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灵活调整角度的太阳能发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670805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14 17: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灵活调整角度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包括太阳能面板以及设置在太阳能面板下方的轨道装置,所述太阳能面板和轨道装置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包括数量相同的上支撑柱和下支撑柱,所述下支撑柱一端均固定在太阳能面板上,另一端均与轨道装置滑动连接;所述上支撑柱包括内部均中空的大支撑柱和小支撑柱,小支撑柱一端设置在大支撑柱内部,另一端固定在太阳能面板上,大支撑柱远离小支撑柱的一端与轨道装置滑动连接。该太阳能发电系统结构简单,能够将太阳能面板根据阳光照射方向调整位置,过程灵活,操作简便,保证太阳能面板与阳光的接触面积最大化,加大了对阳光的利用率,提高了发电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灵活调整角度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包括太阳能面板以及设置在太阳能面板下方的轨道装置,所述太阳能面板和轨道装置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包括数量相同的上支撑柱和下支撑柱,所述下支撑柱一端均固定在太阳能面板上,另一端均与轨道装置滑动连接;所述上支撑柱包括内部均中空的大支撑柱和小支撑柱,小支撑柱一端设置在大支撑柱内部,另一端固定在太阳能面板上,大支撑柱远离小支撑柱的一端与轨道装置滑动连接。该太阳能发电系统结构简单,能够将太阳能面板根据阳光照射方向调整位置,过程灵活,操作简便,保证太阳能面板与阳光的接触面积最大化,加大了对阳光的利用率,提高了发电的效率。【专利说明】便于灵活调整角度的太阳能发电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发电系统,尤其是涉及便于灵活调整角度的太阳能发电系统,适用于太阳能发电领域。
技术介绍
太阳能一般是指太阳光的辐射能量,在现代一般用作发电。自地球形成生物就主要以太阳提供的热和光生存,而自古人类也懂得以阳光晒干物件,并作为保存食物的方法,如制盐和晒咸鱼等。但在化石燃料减少下,才有意把太阳能进一步发展。太阳能的利用有被动式利用(光热转换)和光电转换两种方式。太阳能发电一种新兴的可再生能源。广义上的太阳能是地球上许多能量的来源,如风能,化学能,水的势能等等。太阳能能源是来自地球外部天体的能源(主要是太阳能)人类所需能量的绝大部分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太阳。正是各种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在植物体内贮存下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也是由古代埋在地下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它们实质上是由古代生物固定下来的太阳能。此外,水能、风能、等也都是由太阳能转换来的。光伏板组件是一种暴露在阳光下便会产生直流电的发电装置,由几乎全部以半导体物料(例如硅)制成的固体光伏电池组成。由于没有活动的部分,故可以长时间操作而不会导致任何损耗。简单的光伏电池可为手表以及计算机提供能源,较复杂的光伏系统可为房屋提供照明,并入电网供电。光伏板组件可以制成不同形状,而组件又可连接,以产生更多电能。近年,天台及建筑物表面均可使用光伏板组件,甚至被用作窗户、天窗或遮蔽装置的一部分,这些光伏设施通常被称为附设于建筑物的光伏系统,由于太阳的公转和地球的自传,导致每天阳光照射的角度不同,传统的太阳能发电装置是固定在一个角度上,当阳光照射的角度变化时,不能灵活调整,导致对阳光的捕捉不够,照射强度不足,发电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便于灵活调整角度的太阳能发电系统,该太阳能发电系统结构简单,能够将太阳能面板根据阳光照射方向调整位置,过程灵活,操作简便,保证太阳能面板与阳光的接触面积最大化,加大了对阳光的利用率,提高了发电的效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便于灵活调整角度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包括太阳能面板以及设置在太阳能面板下方的轨道装置,所述太阳能面板和轨道装置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包括数量相同的上支撑柱和下支撑柱,所述下支撑柱一端均固定在太阳能面板上,另一端均与轨道装置滑动连接;所述上支撑柱包括内部均中空的大支撑柱和小支撑柱,小支撑柱一端设置在大支撑柱内部,另一端固定在太阳能面板上,大支撑柱远离小支撑柱的一端与轨道装置滑动连接。所述大支撑柱上设置有若干个螺栓孔,小支撑柱上与螺栓孔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通孔,对应的螺栓孔和通孔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轨道装置为设置有圆周形凹槽的环状物,支撑柱远离太阳能面板的一端均设置在凹槽内部,且支撑柱能沿着凹槽滑动。轨道装置不一定为环状物,只要能保证有圆周形凹槽即满足条件。所述支撑柱远离太阳能面板的一端均设置有滑动球,所述滑动球设置在凹槽内,滑动球的外壁与凹槽的内壁接触,且能沿着凹槽滑动。滑动球的尺寸与凹槽的宽度一致。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太阳能发电系统结构简单,能够将太阳能面板根据阳光照射方向调整位置,过程灵活,操作简便,保证太阳能面板与阳光的接触面积最大化,加大了对阳光的利用率,提高了发电的效率。【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1 一太阳能面板;2—小支撑柱;3—螺栓;4一大支撑柱;5—滑动球;6—凹槽;7—通孔;8—下支撑柱;9一螺栓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实施例: 如图1所示,便于灵活调整角度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包括太阳能面板I以及设置在太阳能面板I下方的轨道装置,所述太阳能面板I和轨道装置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包括数量相同的上支撑柱和下支撑柱8,所述下支撑柱8—端均固定在太阳能面板I上,另一端均与轨道装置滑动连接;所述上支撑柱包括内部均中空的大支撑柱4和小支撑柱2,小支撑柱2 —端设置在大支撑柱4内部,另一端固定在太阳能面板I上,大支撑柱4远离小支撑柱2的一端与轨道装置滑动连接。太阳能面板I上安装有发电的硅块,阳光照射在硅块上,通过一系列反应进行发电,支撑柱均设置在太阳能面板I上的同一面内。所述大支撑柱4上设置有若干个螺栓孔9,小支撑柱2上与螺栓孔9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通孔7,对应的螺栓孔9和通孔7之间通过螺栓3连接。通过对不同位置的螺栓孔9和通孔7的组合,将上支撑柱的长度进行调整,改变阳能面板I的倾斜角度,通过螺栓3进行调节,过程快捷而且灵活,增大了与阳光照射角度的一致性。所述轨道装置为设置有圆周形凹槽6的环状物,支撑柱远离太阳能面板I的一端均设置在凹槽6内部,且支撑柱能沿着凹槽6滑动。凹槽6的内壁光滑,使得滑动球5滑动过程快速。所述支撑柱远离太阳能面板I的一端均设置有滑动球5,所述滑动球5设置在凹槽6内,滑动球5的外壁与凹槽6的内壁接触,且能沿着凹槽6滑动。滑动球5的直径与凹槽6的宽度一致,当阳光照射变化时,推动上支撑柱和下支撑柱8,利用滑动球5的沿着凹槽6内壁滑动,将太阳能面板I转到与阳光接触面积最大的位置,发电的效率高。采取上述方式,就能较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1.便于灵活调整角度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面板(I)以及设置在太阳能面板(I)下方的轨道装置,所述太阳能面板(I)和轨道装置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包括数量相同的上支撑柱和下支撑柱(8 ),所述下支撑柱(8 ) —端均固定在太阳能面板(I)上,另一端均与轨道装置滑动连接;所述上支撑柱包括内部均中空的大支撑柱(4)和小支撑柱(2),小支撑柱(2)—端设置在大支撑柱(4)内部,另一端固定在太阳能面板(I)上,大支撑柱(4 )远离小支撑柱(2 )的一端与轨道装置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灵活调整角度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支撑柱(4)上设置有若干个螺栓孔(9),小支撑柱(2)上与螺栓孔(9)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通孔(7 ),对应的螺栓孔(9 )和通孔(7 )之间通过螺栓(3 )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灵活调整角度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装置为设置有圆周形凹槽(6)的环状物,支撑柱远离太阳能面板(I)的一端均设置在凹槽(6)内部,且支撑柱能沿着凹槽(6)滑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灵活调整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便于灵活调整角度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面板(1)以及设置在太阳能面板(1)下方的轨道装置,所述太阳能面板(1)和轨道装置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包括数量相同的上支撑柱和下支撑柱(8),所述下支撑柱(8)一端均固定在太阳能面板(1)上,另一端均与轨道装置滑动连接;所述上支撑柱包括内部均中空的大支撑柱(4)和小支撑柱(2),小支撑柱(2)一端设置在大支撑柱(4)内部,另一端固定在太阳能面板(1)上,大支撑柱(4)远离小支撑柱(2)的一端与轨道装置滑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佳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锐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