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叶菌唑的农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48272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08 04: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有叶菌唑的农药组合物,含有活性成分A和活性成分B,活性成分A为叶菌唑,活性成分B为丙硫菌唑,本组合物可防治麦类多种病害,并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并扩大了杀菌谱,减少了农药用药量,降低了农药在作物上的残留量,减轻了环境污染;对人畜安全、环境相容性好、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有叶菌唑的农药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用杀菌剂领域,涉及一种含有叶菌唑和丙硫菌唑的农药组合物,该组合物用于防治叶锈病、条锈病、白粉病、颍枯病;大麦矮形锈病、白粉病、叶锈病、燕麦冠锈病等用途。
技术介绍
小麦是小麦属植物的统称,是世界总产量第二的粮食作物,仅次于玉米,而水稻则排名第三。小麦的主要病害是锈病、纹枯病、枯萎病、叶斑病、白粉病、菌核病、网斑病、云斑病等。锈病中的条锈自新中国成立以来1950、1964、1985年三次特大流行,发病面积均在2亿亩以上,分别造成30亿-60亿公斤小麦损失;2002年,小麦条锈在湖北、河南、云南、四川等省普遍发生,面积约1.2亿,小麦产量损失严重;小麦白粉病,80年代有4a发生面积超过66.7万hm2,每年造成产量损失1.6万~14万吨,90年代每年发生面积都超过66.7万hm2,其中有6个年份超过133.3万hm2,每年发生面积占小麦播种面积的17%~60%,每年实际损失4万~44万吨,占每年小麦总产的0.2%~2.6%。历史上以1990年发生最重,1991年次之,1986、1988年发生最轻;小麦纹枯病发病越早,损失越重,重的减产20%~40%甚至更多。小麦的其他的病害每年也给小麦的产量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叶菌唑(metconazole),是日本于20世纪80年代吴羽化学公司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发的新款三唑类杀菌剂,分子式为C17H22ClN3O15作用机理与特点是麦角甾醇生物合成中C-14脱甲基化酶抑制剂。该药的两种异构体都有杀菌活性,但顺式活性高于反式。它的杀真菌谱非常广泛且活性极佳。叶菌唑田间施用对谷类作物壳针孢、镰孢属和柄锈菌植病有卓越效果。叶菌唑同传统杀菌剂相比,剂量极低而且防治谷类植病范围却很广。丙硫菌唑(prothioconazole),是拜耳开发的三唑硫酮类广谱杀菌剂,2004年已在多个国家登记注册。2007年在美国、加拿大登记用于小麦、花生、蔬菜等多种病害防治。作用机理与特点是抑制真菌中甾醇的前`体-羊毛甾醇即脱甲基化抑制剂(DMIs)。该药不仅活性具有很好的内吸活性,优异的`保`护、治疗和铲活性且持效期长。通过大量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丙硫菌唑对作物不仅有良好的安全性,防病治病效果好,而且具有增产作用,同三唑类杀菌剂相比,丙硫菌唑具有更广谱的杀菌活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能防止病害抗药性的产生或延缓抗性速度,使用成本低、防效好的含有叶菌唑和丙硫菌唑的杀菌组合物。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杀菌组合物含有A、B两种活性组分,活性组分A为:叶菌唑,活性组分B为:丙硫菌唑。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将该增效农药组合物用于防治叶锈病、条锈病、白粉病、颍枯病;大麦矮形锈病、白粉病、叶锈病、燕麦冠锈病等用途。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一种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增效有效量的叶菌唑和丙硫菌唑之间的重量比为:1:10~10:1。本专利技术组合物在一定配比范围内表现出极好的增效作用,混合后的组合物较其单剂明显提高了杀菌效果,从而降低了施用剂量,在减少用药成本的同时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物具有以下优势:该组合物在一定配比范围内表现出显著的增效作用,即提高了防病效果,降低了亩用药量,扩大了杀菌谱。由于该组合物中各活性成分不存在交互抗性的问题,所以该组合物的应用可以达到延缓病原物抗药性的发生和发展,有助于延长该混配药剂的使用效果,降低抗药性产生的几率,提高了安全性,对环境影响将更低,更安全。下面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中的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此。实例一、20%叶菌唑.丙硫菌唑水乳剂 叶菌唑10%丙硫菌唑10%二甲苯10% 十二烷基苯磺酸钙8%硅酸镁铝1%乙二醇5% 纯化水补足至100% 实例二、22%叶菌唑.丙硫菌唑悬浮剂 叶菌唑2%丙硫菌唑20% 十二烷基磺酸钠2% 木质素磺酸钠2% 羧甲基纤维素0.2% 硅酸镁铝0.1% 消泡剂0.1%水补足100% 实例三、18%叶菌唑.丙硫菌唑水分散粒剂 叶菌唑3%丙硫菌唑15% 木质素磺酸钠5% 聚醋酸乙烯酯5%硫酸铵15% 高岭土补足至100% 实例四、30%叶菌唑.丙硫菌唑悬浮剂 叶菌唑25%丙硫菌唑5%木质素磺酸钠8%有机膨润土4% 烷基苯磺酸钙5%白炭黑10% 甲酯油补足100% 实例五、33%叶菌唑.丙硫菌唑微乳剂 叶菌唑30%丙硫菌唑3% 十二烷基磺酸钠10% 烷基苯磺酸钙8%月桂氮卓酮5% 甲苯基缩 水甘油醚5%环己丽15%甲醇8%水补足100% 实例六、12%叶菌唑.丙硫菌唑水乳剂 叶菌唑2%丙硫菌唑10%二甲苯10% 十二烷基苯磺酸钙8%硅酸镁铝1%乙二醇5% 纯化水补足至100%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是采用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室内毒力测定:叶菌唑和丙硫菌唑复配对靶标病菌室内毒力测定 试验药剂依次为均有上海时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德国拜耳公司提供。经预试确定各药剂有效抑制浓度范围后,每个药剂按有效成分含量分别设5个剂量处理,设清水对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药剂对靶标病菌的毒力。72h后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计算各处理净生长量、菌丝生长抑制率。净生长量(mm)=测量菌落直径_5 菌丝生长抑制率(%)=((对照组净生长量-处理组净生长量)/对照组净生长量)X100 根据Wadley法计算两药剂不同配比联合增效比值(SR),SR < 0.5为拮抗作用,0.5 ^ SR ^ 1.5为相加作用,SR > 1.5为增效作用。计算公式如下: SR=EC50 (理论值)/EC50 (观察值)EC50(理论值)=(a+b) / (a/A 的 EC50+ b/B 的 EC50) 其中:a、b分别为叶菌唑、丙硫菌唑;A、B分别为叶菌唑、丙硫菌唑。试验结果如下表示: 表1叶菌唑和丙硫菌唑及其混配对小麦锈病的毒力测定结果分析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有叶菌唑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由叶菌唑和丙硫菌唑组成,所述叶菌唑和丙硫菌唑的重量比为1:10~10:1。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含有叶菌唑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由叶菌唑和丙硫菌唑组成,所述叶菌唑和丙硫菌唑的重量比为1:10~1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合物由有效成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辉吕桂珍严欢欢王焕丽申冬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燕化永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