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端柔性直流输电(VSC-HVDC)领域,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发展目标是未来大规模能源的传输网络,可以实现新能源的平滑接入;实现有功无功的独立控制;实现快速灵活的输电;做到全局功率的调节互济;可长距离电缆或架空线传输。与两端直流输电系统相比,多端直流输电系统可以提供更高的供电可靠性和设备的冗余性,适应性更强的供电模式;而要实现灵活和安全的潮流控制是发展多端直流输电系统所必需首先解决的问题。目前世界上建设完成的柔性直流工程都为两端直流工程,直流系统的控制系统都是针对两端系统需求设计的,但它们显然不能满足多端系统控制的要求。因此,相对于传统交流电网的调度控制策略,含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及方法目前仍处于技术空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系统,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实现多端直流网络中潮流和直流电压的灵活、安全控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系统,其改进之处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直流上层调度控制子系统及每个换流站的站控子系统;所述直流上层调度控制子系统和每个换流站的站控子系统之间通过站间通讯网络分别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直流上层调度控制子系统及每个换流站的站控子系统;所述直流上层调度控制子系统和每个换流站的站控子系统之间通过站间通讯网络分别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上层调度控制子系统包括系统决策控制主机、顺序事件记录系统、现场总线系统和分布式I/O接口 ;所述系统决策控制主机通过现场总线系统与顺序事件记录系统和分布式I/O接口分别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站控系统包括站控主机、顺序事件记录系统、现场总线系统和分布式I/o接口 ;所述站控主机通过现场总线系统与顺序事件记录系统和分布式I/o接口分别连接。4.一种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用的系统为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确定直流系统的直流电压主控站; (2)确定直流系统的公共参考电压、各换流站功率指令及斜率控制的下垂系数; (3)直流上层调度控制子系统将直流系统的公共参考电压、各换流站功率指令及斜率控制的下垂系数传递给每个换流站; (4)直流系统状态估计,判断是否有故障发生;若直流系统运行正常,则直流上层调度控制子系统根据换流站运行状况重新计算多端直流系统最优潮流,并修正直流系统的公共参考电压、各换流站功率指令及斜率控制的下垂系数;否则,进行N-1事件校验并发送预定控制保护动作时序; (5)换流站的站控系统执行控制,并将采集的换流站信息进行反馈,同时返回步骤(4)。`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上层调度控制系统根据各换流站交流侧容量及功率需求,确定直流系统的直流电压主控站。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以直流系统网络损耗最小为目标,结合各换流站交流侧功率需求、换流器和直流线路约束条件,计算直流网络最优潮流,确定直流系统的公共参考电压、各换流站功率指令及斜率控制的下垂系数; 基于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巍巍,李泓志,季兰兰,王海田,杨杰,阎发友,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中电普瑞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