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时早且柱头外露率高的晚粳稻不育系浙粳4A的选育和繁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733782 阅读:2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05 17: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晚粳稻(滇I型)不育系品种的选育方法,特别是一种花时早且柱头外露率高的优质晚粳稻不育系浙粳4A的育种和繁殖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育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用BT型不育系7627A[国家种质库保存号CN1793]和ZF02-3033(组合为“丙97342//丙8502/Babawee”)(保藏号CGMCCNo.8016)杂交,再以ZF02-3033为父本进行回交、自交,BC6F1代起结合配合力测定、耐高温鉴定进行回交转育,BC15F1套袋自交结实率为零,定名浙粳4A。该方法选育的晚粳稻不育系浙粳4A花时早且柱头外露率高、异交率高、抗逆性强、品质优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花时早且柱头外露率高的晚粳稻不育系浙粳4A的选育和繁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晚粳稻(滇I型)不育系品种的选育方法,特别是一种花时早且柱头外露率高的优质晚粳稻不育系浙粳4A的育种和繁殖方法。
技术介绍
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水稻产量将直接影响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20世纪70年代中期,杂交水稻的研究成功,大大提高了我国的水稻产量。一个优良杂交稻组合能否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重要因素是制种产量,而制种产量与不育系的花时、柱头外露率等特性紧密相关。我国目前生产上应用的三系籼稻不育系一般柱头外露率较高,花时也较早,制种产量较高;而三系粳稻不育系一般柱头外露较少、外露率较低,花时也较迟,异交较差,制种产量偏低。因此,培育花时早且柱头外露率高的粳稻不育系,对于提高制种产量和推广杂交粳稻新组合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花时早且柱头外露率高的晚粳稻不育系浙粳4A的选育方法,从而培育出花时早且柱头外露率高的晚粳稻不育系,用于提高杂交稻组合制种产量并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本专利技术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采用上述的晚粳稻不育系浙粳4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花时早且柱头外露率高的晚粳稻不育系浙粳4A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1)选择滇I型不育系7627A为母本,与中间材料“丙97342//丙8502/Babawee”杂交获得F1种子;2)将F1种子浸种催芽,再以中间材料“丙97342//丙8502/Babawee”为父本逐步回交,回交6代获得BC6F1;3)将BC6F1种子浸种催芽,继续以中间材料“丙97342//丙8502/Babawee”为父本进行回交,同时开始结合配合力测定、耐高温鉴定,一年二代进行转育获得BC15F1,回交株系群体内整齐一致,套袋自交结实率为零,农艺性状和育性稳定一致,培育出晚粳稻不育系浙粳4A。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花时早且柱头外露率高的晚粳稻不育系浙粳4A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1)选择滇I型不育系7627A为母本,与中间材料“丙97342//丙8502/Babawee”杂交获得F1种子; 2)将F1种子浸种催芽,再以中间材料“丙97342//丙8502/Babawee”为父本逐步回交,回交6代获得BC6F1 ; 3)将BC6F1种子浸种催芽,继续以中间材料“丙97342//丙8502/Babawee”为父本进行回交,同时开始结合配合力测定、耐高温鉴定,一年二代进行转育获得BC15F1,回交株系群体内整齐一致,套袋自交结实率为零,农艺性状和育性稳定一致,培育出晚粳稻不育系浙粳4A。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时早且柱头外露率高的晚粳稻不育系浙粳4A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每次回交时不育系和保持系都套自交袋,收获自交结实率为零的不育系回交种子和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明叶胜海陈蕾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