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净化器,包括过滤箱体、后箱体、盖板、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第三过滤网、第四过滤网、第一窗体、灯管、显示屏、控制面板、风扇、电机、第二窗体,所述过滤箱体后端设有后箱体,以及设置于所述过滤箱体上的盖板;过滤箱体内依次设有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第三过滤网、第四过滤网,过滤箱体内设有第一窗体,所述第一窗体和第四过滤网之间设有灯管,过滤箱体上端设有显示屏和控制面板;后箱体内设有风扇,风扇与电机连接,后箱体上部设有第二窗体。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空气净化器的优越效果在于:集紫外灯、负离子发生器和多层过滤网为一体,操作安全,且环保节能,能有效的净化室内浑浊的空气,适合在室内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净化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净化器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器。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工业飞速的发展,大气环境日益恶化,已是当代人类所面临的最严峻的全球性问题之一。大气污染主要产生于燃烧中,以煤、石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为燃料和能源。这些矿物性燃料的燃烧,使得每年都有许多亿吨污染物排放到空气中。人每天大约要进行2万多次呼吸需十几公斤空气,比食物要重十几倍,人无时无刻不暴露在空气中,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可想而知。空气净化器是用来净化室内空气的小型家电产品,主要解决由于装修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的室内空气污染问题。由于室内空气中污染物的释放有持久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因此使用空气净化器净化室内空气是国际公认的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方法。但是目前市面上的空气净化器的净化空间大小都是固定的,不可变化,一种净化器只能净化固定空间的空气,不能适用于各种不同空间大小的室内净化。已知的空气过滤器使用风扇来产生穿过固态过滤介质的空气流。尽管这样的过滤器是成功的,但需要相对大的风扇来克服越过过滤器的压力降,从而形成相对有噪声且消耗相对大量的能量的装置。许多已知的空气净化器产生水雾来截留空气中所携带的颗粒。这些空气净化器包括具有旋转管的US 7,115,155,该旋转管的底端位于贮存器中。所述管具有多个开口,当管旋转时,水在离心力下通过所述开口喷射。这产生薄雾,空气流穿过该薄雾而被净化。申请号为201210266643.1的专利申请公开了空气净化器,包含滚轮支座1、第一净化器2、第二净化器3、第三净化器4和控制面板5,滚轮支座I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净化器2、第二净化器3和第三净化器4,控制面板5设置在第三净化器4上。申请号为201110371760.X的专利申请公开了空气净化器,在空气净化器内腔的下部设有放置电源线的收线盒1,收线盒I内设有自动收线装置。在空气净化器的壳体上靠近收线盒I的位置设有电源线盖2。电源线盖上设有扣手21。申请号为200980114588.0的专利申请公开了空气净化器,包括壳体1,该壳体I具有大体圆筒形的下部2和向外成锥形的部分3,雾化器4朝向壳体的底端,雾化器4与替换部13内的液体贮存器5流体连通,壳体I设置有空腔,进气口 6包括多个通路,并且设置在贮存器5的正上方,该多个通路绕壳体周向布置,这些通路具有曲折的构造,以防止液滴通过这些通路离开腔室,疏水材料的多孔膜7设置在壳体的渐扩部3的上端处。风扇8设置在壳体顶部的出气口 9处。申请号为200910053124.5的专利申请公开了空气净化器,包括外壳10、进气口12、出气口 13、空气抽风扇1、净化器2、空气品质传感器3、智能芯片4,其中,所述外壳10内设有一空气流道11 ;所述进气口 12设置在空气流道11 一端;所述出气口 13设置在空气流道11另一端;所述空气抽风扇1、净化器2、智能芯片4设置在空气流道11内;所述空气品质传感器3设置在外壳10与空气流道11的夹层中;所述空气品质传感器3的输出端与智能芯片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智能芯片4的输出端与空气抽风扇1、净化器2连接;所述空气抽风扇I设置在进气口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合紫外灯、负离子发生器和多层过滤网为一体、操作安全,且环保节能的空气净化器。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空气净化器,包括过滤箱体、后箱体、盖板、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第三过滤网、第四过滤网、第一窗体、灯管、显示屏、控制面板、风扇、电机、第二窗体,所述过滤箱体后端设有后箱体,以及设置于所述过滤箱体上的盖板;所述过滤箱体内部为中空腔体,所述过滤箱体内依次设有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第三过滤网、第四过滤网,所述过滤箱体内设有第一窗体,所述第一窗体和所述第四过滤网之间设有灯管,所述过滤箱体上端设有显示屏和控制面板;所述后箱体内设有风扇,所述风扇与电机连接,所述后箱体上部设有第二窗体。所述电机采用直流无刷变频马达,以一档风速运行时,声音低至26分贝。优选地,所述后箱体内设有负离子发生器。优选地,所述过滤箱体与盖板之间设有连接体,以利于外部空气从过滤箱体与盖板形成的空间进入过滤箱体。优选地,所述第二过滤网是多层折叠的HEPA微粒滤网,展开第二过滤网,展开后的面积比折叠时增加15倍。优选地,所述第三过滤网是活性炭滤网。优选地,所述第四过滤网是纳米镀层蜂窝结构的PCO催化滤网。优选地,所述灯管为254nm级UV紫外灯。优选地,所述控制面板包括风速按钮、定时按钮、模式按钮、电源按钮、UV紫外灯按钮、负离子发送器按钮。[0021 ] 优选地,所述控制面板设有红外接收装置。优选地,所述空气净化器设有遥控器,所述遥控器设有红外发射装置。优选地,所述空气净化器设有颗粒物监测仪,所述颗粒物监测仪上设有显示屏幕和调节按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述空气净化器的优越效果在于:集合紫外灯、负离子发生器和多层过滤网为一体,操作安全,且环保节能,能有效的净化室内浑浊的空气,适合在室内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空气净化器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空气净化器主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空气净化器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空气净化器侧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空气净化器去除盖体结构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空气净化器第一过滤网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空气净化器第二过滤网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空气净化器第三过滤网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空气净化器第四过滤网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空气净化器风扇主视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空气净化器风扇剖视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空气净化器遥控器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空气净化器颗粒物监测仪结构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1-盖板、12-过滤箱体、121-显示屏、122-控制面板、123-第一过滤网、124-第二过滤网、125-第三过滤网、126-第四过滤网、127-灯管、128-第一窗体、129-连接体、13-后箱体、131-第二窗体、132-风扇、14-遥控器、15-颗粒物监测仪、151-显示屏幕、152-调节按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11所示,空气净化器1,包括过滤箱体12、后箱体13、盖板11、第一过滤网123、第二过滤网124、第三过滤网125、第四过滤网126、第一窗体128、灯管127、显示屏121、控制面板122、风扇132、电机(图中未示)、第二窗体131,所述过滤箱体12后端设有后箱体13,以及设置于所述过滤箱体12上的盖板11 ;所述过滤箱体12内部为中空腔体,所述过滤箱体12内依次设有第一过滤网123、第二过滤网124、第三过滤网125、第四过滤网126,所述过滤箱体12内设有第一窗体128,所述第一窗体128和所述第四过滤网126之间设有灯管127,所述过滤箱体12上端设有显示屏121和控制面板122 ;所述后箱体13内设有风扇132,所述风扇132与电机连接,所述后箱体13上部设有第二窗体131。所述后箱体13内设有负离子发生器(图中未示),所述过滤箱体12与盖板11之间设有连接体129,以利于外部空气从过滤箱体12与盖板11形成的空间进入过滤箱体12。所述第一过滤网123能够滤掉空气中体积较大的微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空气净化器,包括过滤箱体、后箱体、盖板、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第三过滤网、第四过滤网、第一窗体、灯管、显示屏、控制面板、风扇、电机、第二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体后端设有后箱体,以及设置于所述过滤箱体上的盖板;所述过滤箱体内部为中空腔体,所述过滤箱体内依次设有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第三过滤网、第四过滤网,所述过滤箱体内设有第一窗体,所述第一窗体和所述第四过滤网之间设有灯管,所述过滤箱体上端设有显示屏和控制面板;所述后箱体内设有风扇,所述风扇与电机连接,所述后箱体上部设有第二窗体。
【技术特征摘要】
1.空气净化器,包括过滤箱体、后箱体、盖板、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第三过滤网、第四过滤网、第一窗体、灯管、显示屏、控制面板、风扇、电机、第二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体后端设有后箱体,以及设置于所述过滤箱体上的盖板;所述过滤箱体内部为中空腔体,所述过滤箱体内依次设有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第三过滤网、第四过滤网,所述过滤箱体内设有第一窗体,所述第一窗体和所述第四过滤网之间设有灯管,所述过滤箱体上端设有显示屏和控制面板;所述后箱体内设有风扇,所述风扇与电机连接,所述后箱体上部设有第二窗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箱体内设有负离子发生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体与盖板之间设有连接体。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立敏,
申请(专利权)人:曾立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