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味且透气的置物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08121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2 1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味且透气的置物机构,包括:储藏盒体(1),其前侧设有密封门或密封盖(2),储藏盒体(1)和密封门或密封盖(2)所围空间形成储物腔体,在储物盒体(1)的至少一个侧壁(4)上,设有至少一个吸味透气模块(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吸味且透气的置物机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在侧壁上设置活性炭层,既透气又能吸附味道,安全性、便利性好,可有效避免食物或食材串味。(*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味且透气的置物机构
本技术涉及冰箱配件,具体说是一种吸味且透气的置物机构。
技术介绍
冰箱已经成为现代家庭不可或缺的一件家用电器,在对食物或食材(包括但不限于:调料、成品、半成品、生熟食品、饮料等)的储存上起到保鲜保质的作用,给家居生活带来便利,提高了食物或食材的安全性。但是,由于现有食物或食材的包装种类繁多(盒装、瓶装、罐装、袋装等),且部分食物或食材的气味较重,目前的冰箱在很多细节设计上并不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无法有效的针对不同包装的食物或食材干净、整洁、便利的给予收纳储藏,给用户造成了一些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味且透气的置物机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在侧壁上设置活性炭层,即透气又能吸附味道,安全性、便利性好,可有效避免食物或食材串味。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吸味且透气的置物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储藏盒体1,其前侧设有密封门或密封盖2,储藏盒体I和密封门或密封盖2所围空间形成储物腔体,在储物盒体I的至少一个侧壁4上,设有至少一个吸味透气模块3。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储藏盒体I设于冰箱门体上,或设于冰箱冷藏室内,或设于冰箱冷冻室内。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侧壁4包括但不限于:上侧壁、下侧壁、左侧壁、右侧壁。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上侧壁、下侧壁、左侧壁、右侧壁中的两个以上的侧壁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吸味透气模块3。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吸味透气模块3呈矩形,包括:外壳体5,其中部为嵌装活性炭层7的空腔,外壳体5上设有凹槽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侧壁4上设有容纳吸味透气模块3的安装槽13,安装槽13上设有与凹槽6适配的定位凸条14,定位凸条14起限位和导轨的作用。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外壳体5和凹槽6 —体成型。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外壳体5包括:套圈9,沿其外表面在上下两侧分别设有边条8,两个边条8之间的间隙形成凹槽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套圈9和边条8紧配合。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边条8上设有对活性炭层7起限位作用的凸边或凸块。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吸味透气模块3呈片状,包括:卡接或扣接的上盖体10、下盖体12,在上盖体10、下盖体12间设有片状活性炭板11。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上盖体10、下盖体12上设有若干透气孔。本技术所述的吸味且透气的置物机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在侧壁上设置活性炭层,即透气又能吸附味道,安全性、便利性好,可有效避免食物或食材串味。【附图说明】本技术有如下附图:图1本技术安装在冰箱门体上的结构示意图,图2吸味透气模块实施例一,图3吸味透气模块实施例一装配示意图,图4吸味透气模块实施例一爆炸图,图5吸味透气模块实施例二,图6吸味透气模块实施例二爆炸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吸味且透气的置物机构,包括:储藏盒体1,其前侧设有密封门或密封盖2,储藏盒体I和密封门或密封盖2所围空间形成储物腔体,在储物盒体I的至少一个侧壁4上,设有至少一个吸味透气模块3。吸味透气模块3安装后作为侧壁4的一部分,兼具透气和吸附气味的功效,优选活性炭制作吸味透气模块3。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储藏盒体I设于冰箱门体上,或设于冰箱冷藏室内,或设于冰箱冷冻室内。图1所示实施例为一左右双开门冰箱,两个冰箱门体上分别设有储藏盒体I。储藏盒体I竖向放置或横向放置均可。储藏盒体I可以是单独制造后挂载到冰箱门体上,亦可与冰箱门体一体成型。设于冰箱冷藏室内、设于冰箱冷冻室内与此类同,不再详述。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侧壁4包括但不限于:上侧壁、下侧壁、左侧壁、右侧壁。储藏盒体I竖向放置时的上侧壁、下侧壁,在储藏盒体I横向放置时可能会变成前侧壁、后侧壁。当储藏盒体I不为矩形,其可能包含其他侧壁,显然也可按需设置吸味透气模块3。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上侧壁、下侧壁、左侧壁、右侧壁中的两个以上的侧壁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吸味透气模块3。例如:在相对的侧壁(左侧壁、右侧壁,或上侧壁、下侧壁)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吸味透气模块3,或在任意三个侧壁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吸味透气模块3,或在上侧壁、下侧壁、左侧壁、右侧壁上均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吸味透气模块3。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所述吸味透气模块3呈矩形,包括:外壳体5,其中部为嵌装活性炭层7的空腔,外壳体5上设有凹槽6。图3为图2中所示的吸味透气模块3的装配示意图,侧壁4上设有容纳吸味透气模块3的安装槽13,安装槽13上设有与凹槽6适配的定位凸条14,定位凸条14起限位和导轨的作用,吸味透气模块3插入安装槽13中时,需将定位凸条14插入凹槽6,吸味透气模块3沿定位凸条14插入安装槽13中,完成吸味透气模块3的安装。安装槽13和吸味透气模块3——对应,当需要设置多个吸味透气模块3时,侧壁4上相应设置同等数量的安装槽13。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外壳体5和凹槽6 —体成型。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外壳体5包括:套圈9,沿其外表面在上下两侧分别设有边条8,两个边条8之间的间隙形成凹槽6。套圈9所围区域为嵌装活性炭层7的空腔。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套圈9和边条8紧配合(过盈配合)。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边条8上设有对活性炭层7起限位作用的凸边或凸块。需要更换活性炭层7时,需要拆除一个边条8,才可取出活性炭层7。此种活性炭层I安装、更换方式简单、易操作,便于使用。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5、6所示,所述吸味透气模块3呈片状,包括:卡接或扣接的上盖体10、下盖体12,在上盖体10、下盖体12间设有片状活性炭板11。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上盖体10、下盖体12上设有若干透气孔。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味且透气的置物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储藏盒体(1),其前侧设有密封门或密封盖(2),储藏盒体(1)和密封门或密封盖(2)所围空间形成储物腔体,在储物盒体(1)的至少一个侧壁(4)上,设有至少一个吸味透气模块(3)。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8.08 CN 201310344344.X1.一种吸味且透气的置物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储藏盒体(I ),其前侧设有密封门或密封盖(2 ),储藏盒体(I)和密封门或密封盖(2 )所围空间形成储物腔体, 在储物盒体(I)的至少一个侧壁(4)上,设有至少一个吸味透气模块(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味且透气的置物机构,其特征在于:储藏盒体(I)设于冰箱门体上,或设于冰箱冷藏室内,或设于冰箱冷冻室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味且透气的置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4)包括但不限于:上侧壁、下侧壁、左侧壁、右侧壁。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味且透气的置物机构,其特征在于:在上侧壁、下侧壁、左侧壁、右侧壁中的两个以上的侧壁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吸味透气模块(3)。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味且透气的置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味透气模块(3)呈矩形,包括: 外壳体(5),其中部为嵌装活性炭层(7)的空腔, 外壳体(5)上设有凹槽(6)。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味且透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翠芹朱云涛黄运勇张泽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家智铭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