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饶书芹专利>正文

协助羽毛球运动员训练时拾捡羽毛球的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12687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6 21:14
一种协助羽毛球运动员训练时拾捡羽毛球的器具,包括:拾捡杆(3)与设置在该拾捡杆(3)上顶端的手柄把(4),其特征在于:在该拾捡杆(3)的下端定位了由一束放射状钢丝组成的捡球爪(2),该捡球爪(2)的下顶端又设置了球形端头(1)。——它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使用灵活,能够很大程度地减轻羽毛球运动员训练时捡球过程的体力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协助羽毛球运动员训练时拾捡羽毛球的器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协助羽毛球运动员训练时拾捡羽毛球的器具。
技术介绍
目前,羽毛球运动员训练时,需要使用大量的羽毛球,当不停落地的羽毛球再次捡起使用时将又会消耗大量的人力来拾起上述落地的大量羽毛球,这必然给羽毛球训练造成了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之目的:就是解决上述的“麻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拟采用以下的技术:本专利技术包括:包括:拾捡杆与设置在该拾捡杆上顶端的手柄把,其特征在于:在该拾捡杆的下端定位了由一束放射状钢丝组成的捡球爪,该捡球爪的下顶端又设置了球形端头。—所所述的放射状钢丝组成的捡球爪是由18根粗I毫米直径、长10公分的且其放射端部相互间距2公分的钢丝束组成。—所述的球形端头是采用直径2毫米的类同大头钉端头的制造工艺制成。本专利技术的特点:由于采用了拾捡羽毛球的器具来让人们可以站立着,协助羽毛球运动员拾捡落地的大量羽毛球,这就为避免人为的弯腰手捡落地的羽毛球创造了条件。【附图说明】图1示意了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图2示意了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状态。1:球形端头;2:捡球爪;3:拾捡杆;4:手柄把;被拾捡的羽毛球a。【具体实施方式】拾捡杆3 (采用塑料制成)的上顶端外表面有螺纹,与手柄把4 (采用塑料制成)内表面通过旋转实施螺纹吻合;拾捡杆3的下顶端((嵌有金属定位圈)与一束放射状钢丝(该钢丝I毫米粗)组成的捡球爪2的集束端嵌入上述的“金属定位圈”并与之实施常规的焊接相连形式;其捡球爪2的发散端,即有球形端头I的那一侧部暴露在空间,该众多球形端头I将形成一个平面。使用时,只要人手握住本专利技术的手柄把4,让另一端形成一个平面的捡球爪2端部,即有球形端头I的那一侧部对准地面的羽毛球a,压下,则:设置在一束放射状钢丝端部的球形端头I就会通过支撑它的钢丝将其扎进羽毛球a的羽体中,并依靠多根钢丝的弹力支撑,让本专利技术可以与该羽毛球a暂时紧连,不易脱落,随后,即可将暂时扎住的羽毛球a轻而易举地放进羽毛球a收集篮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协助羽毛球运动员训练时拾捡羽毛球的器具,包括:拾捡杆(3)与设置在该拾捡杆(3)上顶端的手柄把(4),其特征在于:在该拾捡杆(3)的下端定位了由一束放射状钢丝组成的捡球爪(2),该捡球爪(2)的下顶端又设置了球形端头(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协助羽毛球运动员训练时拾捡羽毛球的器具,包括:拾捡杆(3)与设置在该拾捡杆(3)上顶端的手柄把(4),其特征在于:在该拾捡杆(3)的下端定位了由一束放射状钢丝组成的捡球爪(2),该捡球爪(2)的下顶端又设置了球形端头(I)。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协助羽毛球运动员训练时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书芹
申请(专利权)人:饶书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