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金国专利>正文

立式追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36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立式追肥器,主要由追肥部分、贮肥部分和联杆活塞等控制部分所组成。该追肥器用于农作物根部土壤施用化肥,可将化肥连续准确注入土壤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灵活方便等特点,可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技术属农作物施用化肥的器械。目前,农作物的追肥器有一种是刨镐式追肥器,利用刨坑动作,使化肥施于农作物的根部。该追肥器存在着施肥埯与作物间距和施肥深度不易把握,刨镐动作大,贮肥量小等弱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式追肥器,以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达到丰产增收的效果。本技术主要由追肥部分、贮肥部分和连杆活塞部件等组成。追肥头是个呈追形的管,小头为吐肥口,大头与贮肥管螺纹联接,在联接处有一隔板,隔板中间带有圆孔,隔板的上部的贮肥管内为贮肥腔,下部追肥管内为含肥腔,含肥腔的大小可随隔板位置的上下而调整。在含肥腔内,有两端呈锥形体的活塞,活塞由手动压把控制,通过连杆和联动板等传递可上下活动。活塞由弹簧作用,经常处于上止点位置,封闭隔板圆孔;当活塞下行时,隔板圆孔打开,贮肥腔与含肥腔相通,活塞在下止点,活塞下部尖端伸出,活塞根部封住吐肥口。在贮肥管的上端,联接一布袋,作为盛肥袋。农民在使用该追肥器为农作物施肥时,将盛肥袋装满化肥,背在肩上,化肥自流到贮肥管内,在距作物根部规定距离的土壤上,插入一定深度。在插的同时,压下手动压把,通过连杆和联动板的传递,使活塞下行,活塞尖部顺势插入-->土壤,活塞上部脱离隔板圆孔,化肥流入到含肥腔,松开手动压把,活塞上行,吐肥口开启,隔板圆孔封闭,随着追肥器的提起,化肥注入土壤中,土壤回落即可复埋。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灵活方便,施肥点准确,不伤作物根系,施肥量可调等优点,可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劳动强度,是农民理想的施肥工具。附图所示本技术结构剖面图。现结合附图将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及工作原理描述如下:呈锥形管的追肥头(8),其下端为吐肥口(9),内腔为含肥腔(14),追肥头通过螺纹(6)与贮肥管(10)联接。在联接处设有一隔板(13),在隔板(13)上有一圆孔。贮肥管(10)的上部有一持柄(12),贮肥管(10)的上端有一联袋口(11),用以与盛肥袋扎接。安装在持柄(12)上的压肥(1),通过拉杆(2)、联动板(4)和牵引杆(5)将作用力传递给活塞(7)。活塞(7)在含肥腔(14)内,当活塞在上止点时,封闭隔板(13)的圆孔,当活塞在下止点时,活塞下部尖端伸出,下部锥体的根部封住吐肥口(9)。活塞(7)由弹簧(3)作用经常处于上止点。其工作原理是,先将追肥器装上化肥,自流到贮肥管内,施肥时将追肥头(8)对准施肥点,手握持柄(12),同时压下压把(1),把追肥头插入土壤中一定深度,与此同时,化肥便从贮肥管内通过隔板(13)圆孔流入到含肥腔(14),松开压把(1),活塞(7)靠弹簧(3)返回上止点,含肥腔的化肥自流入土壤穴内,提起持柄(12)复埋即完成了施肥动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式追肥器,由追肥部分、贮肥部分和联杆活塞等部件组成,其特征是追肥头与贮肥管螺纹联接,追肥头内有一个两端呈锥体的活塞,追肥头与贮肥管之间设置有隔板,分为上部贮肥腔和下部含肥腔,在隔板中间有一圆孔,活塞通过连杆和联动板等由手动压把控制,贮肥管上端联接盛肥袋。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立式追肥器,由追肥部分、贮肥部分和联杆活塞等部件组成,其特征是追肥头与贮肥管螺纹联接,追肥头内有一个两端呈锥体的活塞,追肥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金国
申请(专利权)人:谢金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