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直接式太阳能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93048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0 2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离直接式太阳能热水器,属于太阳能集热管技术领域。包括上水阀、保温桶和集热组件,上水阀通过供水管线与集热组件连接,集热组件通过热水进水管线与保温桶连接,在热水进水管线上安装有温控阀,上水阀上部设置有循环进水管套,在循环进水管套内固定有循环进水管线,循环进水管线一端与上水阀的循环水口相通,另一端设置在保温桶底部,集热组件的排气口通过集热排气管线穿插在保温桶内,在保温桶底部设置有保温供水管线,在温控阀至集热组件的热水进水管线上连接有集热供水管线。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确保了人们生活热水的供应需求,保温桶内的热水散热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离直接式太阳能热水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离直接式太阳能热水器,属于太阳能集热管

技术介绍
目前,太阳能热水器已经广泛地应用在人们生活中,尤其是在农村家庭,方便了人们生活热水的供应。现有的太阳能热水器主要包括支架、保温桶和真空集热管等组成,真空集热管直接插在保温桶上,这样的太阳能热水器在使用时,当真空集热管的热水与保温桶内的水进行热交换时,保温桶里的水温升温不高;在阳光不充足的情况下,这样的太阳能热水器满足不了人们生活热水的需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专利技术人设计了一套集热组件,主要包括真空集热管和真空集热管进出水机构,真空集热管进出水机构由于采用的是多个热水集热单元(一般四个真空集热管为一个集热单元)以及在每个热水集热单元上设置排气口的设计方案(换句话说:太阳能集热管采用的是先并联再串联的设计方案),并且在每个热水集热单元均设置排气口,所以太阳能集热管不容易破裂或者炸裂。但也有不足:当阳光很充足的时候,集热组件内会产生多余的高温热水,而这些多余的高温热水无法得到储存,导致集热组件热效率不高,不能满足人们生活热水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分离直接式太阳能热水器,其结构简单,确保了人们生活热水的供应需求。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分离直接式太阳能热水器,包括上水阀、保温桶和集热组件,其特征在于:上水阀的供水口通过供水管线与集热组件的进水口连接相通,集热组件的出水口通过热水进水管线与保温桶的进水口连接相通,在热水进水管线上安装有温控阀,上水阀上部设置有循环进水管套,循环进水管套固定在保温桶上,在循环进水管套内通过密封环固定有循环进水管线,循环进水管线一端与上水阀的循环水口相通,另一端设置在保温桶底部,集热组件的排气口通过集热排气管线穿插在保温桶内,集热排气管线出口高于上水阀的最高水位,在保温桶底部设置有保温供水管线,在温控阀至集热组件的热水进水管线上连接有集热供水管线。上述上水阀为现有已知技术,主要作用是当集热组件内缺水的时候进行补水,其补水管路有两条,第一条是上述的循环进水管线,将保温桶内的热水与集热组件进行循环;第二条是自来水进水管线,当保温桶内的水量不够时,由自来水进水管线进行补水。为了确保保温桶内不进冷水,集热排气管线出口必需高于上水阀的最高水位。有效防止了集热组件低水温的水进入保温桶。为了温控阀的准确测量,优选所述温控阀到集热组件的出水口处的距离为30mm ?60mmo为了减少保温桶内热水的散热量,循环进水管线的另一端设置在保温桶底部,防止了保温桶热量直接散发。为了进一步减少保温桶内热水的散热量,优选所述保温桶为下排气方式,下排气管从保温桶底部穿入,下排气管的穿入口高于上水阀的最高水位。设置下排气管时,由于在保温桶内的管段内的空气受到热水的加热,在外界天气的变化下,就可以有效地降低下排气管内空气的对流量,从而达到散热少的目的。为了进一步确保密封效果以及方便安装维修,在所述集热排气管线与保温桶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同上,在所述下排气管与保温桶之间设置有密封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本专利技术,其结构简单,在人们使用热水时,有两个供热水口,分别为保温供水管线和集热供水管线。在使用时如果因阳光不充足,保温桶内的热水就会很少,甚至没有时,就可以打开集热供水管线将集热组件内的热水进行热水供应,确证了人们生活热水的供应需求;如果阳光非常充足的情况下,温控阀会自动打开,将集热组件内会产生多余的高温热水进行储存,以备阳光不足的时候使用(使用时,既可使用保温桶里的热水,还可以使用集热组件内的水)。在下排气管作用下,由于在保温桶内的管段内的空气受到热水的加热,在外界天气的变化下,就可以有效地降低下排气管内空气的对流量,从而达到散热少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温控阀2、集热供水管线3、保温供水管线4、热水进水管线5、下排气管6、保温桶7、集热排气管线8、循环进水管线9、循环进水管套10、上水阀11、密封环12、供水管线13、集热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如图1所示,分离直接式太阳能热水器,包括上水阀10、保温桶6和集热组件13,上水阀10的供水口通过供水管线12与集热组件13的进水口连接相通,集热组件13的出水口通过热水进水管线4与保温桶6的进水口连接相通,在热水进水管线4上安装有温控阀1,上水阀10上部设置有循环进水管套9,循环进水管套9固定在保温桶6上,在循环进水管套9内通过密封环11固定有循环进水管线8,循环进水管线8—端与上水阀10的循环水口相通,另一端设置在保温桶6底部,集热组件13的排气口通过集热排气管线7穿插在保温桶6内,集热排气管线7出口高于上水阀10的最高水位,在保温桶6底部设置有保温供水管线3,在温控阀I至集热组件13的热水进水管线4上连接有集热供水管线2,温控阀I到集热组件13的出水口处的距离为30mm?60mm。本实施例中,所述温控阀I到集热组件13的出水口处的距离为50mm ;所述保温桶6为下排气方式,下排气管5从保温桶6底部穿入,下排气管5的穿入口高于上水阀10的最高水位;所述集热排气管线7与保温桶6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下排气管5与保温桶6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当集热组件13的水温达到45-60度时(温度值可通过温控阀I调整),温控阀I打开,热水流入保温桶6内侍用。温控阀I用电子的或者机械的都行。在使用时,如果因阳光不充足,保温桶6内的热水就会很少,甚至没有时,就可以打开集热供水管线2将集热组件13内的热水进行热水供应,确证了人们生活热水的供应需求。在下排气管5作用下,由于在保温桶6内的管段内的空气受到热水的加热,在外界天气的变化下,就可以有效地降低下排气管内空气的对流量,从而达到散热少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离直接式太阳能热水器,包括上水阀(10)、保温桶(6)和集热组件(13),其特征在于:上水阀(10)的供水口通过供水管线(12)与集热组件(13)的进水口连接相通,集热组件(13)的出水口通过热水进水管线(4)与保温桶(6)的进水口连接相通,在热水进水管线(4)上安装有温控阀(1),上水阀(10)上部设置有循环进水管套(9),循环进水管套(9)固定在保温桶(6)上,在循环进水管套(9)内通过密封环(11)固定有循环进水管线(8),循环进水管线(8)一端与上水阀(10)的循环水口相通,另一端设置在保温桶(6)底部,集热组件(13)的排气口通过集热排气管线(7)穿插在保温桶(6)内,集热排气管线(7)出口高于上水阀(10)的最高水位,在保温桶(6)底部设置有保温供水管线(3),在温控阀(1)至集热组件(13)的热水进水管线(4)上连接有集热供水管线(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离直接式太阳能热水器,包括上水阀(10)、保温桶(6)和集热组件(13),其特征在于:上水阀(10)的供水口通过供水管线(12)与集热组件(13)的进水口连接相通,集热组件(13)的出水口通过热水进水管线(4)与保温桶(6)的进水口连接相通,在热水进水管线(4)上安装有温控阀(1),上水阀(10)上部设置有循环进水管套(9),循环进水管套(9)固定在保温桶(6)上,在循环进水管套(9)内通过密封环(11)固定有循环进水管线(8),循环进水管线(8)—端与上水阀(10)的循环水口相通,另一端设置在保温桶(6)底部,集热组件(13)的排气口通过集热排气管线(7)穿插在保温桶(6)内,集热排气管线(7)出口高于上水阀(10)的最高水位,在保温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光兵
申请(专利权)人:綦江县天天旺太阳能热水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