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牲畜自动饮水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33825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05 17: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牲畜自动饮水槽,包括槽体、饮水槽、储水塔、补水管、进水管、阻隔台、伸缩杆及浮球,其中,储水塔上端中部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一端探入储水塔内部,进水管内腔设置有阻隔台,紧邻阻隔台设置有伸缩杆,伸缩杆上端设置有阻隔板,伸缩杆下端设置固定管塞,管塞下部设置有管塞杆,管塞杆下端设置有浮球柱,浮球柱下端进一步设置有浮球,储水塔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补水管,储水塔底部四周设置有支架,槽体内部上侧设置有饮水槽,槽体内部下侧设置有补水管,槽体两侧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上设置有连接螺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强度高且能够自动控制牲畜饮水槽的供水与断水,干净卫生,避免浪费并且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牲畜自动饮水槽
: 本专利技术涉及牲畜养殖
,特别涉及一种牲畜自动饮水槽。
技术介绍
: 牲畜饮水是牲畜饲养的重要环节,对牲畜饲养至关重要,一头成年奶牛,日需饮水量为90 —110公斤,传统养殖方式一般采用人工定时定量对牲畜饮水槽进行补水作业,尤其是大型牲畜养殖场采用人工供水的话,劳动强度大,养殖成本高,而且在补水作业中饮水易撒漏和污染。为解决这种技术问题,需要出现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强度高且能够自动控制牲畜饮水槽的供水与断水,干净卫生,避免浪费并且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一种牲畜自动饮水槽。
技术实现思路
: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强度高且能够自动控制牲畜饮水槽的供水与断水,干净卫生,避免浪费并且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一种牲畜自动饮水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牲畜自动饮水槽,包括槽体、饮水槽、储水塔、补水管、进水管、阻隔台、伸缩杆及浮球,其中,所述储水塔上端中部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一端探入储水塔内部,另一端与外接自来水管连接,进水管内腔设置有阻隔台,阻隔台焊接固定在进水管内腔一侧,紧邻阻隔台设置有伸缩杆,伸缩杆上端焊接固定有阻隔板,伸缩杆下端套接固定管塞,管塞下部设置有管塞杆,管塞杆下端设置有浮球柱,浮球柱下端进一步设置有浮球,浮球、浮球柱、管塞杆及管塞在制造时一体成型,储水塔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补水管,储水塔底部四周设置 有支架,支架为三根,支架与支架之间的夹角为120度,支架与储水塔底部焊接固定; 所述槽体内部上侧设置有饮水槽,槽体内部下侧设置有补水管,饮水槽为弧状槽体结构,在饮水槽底部设置有进水口,进水口与槽体内部下侧设置有补水管管道连通,槽体两侧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上设置有连接螺栓; 所述槽体内部下侧设置有补水管一端与储水塔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补水管相连通,另一端可以为封闭结构或连通管道结构。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强度高且能够自动控制牲畜饮水槽的供水与断水,干净卫生,避免浪费并且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具体为: 本专利技术首先将槽体与储水塔置于一个平面上,将储水塔上部的进水管与外接自来水管相连通,将储水塔下部的补水管与槽体下部的补水管相连接,开启自来水管阀门,使自来水流入进水管,由进水管流入储水塔内部,由储水塔下部设置的补水管流入槽体下部的补水管,通过饮水槽底部设置的进水口进入饮水槽,使水位不断升高,通过水位同位计原理,水位上升导致储水塔内部的浮球向上浮动,进而使浮球上部设置的浮球柱、管塞杆及管塞向上运动,当饮水槽内的水位接近满槽水位时,管塞正好到达进水管下端端口位置,并堵住水流,中止进水管继续进水。牲畜开始在饮水槽内饮水,当饮水槽内的水位下降,浮球也相应下降,管塞离开进水管下端,进水管继续开始进水,进行饮水槽的补水作业,进而达到自动控制牲畜饮水槽的供水与断水,干净卫生,避免浪费并且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目的。【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状态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串联使用状态图。附图标识: 1、连接板2、连接螺栓 3、槽体 4、进水口 5、饮水槽6、储水塔 7、浮球 8、浮球柱 9、阻隔台10、进水管 11、阻隔板12、伸缩杆 13、管塞 14、管塞杆 15、支架16、补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状态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串联使用状态图 本专利技术一种牲畜自动饮水槽,包括槽体3、饮水槽5、储水塔6、补水管16、进水管10、阻隔台9、伸缩杆12及浮球7,其中,储水塔6上端中部设置有进水管10,进水管10 —端探入储水塔6内部,另一端与外接自来水管连接,进水管10内腔设置有阻隔台9,阻隔台9焊接固定在进水管10内腔一侧,紧邻阻隔台9设置有伸缩杆12,伸缩杆12上端焊接固定有阻隔板U,伸缩杆12下端套接固定管塞13,管塞13下部设置有管塞杆14,管塞杆14下端设置有浮球柱8,浮球柱8下端进一步设置有浮球7,浮球7、浮球柱8、管塞杆14及管塞13在制造时一体成型,储水塔6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补水管16,储水塔6底部四周设置有支架15,支架15为三根,支架15与支架15之间的夹角为120度,支架15与储水塔6底部焊接固定;槽体3内部上侧设置有饮水槽5,槽体3内部下侧设置有补水管16,饮水槽5为弧状槽体结构,在饮水槽5底部设置有进水口 4,进水口 4与槽体3内部下侧设置有补水管16管道连通,槽体3两侧设置有连接板1,连接板I上设置有连接螺栓2 ;槽体3内部下侧设置有补水管16 —端与储水塔6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补水管16相连通,另一端可以为封闭结构或连通管道结构。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强度高且能够自动控制牲畜饮水槽的供水与断水,干净卫生,避免浪费并且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具体为: 本专利技术首先将槽体与储水塔置于一个平面上,将储水塔上部的进水管与外接自来水管相连通,将储水塔下部的补水管与槽体下部的补水管相连接,开启自来水管阀门,使自来水流入进水管,由进水管流入储水塔内部,由储水塔下部设置的补水管流入槽体下部的补水管,通过饮水槽底部设置的进水口进入饮水槽,使水位不断升高,通过水位同位计原理,水位上升导致储水塔内部的浮球向上浮动,进而使浮球上部设置的浮球柱、管塞杆及管塞向上运动,当饮水槽内的水位接近满槽水位时,管塞正好到达进水管下端端口位置,并堵住水流,中止进水管继续进水。牲畜开始在饮水槽内饮水,当饮水槽内的水位下降,浮球也相应下降,管塞离开进水管下端,进水管继续开始进水,进行饮水槽的补水作业,进而达到自动控制牲畜饮水槽的供水与断水,干净卫生,避免浪费并且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牲畜自动饮水槽,包括槽体、饮水槽、储水塔、补水管、进水管、阻隔台、伸缩杆及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塔上端中部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一端探入储水塔内部,另一端与外接自来水管连接,进水管内腔设置有阻隔台,阻隔台焊接固定在进水管内腔一侧,紧邻阻隔台设置有伸缩杆,伸缩杆上端焊接固定有阻隔板,伸缩杆下端套接固定管塞,管塞下部设置有管塞杆,管塞杆下端设置有浮球柱,浮球柱下端进一步设置有浮球,浮球、浮球柱、管塞杆及管塞在制造时一体成型,储水塔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补水管,储水塔底部四周设置有支架,支架为三根,支架与支架之间的夹角为120度,支架与储水塔底部焊接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牲畜自动饮水槽,包括槽体、饮水槽、储水塔、补水管、进水管、阻隔台、伸缩杆及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塔上端中部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一端探入储水塔内部,另一端与外接自来水管连接,进水管内腔设置有阻隔台,阻隔台焊接固定在进水管内腔一侧,紧邻阻隔台设置有伸缩杆,伸缩杆上端焊接固定有阻隔板,伸缩杆下端套接固定管塞,管塞下部设置有管塞杆,管塞杆下端设置有浮球柱,浮球柱下端进一步设置有浮球,浮球、浮球柱、管塞杆及管塞在制造时一体成型,储水塔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补水管,储水塔底部四周设置有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学勇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东颐锦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