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矫正垫底
本技术属于鞋类制造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矫正童鞋垫底的设计与制造。
技术介绍
儿童从出生的那一刻起,由于受到出生前胎位的影响及先天体质的差异,再加上生产过程的压力,下肢通常有倾向“O”类型腿的外型。这种“O”类型腿,随着学习走路而负担体重,承受不了负荷,而有加重的倾向;一直到两岁左右,肢体有自我矫正却容易过度矫正的情形发生,便相反地产生了的“X”型腿,而“X”型腿在2至4岁时,因为关节负荷随体重及活动力而加重,并在不正确的坐姿及蹲姿推波助澜下而加重了程度;超过4岁,又开始会自我矫正,到了 6、7岁已逐渐接近正常了。这种由“O”类到“X”到直的变化,就好像是时钟的钟摆一样,所以称作“钟摆现象”,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是,在很多情况下,一些儿童并未按如此规律进行,即不能出现自我矫正的情形,或者由于其它原因导致脚型存在隐性不规整现象;如,许多幼儿由于过早地被放在学步车里支撑体重,以及许多儿童采用跪坐的姿势在玩等,这些情况都可能导致足部出现问题,严重的可能发生生长板受伤,生骨功能不全,或髋关节发育不良合并脱白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矫正垫底,包括:1个垫底支撑体、2个矫正垫片,其中,垫底支撑体上表面有2个矫正垫片池,分别是前掌矫正垫片池和后跟矫正垫片池,2个矫正垫片分别是前掌矫正垫片和后跟矫正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矫正垫片嵌入矫正垫片池内,矫正垫片上表面与垫底支撑体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所述前掌矫正垫片池和后跟矫正垫片池位于对应楦底中线部位内侧或外侧,其中,前掌矫正垫片池的中心部位点在前掌着地线上,后跟矫正垫片池的中心部位点在后跟踵心全宽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矫正垫底,包括:1个垫底支撑体、2个矫正垫片,其中,垫底支撑体上表面有2个矫正垫片池,分别是前掌矫正垫片池和后跟矫正垫片池,2个矫正垫片分别是前掌矫正垫片和后跟矫正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矫正垫片嵌入矫正垫片池内,矫正垫片上表面与垫底支撑体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所述前掌矫正垫片池和后跟矫正垫片池位于对应楦底中线部位内侧或外侧,其中,前掌矫正垫片池的中心部位点在前掌着地线上,后跟矫正垫片池的中心部位点在后跟踵心全宽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矫正垫底,其特征是矫正垫片池的深度为1-1.2mm,正面形状呈椭圆形,其中,前掌矫正垫片池正面最大直径为40-50mm,后跟矫正垫片池正...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