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西国专利>正文

中耳炎脓液吸出治疗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43718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07 1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中耳炎脓液吸出治疗器,包括导管,所述导管的前端设有吸管,所述吸管内设有隔膜,所述隔膜将所述吸管分隔为吸液腔和给药腔,所述给药腔通过软管与输药器连接,所述吸管上设有多个与给药腔连通的喷药孔,所述导管上设有与吸液腔连通的引出管,所述引出管上设有单向阀,所述引出管的端部设有储液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方便吸液和局部给药,并可进行清洗,防止器械多次进入耳道,从而防止耳道损伤,能减轻医务人员负担。(*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耳炎脓液吸出治疗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中耳炎脓液吸出治疗器。
技术介绍
目前,在耳鼻喉科室,对于慢性中耳炎、外耳道炎等炎症的治疗比较常见,一般的做法是先将耳道内的脓液吸出,然后对外耳道进行冲洗,再对患处给药,现有的治疗方式比较复杂,治疗器械需要多次进入耳道,容易对耳道造成损伤,而且通过消毒液直接灌注冲洗,只能消毒表面,无法彻底清除耳道内的脓性分泌物,影响使用效果,也增加了医务人员的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方便吸液和局部给药,并可进行清洗,防止器械多次进入耳道,从而防止耳道损伤,能减轻医务人员负担的中耳炎脓液吸出治疗器。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中耳炎脓液吸出治疗器,包括导管,所述导管的前端设有吸管,所述吸管内设有隔膜,所述隔膜将所述吸管分隔为吸液腔和给药腔,所述给药腔通过软管与输药器连接,所述吸管上设有多个与给药腔连通的喷药孔,所述导管上设有与吸液腔连通的引出管,所述引出管上设有单向阀,所述引出管的端部设有储液瓶。本技术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导管上设有聚光灯,所述导管上还设有反光镜。所述吸管为硅胶吸管。所述导管上还设有给药流量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方便吸液和局部给药,并可进行清洗,防止器械多次进入耳道,从而防止耳道损伤,能减轻医务人员负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导管;2、吸管;3、隔膜;4、吸液腔;5、给药腔;6、软管;7、输药器;8、喷药孔;9、引出管;10、单向阀;11、储液瓶;12、聚光灯;13、反光镜;14、给药流量阀。【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中耳炎脓液吸出治疗器,包括导管1,所述导管I的前端设有吸管2,所述吸管2内设有隔膜3,所述隔膜3将所述吸管2分隔为吸液腔4和给药腔5,吸液腔4的后端与电动吸引器连接,所述给药腔5通过软管6与输药器7连接,所述吸管2上设有多个与给药腔5连通的喷药孔8,所述导管I上设有与吸液腔4连通的引出管9,所述引出管9上设有10,所述引出管9的端部设有储液瓶11。所述导管I上设有聚光灯12,所述导管I上还设有反光镜13。通过反光镜13和聚光灯12的配合使用,可以控制吸管2的伸入深度,以免穿破鼓膜,保证使用安全性。所述吸管2为硅胶吸管。能有效防止损伤耳道。所述导管I上还设有给药流量阀14。通过给药流量阀14不仅可以控制药物的速度,而且可以防止脓性分泌物回流。使用时,根据耳道内分泌物的情况选择使用,先通过吸管I将脓性分泌物吸出,这样通过吸液腔4与电动吸引器连接,可给予耳道内适当负压,将耳道内的脓性分泌物等快速吸出,打开单向阀10,即可使脓性分泌物通过弓丨出管9进入储液瓶11内,然后在输药器7内盛装冲洗液即可对耳道进行冲洗,并可根据耳内冲洗液量的大小将冲洗后的废液通过吸液腔4吸入储液瓶11内,当清理完毕后,需要给药时,将单向阀10关闭,在输药器7内放置有效的药物,经给药腔5通过喷药孔8喷出即可,能局部施药,而且无需多次插入耳道仪器防止损伤耳道,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方便吸液和局部给药,并可进行清洗,防止器械多次进入耳道,从而防止耳道损伤,能减轻医务人员负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中耳炎脓液吸出治疗器,包括导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1)的前端设有吸管(2),所述吸管(2)内设有隔膜(3),所述隔膜(3)将所述吸管(2)分隔为吸液腔(4)和给药腔(5),所述给药腔(5)通过软管(6)与输药器(7)连接,所述吸管(2)上设有多个与给药腔(5)连通的喷药孔(8),所述导管(1)上设有与吸液腔(4)连通的引出管(9),所述引出管(9)上设有单向阀(10),所述引出管(9)的端部设有储液瓶(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中耳炎脓液吸出治疗器,包括导管(I),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I)的前端设有吸管(2),所述吸管(2)内设有隔膜(3),所述隔膜(3)将所述吸管(2)分隔为吸液腔(4)和给药腔(5 ),所述给药腔(5 )通过软管(6 )与输药器(7 )连接,所述吸管(2 )上设有多个与给药腔(5)连通的喷药孔(8),所述导管(I)上设有与吸液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西国张磊
申请(专利权)人:杨西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