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流量储氧人工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43748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07 1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人工气道吸氧装置,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的病人需高流量吸氧时无专用吸氧装置等技术问题。其包括一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过滤器,所述箱体的顶面设置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处设置旋转开关和硅胶单向阀,所述箱体的底面设置出气口,所述出气口处也设置硅胶单向阀,所述箱体的左侧面设置患者接口管,所述箱体的右侧面设置气囊接口管,所述气囊接口管右侧端设置储气囊,所述气囊接口管的下方设置氧气接口管,所述气囊接口管内设置硅胶单向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通过进气口调整氧气和空气的比例,满足病人对高流量吸氧的需要,病人呼出的气体可由出气口呼出,避免了重复吸入;可适用于长期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的病人。(*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流量储氧人工鼻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的说是一种高流量储氧人工鼻。
技术介绍
目前长期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的病人吸氧时通常无专用的吸氧装置,多采用鼻导管或吸氧面罩等器具改制而成,改制过程麻烦,管径也不配套,安装操作都不顺手,影响了抢救效率。而且气管切开的病人通常需要使用带有过滤器的吸氧装置,而现有的吸氧装置氧流量较小,通常无法满足需高流量吸氧病人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的病人在吸氧时无专用的高流量吸氧装置,无法满足病人的需要,影响了抢救效率等技术问题,而提供的一种可方便病人使用的高流量储氧人工鼻。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高流量储氧人工鼻,其包括一箱体,所述箱体的前端面设置可开关的舱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设置过滤器,所述箱体的顶面设置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处设置旋转开关和硅胶单向阀,所述箱体的底面设置出气口,所述出气口处也设置硅胶单向阀,所述箱体的左侧面设置患者接口管,所述箱体的右侧面设置气囊接口管,所述气囊接口管右侧端设置氧气储气囊,所述气囊接口管的下方设置氧气接口管,所述气囊接口管内设置硅胶单向阀。在本技术进一步的细节结构中,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所述旋转开关包括上旋片和下部的固定片,所述上旋片和下固定片之间采用转轴连接,所述上旋片和下固定片上分别开有扇形缺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由于本技术采用了上述结构,可通过旋转开关调整空气进入箱体的流量,从而调节空气和氧气的比例,氧气储气囊可满足高流量吸氧患者的需要,患者吸入气体与呼出气体经过不同的通道,患者呼出的气体经出气口排除,从而避免重复呼吸;患者呼气时,箱体内的过滤器可以拦截气体中的温度和水汽,当患者吸气时,对吸入的气体可以进行加温加湿;使用过程中,如果过滤器污染或堵塞,可以随时更换过滤器,相对于更换整套装置大大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本技术操作简单方便,适用于长期带有人工气道的患者。【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本技术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旋转开关的示意图;图3本技术外观示意图。10、患者接口管;11、硅胶单向阀12、旋转开关;121、上旋片;122、转轴;123、扇形缺口 ;124、下固定片;13、进气口 ;14、过滤器;15、气囊接口管;16、氧气储气囊;17、氧气接口管;18、舱门;19、出气口 ; 20、箱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图3,本技术高流量储氧人工鼻,其包括一箱体20,所述箱体20的前端面设置可开关的舱门18,所述箱体20内设置过滤器14,所述箱体20的顶面设置进气口 13,所述进气口 13处设置旋转开关12,所述进气口 13处内设置硅胶单向阀11,所述箱体20的底面设置出气口 19,所述出气口 19处内也设置硅胶单向阀11,所述箱体20的左侧面设置患者接口管10,所述箱体20的右侧面设置气囊接口管15,所述气囊接口管15右端设置氧气储气囊16,所述气囊接口管15的下方设置氧气接口管17,所述气囊接口管15内设置硅胶单向阀11。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开关12包括上旋片121和下部的固定片124,所述上旋片121和下固定片124之间采用转轴122连接,所述上旋片121和下固定片124上分别开有扇形缺口 123。具体而言,本实施例高流量储氧人工鼻,主要由箱体20、过滤器14与氧气储气囊16组成。设置在箱体20右侧面的氧气接口管17接通氧气后,氧气储气囊16开始存储氧气,患者接口管10通过专用人工气道接头与患者的人工气道相接。当患者吸气时,空气经进气口 13进入,同时硅胶单向阀11在患者的吸气作用下打开,旋转开关12可以调节空气的进气流量,氧气储气囊16内的氧气经硅胶单向阀11进入箱体20内;箱体20内的空气和氧气经过滤器14过滤后由患者接口管10进入患者体内;患者呼气时,患者体内呼出的气体由患者接口管10经过滤器14过滤后经硅胶单向阀11从箱体底部的出气口 19排除;吸气时进气口 13内硅胶单向阀11和气囊接口管15内硅胶单向阀11向内开启,出气口 19内硅胶单向阀11关闭,呼气时进气口 13内硅胶单向阀11和气囊接口管15内硅胶单向阀11关闭,出气口 19内硅胶单向阀11开启。过滤器14为一次性可更换材料,打开箱体前面的舱门18即可取出或放入,使用过程中,如果过滤器14污染或堵塞,可以随时更换过滤器14,相对于更换整套装置可大大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本技术操作简单方便,适用于长期带有人工气道的患者。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技术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流量储氧人工鼻,其包括一箱体,所述箱体的前端面设置可开关的舱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设置过滤器,所述箱体的顶面设置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处设置旋转开关和硅胶单向阀,所述箱体的底面设置出气口,所述出气口处也设置硅胶单向阀,所述箱体的左侧面设置患者接口管,所述箱体的右侧面设置气囊接口管,所述气囊接口管右侧端设置储气囊,所述气囊接口管的下方设置氧气接口管,所述气囊接口管内设置硅胶单向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流量储氧人工鼻,其包括一箱体,所述箱体的前端面设置可开关的舱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设置过滤器,所述箱体的顶面设置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处设置旋转开关和硅胶单向阀,所述箱体的底面设置出气口,所述出气口处也设置硅胶单向阀,所述箱体的左侧面设置患者接口管,所述箱体的右侧面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祀龙邢金燕官丰菊孙桂霞姜文彬韩小宁李红岩李笑稚王英田慧韩艳许庆超潘世香陈国燕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