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水质检测的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735380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06 0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水质检测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第一处理罐、第二处理罐、连接管、沉淀池和控制器,第一处理罐上部设置有进水管,且第一处理罐与进水管之间设置有球形过滤腔,球形过滤腔与第一处理罐的连接处设置有滤网;第一处理罐内设置有搅拌器和带有内腔的圆形过滤器,上部设置有药剂入口;圆形过滤器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由活性炭制成的过滤层,内表面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紫外线发光体;连接管的一端位于圆形过滤器内,另一端与沉淀池相通,沉淀池内设置有水质检测器,沉淀池通过带有电磁阀的管道与第二处理罐连通,控制器分别与水质检测器和电磁阀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既能够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杂质,又能够检测污水的处理是否合格,达到安全排放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水质检测的污水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水环保处理设备,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带水质检测的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由于住宅小区、宾馆、商场、饭店、学校、水产加工厂、牲畜加工厂、乳制品加工厂等产生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含有较多的污染物,因此必须经过处理后才能排放,否则污水将污染环境。现有技术中污水处理设备很多,如中国专利号“201020546918.3”公开了一种高效节能污水处理系列设备,其【公开日】为2011年05月11日,其技术方案为所述污水处理系列设备由反应罐、泥水分离器和净化罐组成,所述反应罐下端设有阀门,所述阀门通过左抽水管与泥水分离器上端连接,所述泥水分离器下两端分别设有污泥孔和净水孔,所述净水孔通过右抽水管与净化罐上端连接。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该专利仍然存在着如下缺陷:一、清液与污泥的分离界限不明确,污泥容易进入净化罐中,导致处理污水的处理效果差。二、未对处理后的污水作相应检测,不能确定处理后的污水是否达到排放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带水质检测的污水处理系统,本专利技术不仅能够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杂质,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水质检测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处理罐(1)、第二处理罐(2)、连接管(3)、沉淀池(4)和控制器(5),所述第一处理罐(1)上部设置有进水管(12),且第一处理罐(1)与进水管(12)之间设置有球形过滤腔(14),所述球形过滤腔(14)与第一处理罐(1)的连接处设置有滤网,球形过滤腔(14)的下部设置有清污口(13);所述第一处理罐(1)内设置有搅拌器(6)和带有内腔的圆形过滤器(7),上部设置有药剂入口(8);所述圆形过滤器(7)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由活性炭制成的过滤层(9),内表面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紫外线发光体(10);所述连接管(3)的一端位于圆形过滤器(7)内,另一端与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水质检测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处理罐(I)、第二处理罐(2)、连接管(3)、沉淀池(4)和控制器(5),所述第一处理罐(I)上部设置有进水管(12),且第一处理罐(I)与进水管(12)之间设置有球形过滤腔(14),所述球形过滤腔(14)与第一处理罐(I)的连接处设置有滤网,球形过滤腔(14)的下部设置有清污口(13);所述第一处理罐(I)内设置有搅拌器(6)和带有内腔的圆形过滤器(7),上部设置有药剂入口(8);所述圆形过滤器(7)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由活性炭制成的过滤层(9),内表面上均匀设置有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军柯玉章周志玺
申请(专利权)人:乐山世峰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