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终端控制方法、设备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672099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14 1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终端控制方法及设备,用以在网络中引入移动设备之间的互相发现甚至直接通信的D2D通信机制时,实现对具有接近感知能力的用户终端的控制。该方法为:MME接收基站发送的UE的D2D请求消息,根据该D2D请求消息确定请求的D2D特性,并确定能够接受的、请求的D2D特性中的D2D特性,以及将接受的D2D特性发送给基站;基站接收MME返回的接受的D2D特性后,判断是否接受UE的D2D请求,若接受,基站进行资源配置并指示UE执行该接受的D2D特性,否则,基站拒绝UE的D2D请求。本发明专利技术同时公开了另一终端控制方法及设备,还公开了一种终端控制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终端控制方法、设备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终端控制方法、设备及系统。
技术介绍
移动通信系统一般由终端、无线接入网和核心网构成。其中,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EvolvedUniversalTerrestrialRadioAccessNetwork,E-UTRAN)是一种由彼此相互连的(演进型)基站((e)NodeB,(e)NB)构成的无线接入系统。演进数据核心(EvolvedPacketCore,EPC)是一种核心网系统,EPC中包含家乡签约服务器(HomeSubscriberServer,HSS)、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ManagementEntity,MME)和网关(Gateway),HSS用于存储用户的签约数据、MME用于实现对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的移动性管理、网关用于实现对UE用户面数据的存储、转发和路由功能。而对于UE之间相互通信的场景,终端必须依靠基站以及网关提供的中继和代理功能才能实现终端间通信。在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LTE)系统中,采取的是网络集中控制方式,即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的上下行数据都在网络的控制下进行发送和接收,UE与UE之间不存在直接的通信链路,两者之间的通信需要通过网络进行转发和控制,也不允许UE自行发送上行数据,如附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单纯的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的通信,是指终端和终端之间通过蓝牙、无线保真(Wifi)等技术直接通信,这种通信利用的是免授权频段资源,是用户自身的行为,不受网络运营商的管理和控制,应用场景比较受限。另一种模式下是将D2D技术引入到移动通信运营商网络中,该通信模式下终端之间允许进行一定的直接通信,一个终端可以通过D2D方式直接从其它终端获得信息,这些直接通信链路可以是在网络控制或者辅助下建立起来的,终端之间进行D2D通信的基础是对靠近的终端进行发现。如附图2所示,在核心网(CN)的控制下演进型基站(eNodeB,简称eNB)分别与UE1、UE2建立上/下行通信链路(Uplink/Downlink)以对UE1、UE2进行配置,配置后的两个UE可以基于配置信息D2D通信。现有技术中,并没有针对如何对具有接近感知功能的终端进行控制制定相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终端控制方法、设备及系统,用以在网络中引入移动设备之间的互相发现甚至直接通信的D2D通信机制时,实现对具有接近感知能力的用户终端的控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终端控制方法,包括:移动性管理实体MME接收基站发送的用户终端UE的设备到设备D2D请求消息,根据所述D2D请求消息确定请求的D2D特性,并确定能够接受的所述请求的D2D特性中的D2D特性,以及将接受的D2D特性发送给基站;所述基站接收所述MME返回的所述接受的D2D特性后,判断是否接受所述UE的D2D请求,若接受,所述基站进行资源配置并指示UE执行所述接受的D2D特性,否则,所述基站拒绝所述UE的D2D请求。一种终端控制方法,包括:基站接收用户终端UE的设备到设备D2D请求消息;所述基站判断是否接受所述UE的D2D请求,若接受,将所述D2D请求消息发送给移动性管理实体MME,接收所述MME返回的接受的D2D特性后,进行资源配置并指示所述UE执行所述接受的D2D特性;否则,拒绝所述UE的D2D请求;所述接受的D2D特性为所述MME根据所述D2D请求消息确定的、能够接受的所述D2D请求消息所请求的D2D特性中的D2D特性。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用户终端UE的设备到设备D2D请求消息;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D2D请求消息确定请求的D2D特性,并确定能够接受的所述请求的D2D特性中的D2D特性;发送单元,用于将接受的D2D特性发送给基站。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通信单元,用于接收用户终端UE的设备到设备D2D请求消息,将所述D2D请求消息发送给移动性管理实体MME,以及接收所述MME返回的接受的D2D特性,其中,所述接受的D2D特性为所述MME根据所述D2D请求消息确定的、能够接受的所述D2D请求消息所请求的D2D特性中的D2D特性;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通信单元接收所述接受的D2D特性后,判断是否接受所述UE的D2D请求,若接受,进行资源配置并指示UE执行所述接受的D2D特性,否则,拒绝所述UE的D2D请求。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终端UE的设备到设备D2D请求消息;处理单元,用于判断是否接受所述UE的D2D请求,若接受,将所述D2D请求消息发送给移动性管理实体MME,接收所述MME返回的接受的D2D特性后,进行资源配置指示所述UE执行所述接受的D2D特性;否则,拒绝所述UE的D2D请求,其中,所述接受的D2D特性为所述MME根据所述D2D请求消息确定的、能够接受的所述D2D请求消息所请求的D2D特性中的D2D特性。一种终端控制系统,包括:用户终端UE,用于向基站发送设备到设备D2D请求消息;基站,用于接收所述UE的D2D请求消息,将所述请求消息发送给移动性管理实体MME,并接收所述MME返回的接受的D2D特性后,判断是否接受所述UE的D2D请求,若接受,进行资源配置并指示所述UE执行所述接受的D2D特性,否则,拒绝所述UE的D2D请求;或者,用于接收所述UE的D2D请求消息,判断是否接受所述UE的D2D请求,若接受,将所述D2D请求消息发送给移动性管理实体MME,并在接收所述MME返回的接受的D2D特性后,进行资源配置并指示所述UE执行所述接受的D2D特性;否则,拒绝所述UE的D2D请求;移动性管理实体MME,用于根据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UE的D2D请求消息确定请求的D2D特性,并确定能够接受的所述请求的D2D特性中的D2D特性,将接受的D2D特性发送给基站。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UE向网络侧发送D2D请求消息,MME确定UE所请求的D2D特性中能够接受的D2D特性,将接受的D2D特性发送给基站,实现MME对具有接近感知能力的用户终端的控制;基站在接收MME返回的D2D特性之前或之后判断是否能够接受UE的D2D请求,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是否拒绝UE的D2D请求,并在能够接受UE的D2D请求时,根据MME返回的接受的D2D特性进行资源配置并指示UE执行该接受的D2D特性,实现基站对具有接近感知能力的用户终端的控制。综上,能够在网络中引入移动设备之间的互相发现甚至直接通信的D2D通信机制时,实现对具有接近感知能力的用户终端的控制。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UE之间的通信方式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在网络引入D2D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终端控制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终端控制方法流程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另一终端控制方法流程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一的具体过程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二的具体过程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三的具体过程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四的具体过程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五的具体过程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网络侧设备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终端控制方法、设备及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终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性管理实体MME接收基站发送的用户终端UE的设备到设备D2D请求消息,根据所述D2D请求消息确定请求的D2D特性,并确定能够接受的所述请求的D2D特性中的D2D特性,以及将接受的D2D特性发送给基站;所述基站接收所述MME返回的所述接受的D2D特性后,判断是否接受所述UE的D2D请求,若接受,所述基站进行资源配置并指示UE执行所述接受的D2D特性,否则,所述基站拒绝所述UE的D2D请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终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性管理实体MME接收基站发送的用户终端UE的设备到设备D2D请求消息,根据所述D2D请求消息确定请求的D2D特性,并确定能够接受的所述请求的D2D特性中的D2D特性,以及将接受的D2D特性发送给基站;所述基站接收所述MME返回的所述接受的D2D特性后,判断是否接受所述UE的D2D请求,若接受,所述基站进行资源配置并指示UE执行所述接受的D2D特性,否则,所述基站拒绝所述UE的D2D请求;其中,所述D2D特性包括以下任意一种:能够发现其他UE但不能被其他UE发现;能够被其他UE发现但不能发现其他UE;能够发现其他UE且能够被其他UE发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ME根据所述UE的D2D请求消息确定请求的D2D特性,具体包括:所述MME根据所述D2D请求消息中携带的D2D特性相关信息,确定所述UE请求的D2D特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2D特性相关信息包括:用于指示D2D特性的指示信息、用于确定D2D特性的业务类型或D2D特性。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2D特性相关信息为用于确定D2D特性的业务类型时,所述MME根据所述D2D请求消息中携带的D2D特性相关信息,确定所述UE请求的D2D特性,具体包括:所述MME根据预设的业务类型与D2D特性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D2D请求消息中携带的业务类型对应的D2D特性。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2D特性相关信息为用于指示D2D特性的指示信息时,所述MME根据所述D2D请求消息中携带的D2D特性相关信息,确定所述UE请求的D2D特性,具体包括:所述MME根据预设的指示信息与D2D特性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D2D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指示信息对应的D2D特性。6.如权利要求1、3-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ME确定能够接受的所述请求的D2D特性中的D2D特性,具体包括:所述MME根据所述UE的签约数据以及网络策略确定能够为所述UE提供服务的D2D特性的集合;所述MME将所述UE请求的D2D特性中属于所述集合的D2D特性确定为能够接受的D2D特性。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ME将接受的D2D特性发送给所述基站,具体包括:所述MME将接受的D2D特性携带在初始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中发送给所述基站;或者,所述MME将接受的D2D特性携带在S1接口应用协议层S1-AP消息中发送给所述基站。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判断是否接受所述UE的D2D请求,具体包括:所述基站根据当前无线资源使用情况以及干扰强度,判断是否接受所述UE的D2D请求。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进行资源配置,具体包括:所述基站分配执行所述MME接受的D2D特性所需占用的资源或释放所述MME接受的D2D特性占用的资源。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指示所述UE执行所述接受的D2D特性,具体包括:所述基站根据所述D2D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激活/去激活指示信息,指示UE激活/去激活所述接受的D2D特性。11.一种终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站接收用户终端UE的设备到设备D2D请求消息;所述基站判断是否接受所述UE的D2D请求,若接受,将所述D2D请求消息发送给移动性管理实体MME,接收所述MME返回的接受的D2D特性后,进行资源配置并指示所述UE执行所述接受的D2D特性;否则,拒绝所述UE的D2D请求;所述接受的D2D特性为所述MME根据所述D2D请求消息确定的、能够接受的、所述D2D请求消息所请求的D2D特性中的D2D特性;其中,所述D2D特性包括以下任意一种:能够发现其他UE但不能被其他UE发现;能够被其他UE发现但不能发现其他UE;能够发现其他UE且能够被其他UE发现。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判断是否接受所述UE的D2D请求,包括:所述基站根据当前无线资源使用情况以及干扰强度,判断是否接受所述UE的D2D请求。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进行资源配置,具体包括:所述基站分配执行所述接受的D2D特性所需占用的资源或释放所述接受的D2D特性占用的资源。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指示UE执行所述接受的D2D特性,具体包括:所述基站根据所述D2D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激活/去激活指示信息,指示UE激活/去激活所述接受的D2D特性。15.如权利要求11-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接收所述MME返回的接受的D2D特性,具体包括:所述基站接收所述MME发送的携带有接受的D2D特性的初始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并获取所述接受的D2D特性;或者,所述基站接收所述MME发送的携带有接受的D2D特性的S1-AP消息,并获取所述接受的D2D特性。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将所述D2D请求消息发送给所述MME后,包括:所述MME根据所述D2D请求消息中携带的D2D特性相关信息,确定所述UE请求的D2D特性;所述MME根据所述UE的签约数据以及网络策略确定能够为所述UE提供服务的D2D特性的集合;所述MME将所述UE请求的D2D特性中属于所述集合的D2D特性确定为能够接受的D2D特性。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2D特性相关信息包括:用于指示D2D特性的指示信息、用于确定D2D特性的业务类型或D2D特性。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2D特性相关信息为用于确定D2D特性的业务类型时,所述MME根据所述D2D请求消息中携带的D2D特性相关信息,确定所述UE请求的D2D特性,具体包括:所述MME根据预设的业务类型与D2D特性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D2D请求消息中携带的业务类型对应的D2D特性。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2D特性相关信息为用于指示D2D特性的指示信息时,所述MME根据所述D2D请求消息中携带的D2D特性相关信息,确定所述UE请求的D2D特性,具体包括:所述MME根据预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颖焦斌刘爱娟
申请(专利权)人: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