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自制小管井降低地下水位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747489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08 0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自制小管井降低地下水位的装置,包括均布于基坑底部四周的一组自制小管井,自制小管井内设有过滤管,过滤管的上管口高于自制小管井井口500mm,过滤管与自制小管井之间设有滤料;自制小管井的井口设有水泵,水泵的抽水管管口位于过滤管内的底部,水泵的出水管与基坑顶部的沉淀池连接;沉淀池的排水管与排水沟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自制小管井降水系统能在短时间内降低井点附近地下水位,多个管井降水点共同使用时,就会在基坑周边形成一个止水圈,将基坑内部的地下水位降至满足施工要求的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取材简单、加工简易方便,施工操作简单,成井范围小,降水效果明显。(*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自制小管井降低地下水位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利用自制小管井降低地下水位的装置,属于局部降低地下水位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高层建筑已经成为现代建筑发展的大趋势,高层建筑多采用筏形基础、箱形基础或桩筏基础,根据设计要求,建筑物的基础埋置深度一般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5,以目前高层建筑中,结构高度多采用的99m为例,建筑基础埋置深度大约为7m,若地下室为双层,其基础埋置深度可能更深,那么,该类工程在基础土方开挖时,大多数都会遇到地下水,降水问题成为建筑施工的一大难题。目前,在现有技术中主要是采用大功率的水泵进行抽水和排水的方式来降低地下水位,现有的这种处理方式,在抽水和排水的同时,其排出的水又迅速渗透到基坑内,从而大大降低了抽水降水的效果。所以现有的这种降水方式不仅存在着工作效率低、施工成本高、施工工期长的问题,而且还存在着降水效果差等问题。因此,现有的降低地下水位的方式很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容易、降水效果较好的利用自制小管井降低地下水位的装置,以解决基础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降水问题,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自制小管井降低地下水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均布于基坑底部四周的一组自制小管井(1),自制小管井(1)内设有过滤管(2),过滤管(2)的上管口高于自制小管井(1)井口500mm,过滤管(2)与自制小管井(1)之间设有滤料(3);自制小管井(1)的井口设有水泵(4),水泵(4)的抽水管(5)管口位于过滤管(2)内的底部,水泵(4)的出水管(6)与基坑顶部的沉淀池(7)连接;沉淀池(7)的排水管与排水沟(8)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自制小管井降低地下水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均布于基坑底部四周的一组自制小管井(1),自制小管井(I)内设有过滤管(2),过滤管(2)的上管口高于自制小管井(I)井口 500mm,过滤管(2)与自制小管井(I)之间设有滤料(3);自制小管井(I)的井口设有水泵(4),水泵(4)的抽水管(5)管口位于过滤管(2)内的底部,水泵(4)的出水管(6)与基坑顶部的沉淀池(7)连接;沉淀池(7)的排水管与排水沟(8)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料(3)是填充在过滤管(2)与自制小管井(I)之间的粒径IOOmm以上的卵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4)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银克俭曹德佳马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四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