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尤其是一种麻叶菜的种植方法,属于植物栽培
。
技术介绍
麻叶菜属兰科植物,是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全草均可入药,其味平、甘、有清热凉血、祛风利湿、解毒、止痛、镇咳等功效,主治咯血、支气管炎、肾炎、膀胱炎、糖尿病、血尿、风湿性关节炎肿瘤等疑难病症。我国云南、福建、广东、广西、贵州等均有野生麻叶菜。有资料表明,我国麻叶菜品种有30多种,分布在海拔300~1200米的丘陵地,其性喜阴凉、潮湿,尤其喜欢生长在有常绿阔叶树木的沟边、石壁、土质松散的地带生长。株高在8~20厘米,根茎细软,茎圆筒形,先端直立,基部成匍匐状,茎节明显;叶互生具柄,呈椭圆形,叶面有光泽、墨绿色中有金黄脉网,叶背淡紫红色;花为完全花,总状花序具有I~6朵松散的花,花序梗长8~13厘米,被柔毛,花苞片淡紫色,卵状披针形。麻叶菜除药用外,还是一种极具观赏价值的室内观叶珍品。目前,市场所需麻叶菜产品远大于其自然生长量,近年来,经过科研人员努力和对麻叶菜快繁技术的研究,快繁组培技术获得成功,有效解决了麻叶菜种苗问题。 在现有技术中,组培后的麻叶菜种苗需要种植在以红、黄土壤 ...
【技术保护点】
种植麻叶菜的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泥碳土、植物残体、腐殖土、炭化稻壳、河沙按1:1比例混合调调制为种植基质,并经过下列步骤:A、基质土壤在太阳下曝晒2~3个小时,用40%?49%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用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商品量600~1000克溶液喷洒,平铺于种植苗床上,控制厚度15~2Ocm;B、选择株高为2cm,根枝2条以上的健壮麻叶菜苗,按5×10~15cm的株行距种植于上述基质中;C、种植后每5天浇水一次,每8?9天喷施营养液一次,每21天~34天按20g/㎡的量,施复合肥一次或施农家肥2次,并喷洒防病用的杀菌剂或防虫用的杀虫剂,6个月即可采收。
【技术特征摘要】
1.种植麻叶菜的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泥碳土、植物残体、腐殖土、炭化稻壳、河沙按1:1比例混合调调制为种植基质,并经过下列步骤: A、基质土壤在太阳下曝晒2~3个小时,用40%-49%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用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商品量600~1000克溶液喷洒,平铺于种植苗床上,控制厚度 15 ~20cm; B、选择株高为2cm,根枝2条以上的健壮麻叶菜苗,按5X10~15cm的株行距种植于上述基质中; C、种植后每5天浇水一次,每8-9天喷施营养液一次,每21天~34天按20g/m2的量,施复合肥一次或施农家肥2次,并喷洒防病用的杀菌剂或防虫用的杀虫剂,6个月即可采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