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造粒机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687793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0 0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创造提供一种造粒机搅拌装置,包括进料筒,设置在所述进料筒内的搅拌器,以及使搅拌器工作的驱动装置,所述搅拌器由旋转轴,搅拌叶轮和传动支架组成,所述旋转轴固定在机架上,所述传动支架与所述旋转轴相连,所述搅拌叶轮设置在所述传动支架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创造的有益效果是搅拌器用料少,成本有所降低,搅拌效果好,占用空间较小,更加体现搅拌式造粒机的成型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造粒机搅拌装置
本专利技术创造属于颗粒成型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ー种造粒机搅拌器。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技术中的造粒机主要有以下几种:圆盘、滚筒造粒机--物料自然滚落与盘壁摩擦成颗粒,主要生产无极复合肥,当植物轻质有机物含量高、滚降速度差时不易成型;对辊造粒机一可压制成各种有机质含量的颗粒,但颗粒偏圆、毛刺大、无光泽;磨盘挤出整形造粒机,可生产各种颗粒,但对原料的纯洁度、粒度要求高,原料用动カ大、易耗件多、堵塞现象严重、维护成本高、效率偏低。带有搅拌功能的造粒机使其效率有一定提高,但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创造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造粒机搅拌装置,尤其适合加工大小不均匀或杂质较多的原料时使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创造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造粒机搅拌装置,包括进料筒,设置在所述进料筒内的搅拌器,以及使搅拌器工作的驱动装置,所述搅拌器由旋转轴,搅拌叶轮和传动支架组成,所述旋转轴固定在机架上,所述传动支架与所述旋转轴相连,所述搅拌叶轮设置在所述传动支架上。进ー步,所述搅拌叶轮在传动支架上等距分布。进一歩,所述搅拌叶轮数量不少于三个。进ー步,所述传动支·架内布置传动带。本专利技术创造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器用料少,成本有所降低,搅拌效果好,占用空间较小,更加体现搅拌式造粒机的成型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创造搅拌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进料筒2、搅拌器 3、旋转轴4、传动带5、电动机 6、挤压器7、挤压筒8、出料ロ 9、切粒器10、搅拌叶轮 11、传动支架【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创造为ー种造粒机搅拌装置,包括进料筒1,设置在所述进料筒I内的搅拌器2,以及使搅拌器2工作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动机5和传动带4,所述搅拌器2由旋转轴3,搅拌叶轮10和传动支架11组成,所述旋转轴3固定在机架上,所述传动支架11与所述旋转轴3相连,所述搅拌叶轮10设置在所述传动支架11上。电动机5通过转轴和传动带4将旋转运动作用于旋转轴3,带动传动支架11转动。所述搅拌叶轮10在传动支架11上等距分布,且叶轮数量不少于三个,传动支架11内布置传动机构,带动每ー个搅拌叶轮10独立旋转,传动支架11内传动机构的布置可使搅拌叶轮10同方向旋转或相邻两个搅拌叶轮10异向旋转,以达到最佳的搅拌效果。本实例的工作过程:成型原料由进料筒I进入,在搅拌器2内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进入挤压筒7,挤压器6对其挤压后,成型原料从出料ロ 8挤出形成条状成型料,再经切粒器9切割成颗粒状。以上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专利技术创造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创造的实施范围。凡依本专利技术创造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造粒机搅拌装置,包括进料筒,设置在所述进料筒内的搅拌器,以及使搅拌器工作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器由旋转轴,搅拌叶轮和传动支架组成,所述旋转轴固定在机架上,所述传动支架与所述旋转轴相连,所述搅拌叶轮设置在所述传动支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造粒机搅拌装置,包括进料筒,设置在所述进料筒内的搅拌器,以及使搅拌器エ作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干:所述搅拌器由旋转轴,搅拌叶轮和传动支架组成,所述旋转轴固定在机架上,所述传动支架与所述旋转轴相连,所述搅拌叶轮设置在所述传动支架上。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斌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保田农机销售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