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区进水式D-A2O污水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735339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06 0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分区进水式D-A2O污水处理方法,通过设计独立两相污泥/硝化液回流系统,其中一相正常进水并保持释磷和脱氮的同时,处于静歇的一相因过度缺氧而进行超量的释磷作用和充分的脱氮作用,确保系统厌氧段聚磷菌超量的释磷作用必然致使聚磷菌在好氧段的超量吸磷,最终以排放剩余污泥的形式而实现系统更为显著的除磷功效。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A2O污水处理工艺中脱氮除磷效率难以进一步显著提升的问题,并且经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处理后的出水水质稳定在一级A标至地表水环境质量Ⅴ类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区进水式D-A2O污水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分区进水式D-A2O污水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A2/0污水处理方法为将污水经过厌氧池、缺氧池以及好氧池来进行处理,最后由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该方法不仅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亦可同步脱氮除磷。但是,现有A2/0亦存在脱氮除磷效率难以进一步显著提升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I)存在脱氮与除磷的碳源竞争问题;(2)存在微生物释磷和吸磷能力较低的问题。以往的研究成果表明,A2/0工艺中缺氧段的反硝化作用是除氮的主要途径,其关键在于缺氧段中是否有充足的碳源;同时,聚磷菌亦需摄取厌氧段中易降解有机物作释磷反应,方可在好氧段中过量吸磷而达到除磷之目的。当进水中的碳源缺乏,即进水为低C/N比时,A2/0工艺脱氮除磷碳源竞争问题尤为明显。从工艺流程来看,聚磷菌在厌氧段的释磷作用几乎消耗掉进水中的绝大部分易降解的有机物,故缺氧段仅剩的少量慢速或难降解的有机物难以满足反硝化脱氮作用而导致脱氮效果较差。从同一厌氧(缺氧)段来看,反硝化菌优先于聚磷菌利用有机碳源进行脱氮作用,从而导致聚磷菌释磷效果降低,其结果必然导致好氧段的吸磷效果不显著。因此,现有A2/0工艺的碳源竞争问题成为该工艺脱氮除磷的限制性因素。此外,现有A2/0工艺脱氮除磷与回流比密切相关。过低的回流比难有理想的脱氮除磷功效,但过高的回流比亦因造成厌(缺)氧段DO浓度过高而难有较高的脱氮效果和释磷能力。因此,现有A2/0工艺均控制污泥、泥水混合液回流比于较低值,其释磷和吸磷能力较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区进水式D-A2O污水处理方法,旨在解决现有A2O污水处理方法中脱氮除磷效率有限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分区进水式D-A2O污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将未处理污水分别注入到第一厌氧池、第一缺氧池、第二厌氧池以及第二缺氧池中,将所述第一厌氧池中与第一缺氧池连通,将第二厌氧池中与第二缺氧池连通,将第一缺氧池以及第二缺氧池与好氧池连通,将所述好氧池与二次沉淀池连通;(2)当分区进水至第一厌氧池和第一缺氧池时,将所述好氧池中的部分污水回流到第一缺氧池中,将所述二次沉淀池中的部分污泥回流到第一厌氧池中;停止第二厌氧池和第二缺氧池进水,将所述第二 厌氧池和第二缺氧池静置一段时间;(3)当分区进水至第二厌氧池和第二缺氧池时,将所述好氧池中的部分污水回流到第二缺氧池中,将所述二次沉淀池中的部分污泥回流到第二厌氧池中;停止第一厌氧池和第一缺氧池进水,同时停止第一缺氧池以及第一厌氧池的回流操作;并在第一厌氧池和第一缺氧池静置一段时间后,停止对第二缺氧池以及第二厌氧池的进水及回流操作并进入步骤(2)。优选地,在步骤(1)中,所述未处理污水注入到第一厌氧池和第一缺氧池的量的比例为(7~9): (I~3);所述未处理污水注入到第二厌氧池和第二缺氧池的量的比例为(7 ~9):(1 ~3)。优选地,所述好氧池中污水回流到第一缺氧池或第二缺氧池中的回流比为150~300%,且所述好氧池中污泥浓度MLSS为3500~4500mg/L。优选地,所述二次沉淀池中污泥回流到第一厌氧池或第二厌氧池中的回流比为50~150%,且所述二次沉淀池中回流污泥浓度MLSS为4000~6800mg/L。优选地,所述二次沉淀池中的部分污泥回流到第一厌氧池或第二厌氧池中的同时对第一厌氧池或第二厌氧池进行持续搅拌。优选地,所述好氧池中的部分污水回流到第一缺氧池或第二缺氧池中的同时对第一缺氧池或第二缺氧池进行持续搅拌。优选地,在步骤(2)中所述第二厌氧池和第二缺氧池的静置时间以及步骤(3)中所述第一厌氧池和第一缺氧池的静置时间均为I~4h。本专利技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分区进水式D-A2O污水处理方法,通过设计独立两相污泥/硝化液回流系统,其中一相正常进水并保持释磷和脱氮的同时,处于静歇的一相因过度缺氧而进行超量的释磷作用和充分的脱氮作用,确保系统厌氧段聚磷菌超量的释磷作用必然致使聚磷菌在好氧段的超量吸磷,最终以排放剩余污泥的形式而实现系统更为显著的除磷功效。在本专利技术中,还确定出未处理污水注入到厌氧池和缺氧池之间的量的比例的控制,能够有效避免系统因碳源不足而导致的脱氮除磷效率不高问题。此外,在本专利技术中,二次沉淀池的污泥回流比以及好氧池的污水回流比对本专利技术的脱氮除磷效率有较大影响。相比与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克服了 A2O污水处理工艺中脱氮除磷效率难以进一步显著提升的问题,并且经过本专利技术处理后的出水水质稳定在一级A标至地表水环境质量V类之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分区进水式D-A2O污水处理方法一实施例的工艺流程图;其中,I为第一厌氧池,2为第一缺氧池,3为第二厌氧池,4为第二缺氧池,5为好氧池,6为二次沉淀池;A1和A2为未处理污水的输入流路,BI和B2为硝化水回流流路,Cl和C2为污泥回流流路,D为二次沉淀池的出水流路,F为二次沉淀池的污泥排放流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分区进水式D-A2O污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将未处理污水分别注入到第一厌氧池1、第一缺氧池2、第二厌氧池3以及第二缺氧池4中,将所述第一厌氧池1中与第一缺氧池2连通, 将第二厌氧池3中与第二缺氧池4连通,将第一缺氧池2以及第二缺氧池4与好氧池5连通,将所述好氧池5与二次沉淀池连通;(2)当分区进水至第一厌氧池和第一缺氧池时,将所述好氧池5中的部分污水回流到第一缺氧池2中,将所述二次沉淀池中的部分污泥回流到第一厌氧池I中;停止第二厌氧池和第二缺氧池进水,将所述第二厌氧池3和第二缺氧池4静置一段时间;(3)当分区进水至第二厌氧池和第二缺氧池时,将所述好氧池5中的部分污水回流到第二缺氧池4中,将所述二次沉淀池中的部分污泥回流到第二厌氧池3中;停止第一厌氧池和第一缺氧池进水,同时停止对第一缺氧池2、第一厌氧池I的进水与回流操作,并在第一厌氧池I和第一缺氧池2静置一段时间后,停止对第二缺氧池4以及第二厌氧池3的进水与回流操作并进入步骤(2 )。更具体的,二次沉淀池中的部分污泥回流到第一厌氧池I或第二厌氧池3中的同时对第一厌氧池I或第二厌氧池3进行持续搅拌。好氧池5中的部分污水回流到第一缺氧池2或第二缺氧池4中的同时对第一缺氧池2或第二缺氧池4进行持续搅拌。搅拌使污水或者泥水混合均匀,更有利于聚磷菌以及反硝化菌的生长,提高除磷脱氮的效果。在本专利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中,主要通过设计了独立两相污泥/硝化液回流系统,其中,在步骤(2)中,第一厌氧池1、第一缺氧池2、好氧池5以及二次沉淀池6为第一相污泥/硝化液回流系统,控制未处理污水的输入流路Al为第一厌氧池I和第一缺氧池2注入未处理污水,控制硝化水回流流路BI给第一缺氧池2回流硝化液,控制污泥回流流路Cl给第一厌氧池I回流污泥,而第二相污泥/硝化液回流系统处于静置状态;而在步骤(3)中,第二厌氧池3和第二缺氧池4、好氧池5以及二次沉淀池又构成又第二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区进水式D?A2O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未处理污水分别注入到第一厌氧池、第一缺氧池、第二厌氧池以及第二缺氧池中,将所述第一厌氧池中与第一缺氧池连通,将第二厌氧池中与第二缺氧池连通,将第一缺氧池以及第二缺氧池与好氧池连通,将所述好氧池与二次沉淀池连通;?(2)当分区进水至第一厌氧池和第一缺氧池时,将所述好氧池中的部分污水回流到第一缺氧池中,将所述二次沉淀池中的部分污泥回流到第一厌氧池中;停止第二厌氧池和第二缺氧池进水,将所述第二厌氧池和第二缺氧池静置一段时间;?(3)当分区进水至第二厌氧池和第二缺氧池时,将所述好氧池中的部分污水回流到第二缺氧池中,将所述二次沉淀池中的部分污泥回流到第二厌氧池中;停止第一厌氧池和第一缺氧池进水,同时停止第一缺氧池以及第一厌氧池的回流操作;并在第一厌氧池和第一缺氧池静置一段时间后,停止对第二缺氧池以及第二厌氧池的进水及回流操作并进入步骤(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区进水式D-A2O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未处理污水分别注入到第一厌氧池、第一缺氧池、第二厌氧池以及第二缺氧池中,将所述第一厌氧池中与第一缺氧池连通,将第二厌氧池中与第二缺氧池连通,将第一缺氧池以及第二缺氧池与好氧池连通,将所述好氧池与二次沉淀池连通; (2)当分区进水至第一厌氧池和第一缺氧池时,将所述好氧池中的部分污水回流到第一缺氧池中,将所述二次沉淀池中的部分污泥回流到第一厌氧池中;停止第二厌氧池和第二缺氧池进水,将所述第二厌氧池和第二缺氧池静置一段时间; (3)当分区进水至第二厌氧池和第二缺氧池时,将所述好氧池中的部分污水回流到第二缺氧池中,将所述二次沉淀池中的部分污泥回流到第二厌氧池中;停止第一厌氧池和第一缺氧池进水,同时停止第一缺氧池以及第一厌氧池的回流操作;并在第一厌氧池和第一缺氧池静置一段时间后,停止对第二缺氧池以及第二厌氧池的进水及回流操作并进入步骤(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区进水式D-A2O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未处理污水注入到第一厌氧池和第一缺氧池的量的比例为(7~9):(1~3);所述未处理污水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长兵周志明李涛
申请(专利权)人:玉溪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