间,轻度患者使用5~7天左右,重病患者连涂10-15天即可痊愈。(3)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症判断疗效标准》中有关疗效标准。治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实验室检查正常。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试验室检查各相关指标接近正常水平。有效:临床症状减轻,试验室检查各相关指标有所改善,体征有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或加重。(4)临床结果临床治愈179例(75.85%),显效28例(11.86%),有效16例(6.78%),无效3例(1.27%),总有效率为98.73%。本专利技术配制简单,吸收效果好,药效持续时间长,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安全性高,生产成本低,有利于病患及时减轻病状。(四)【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取菊花9g、吴茱萸lg、盐肤子9g、生地黄9g、绿豆皮9g、煅石膏10g、大青叶9g、蚕沙9g、芭蕉根10g、地骨皮9g、荷叶3g、向日葵叶10g、槐角6g、决明子6g、三七花2g,将上述原料清洗干净,用常规方法制成膏剂。用法用量:将制得的药膏晚上临睡前贴敷于脚心固定,次日晨起时揭掉,每日一次。实施例2: 取菊花15g、吴茱萸5g、盐肤子15g、生地黄15g、绿豆皮15g、煅石膏20g、大青叶15g、蚕沙15g、芭蕉根20g、地骨皮15g、荷叶9g、向日葵叶20g、槐角12g、决明子12g、三七花6g,将上述原料清洗干净,用常规方法制成膏剂。用法用量:将制得的药膏晚上临睡前贴敷于脚心固定,次日晨起时揭掉,每日一次。实施例3: 取菊花12g、吴茱萸3g、盐肤子12g、生地黄12g、绿豆皮12g、煅石膏15g、大青叶12g、蚕沙12g、芭蕉根15g、地骨皮12g、荷叶6g、向日葵叶15g、槐角9g、决明子9g、三七花4g,将上述原料清洗干净,用常规方法制成膏剂。用法用量:将制得的药膏晚上临睡前贴敷于脚心固定,次日晨起时揭掉,每日一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高血压的外用中药膏,其特征为,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菊花9?15份、吴茱萸1?5份、盐肤子9?15份、生地黄9?15份、绿豆皮9?15份、煅石膏10?20份、大青叶9?15份、蚕沙9?15份、芭蕉根10?20份、地骨皮9?15份、荷叶3?9份、向日葵叶10?20份、槐角6?12份、决明子6?12份、三七花2?6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高血压的外用中药膏,其特征为,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菊花9-15份、吴茱萸1_5份、盐肤子9-15份、生地黄9-15份、绿丑皮9-15份、煅石骨10-20份、大青叶9-15份、蚕沙9-15份、芭蕉根10-20份、地骨皮9_15份、荷叶3_9份、向日葵叶10-20份、槐角6-12份、决明子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翠琴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伟传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