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纤维防伪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27731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8 0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防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息纤维防伪纸。所述的全息纤维防伪纸,包括上纸层、中间的纤维基体和下纸层,纤维基体结构如下:从下至上依次为下微缩信息层、全息信息层、镀铝层、基材层和上微缩信息层,其中下微缩信息层连接下纸层,上微缩信息层连接上纸层,纤维基体的形状为长条形,纤维基体宽度为0.2-0.8mm,长度为9.7-10.3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纤维基体上设置微缩信息层和全息信息层,增加了防伪效果,使产品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提升了防伪等级。(*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息纤维防伪纸
本技术涉及防伪
,具体涉及一种全息纤维防伪纸。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特种材料防伪基材主要有纤维纸、水印纸、易碎纸、全息材料等,这些基材在防伪标识的生产过程中起到载体的作用,采用这些基材,使得制作防伪标识的后期加工简单,成本低、效率高。然而,目前纤维纸主要采用的是添加有色纤维和荧光短纤维的方式,来实现防伪功能,造假者可以轻易地采用印刷细线的方式仿冒普通有色纤维和单根单色荧光的视觉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全息纤维防伪纸,该防伪纸不仅增加了防伪效果,且产品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全息纤维防伪纸,包括上纸层、中间的纤维基体和下纸层,纤维基体结构如下:从下至上依次为下微缩信息层、全息信息层、镀铝层、基材层和上微缩信息层,其中下微缩信息层连接下纸层,上微缩信息层连接上纸层,纤维基体的形状为长条形,纤维基体宽度为 0.2-0.8mm,长度为 9.7-10.3mm。所述的基材层为PET膜或BOPP膜。本专利技术纤维基体有上、下两面,优选在上下两面设置微缩信息层,以便于信息的采集。所述的全息纤维防伪纸可以作为防伪基材使用,造假者只能看到表面的防伪技术元素,看不到基体的防伪技术元素,给造假者的模仿带来较大的技术难度。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纤维基体上设置微缩信息层和全息信息层,增加了防伪效果,使产品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提升了防伪等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纤维基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纸层;2、纤维基体;3、上微缩信息层;4、基材层;5、镀铝层;6、全息信息层;7、下微缩信息层;8、下纸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2,所述的全息纤维防伪纸,包括上纸层1、中间的纤维基体2和下纸层8,纤维基体2结构如下:从下至上依次为下微缩信息层7、全息信息层6、镀铝层5、基材层4和上微缩信息层3,其中下微缩信息层7连接下纸层8,上微缩信息层3连接上纸层1,纤维基体2的形状为长条形,纤维基体2宽度为0.2-0.8mm,长度为9.7-10.3mm。基材层4为PET膜或BOPP膜。本专利技术纤维基体2有上、下两面,优选在上下两面设置微缩信息层,以便于信息的米集。本技术可以作为防伪基材使用,造假者只能看到表面的防伪技术元素,看不到基体的防伪技术元素,给造假者的模仿带来较大的技术难度。本技术通过在纤维基体2上设置微缩信息层和全息信息层6,增加了防伪效果,使产品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提升了防伪等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息纤维防伪纸,包括上纸层(1)、中间的纤维基体(2)和下纸层(8),其特征在于,纤维基体(2)结构如下:从下至上依次为下微缩信息层(7)、全息信息层(6)、镀铝层(5)、基材层(4)和上微缩信息层(3),其中下微缩信息层(7)连接下纸层(8),上微缩信息层(3)连接上纸层(1),纤维基体(2)的形状为长条形,纤维基体(2)宽度为0.2?0.8mm,长度为9.7?10.3mm。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4.08 CN 201320172900.51.一种全息纤维防伪纸,包括上纸层(I)、中间的纤维基体(2)和下纸层(8),其特征在于,纤维基体(2)结构如下:从下至上依次为下微缩信息层(7)、全息信息层(6)、镀铝层(5)、基材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钦永田辰琪巩忠海伊文卿左吴香田丽萍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泰宝防伪技术产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