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底与小后掌连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748975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08 1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中底与小后掌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冲裁中底:按规定尺寸裁中底,同时按规定在中底后跟部位冲出等边三角形排列的三个孔眼;制作连接片:按规定大小要求注压出橡塑连接片,底面厚度2.0~2.5mm,连接片上设置胶柱,胶柱半径为3.0~3.5mm;扣合连接片;缝中底:中底后跟三个“钉注”距边6~8mm,缝线一道,针码密度3.0±0.5针/30mm;放正小后掌并敲合:套上铁脚后,小后掌上面的三个“胶柱”孔眼对正中底后跟三个“胶柱”,放置并敲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专利技术有以下优点:省去了钉后掌机和1.5个操作人。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不同于用传统工艺----钉钉,省去了三颗平帽钉。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但节省原材料,而且还节省了人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制鞋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中底与小后掌之间的连接方式。
技术介绍
传统工艺中,中底与小后掌的连接程序是:冲裁中底?中底、小后掌刷胶?缝中底?制作平帽圆钉?装钉?放正小后掌并压合?自查。依靠三颗铁制钉。使用钉后掌机和1.5个人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不同于用传统工艺钉钉,省去了三颗平帽钉,节约了人力。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包括以下步骤: A、冲裁中底:按规定尺寸裁中底,同时按规定在中底后跟部位冲出等边三角形排列的三个孔眼; B、制作连接片:按规定大小要求注压出橡塑连接片,底面厚度2.0?2.5 mm,连接片上设置胶柱,胶柱半径为3.0?3.5 mm ; C、扣合连接片:按对应鞋号在中底后跟部位对正扣合连接片,使“胶柱”超出中底5?6mm ;D、缝中底:中底后跟三个“钉注”距边6?8mm,缝线一道,针码密度3.0 ±0.5针/30mm ; E、放正小后掌并敲合:套上铁脚后,小后掌上面的三个“胶柱”孔眼对正中底后跟三个“胶柱”,放置并敲合。上述,步骤A中底上的孔眼半径为3.2?3.7 mm ;步骤B制作连接片:连接片的周边至小后掌的周边的距离12?15 mm。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有以下优点:艺程序:冲裁中底?中底、小后掌刷胶?制作连接片?扣合连接片?缝中底?放正小后掌并敲合。省去了钉后掌机和1.5个操作人。同时本专利技术不同于用传统工艺钉钉,省去了三颗平帽钉。本专利技术不但节省原材料,而且还节省了人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A如图1所示一种,包括以下步骤:冲裁中底:不准缺边少角。同时按规定在中底后跟部位冲出等边三角形排列的三个孔眼(半径为3.2?3.7 mm),不准错位、变形等。B制作连接片:按规定大小(比小后掌周边小12?15 mm)要求注压出橡塑连接片:底面厚度2.0?2.5 mm,“胶柱”半径为3.0?3.5 mm。C扣合连接片:按对应鞋号在中底后跟部位对正扣合连接片,使“胶柱”超出中底5 ?6mm ; D缝中底:中底后跟三个“钉注”距边6?8mm,缝线一道,针码密度3.0±0.5针/30mm ;E放正小后掌并敲合:套上铁脚后,小后掌上面的三个“胶柱”孔眼对正中底后跟三个“胶柱”,放置并敲合。不准脱落、错位等(可刷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底与小后掌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冲裁中底:按规定尺寸裁中底,同时按规定在中底后跟部位冲出等边三角形排列的三个孔眼;制作连接片:按规定大小要求注压出橡塑连接片,底面厚度2.0~2.5?mm,连接片上设置胶柱,胶柱半径为3.0~3.5?mm;扣合连接片:按对应鞋号在中底后跟部位对正扣合连接片,使“胶柱”超出中底5~6mm;缝中底:中底后跟三个“钉注”距边6~8mm,缝线一道,针码密度3.0±0.5针/30mm;放正小后掌并敲合:套上铁脚后,小后掌上面的三个“胶柱”孔眼对正中底后跟三个“胶柱”,放置并敲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底与小后掌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冲裁中底:按规定尺寸裁中底,同时按规定在中底后跟部位冲出等边三角形排列的三个孔眼; 制作连接片:按规定大小要求注压出橡塑连接片,底面厚度2.0?2.5 mm,连接片上设置胶柱,胶柱半径为3.0?3.5 mm ; 扣合连接片:按对应鞋号在中底后跟部位对正扣合连接片,使“胶柱”超出中底5?.6mm ; 缝中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德生徐明明
申请(专利权)人:际华三五一五皮革皮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