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座连接器及插头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70263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14 13:27
一种插座连接器,其包括插座本体、固定在插座本体上的电路板及电源端子,插座本体设有用以收容插头连接器的一插接孔及延伸入该插接孔内的舌板,所述舌板具有上表面、下表面及两相对侧表面,所述电路板定位在舌板上表面或下表面,电路板具有暴露于插接孔用以与插头连接器对接的若干金手指,所述金手指包括至少一对差分信号金手指及位于该对差分信号金手指旁侧的接地金手指,所述电源端子具有排设在舌板一侧表面用以与插头连接器对接的接触臂,接触臂暴露于插接孔,通过单一的插接孔传输高频信号及电源信号,简化了插座连接器及插头连接器的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插座连接器及插头连接器
[0001 ]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插座连接器及插头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传输高频及电源信号的插座连接器及插头连接器。
技术介绍
日新月异的信息与通讯、计算机产品不断地朝向轻薄及短小的方向迈进,电连接器在通讯、计算机产品上的功能虽不算是整体产品的关键角色,但其整合于产品中时也应考虑其支持轻薄及短小的可行性。现有技术中,插座连接器及插头连接器中单独设置一插接孔,用以传输高频信号,如果需要传输电源信号的话,需要再增加设置用以传输电源信号的一插接孔,如此设计,导致插座连接器及插头连接器的结构复杂化,同时也增加了插座连接器及插头连接器的体积,量产成本增加,不利于产品的轻薄化、短小化的发展要求。因此,有必要设计出一种新型的插座连接器及插头连接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降低体积及结构轻薄化的插座连接器及插头连接器。为实现前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插座连接器,其包括插座本体、固定在插座本体上的电路板及电源端子,插座本体设有用以收容插头连接器的一插接孔及延伸入该插接孔内的舌板,所述舌板具有上表面、下表面及两相对侧表面,所述电路板定位在舌板上表面或下表面,电路板具有暴露于插接孔用以与插头连接器对接的金手指,所述金手指包括至少一对差分信号金手指及位于该对差分信号金手指旁侧的接地金手指,所述电源端子具有排设在舌板一侧表面用以与插头连接器对接的接触臂,接触臂暴露于插接孔。为实现前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插头连接器,其包括插头本体、收容于插头本体的若干插头端子及电源端子,插头本体包括用以收容插座连接器的收容孔,所述插头端子及电源端子分别设有凸伸入收容孔内的接触部,所述插头端子包括至少一对差分信号端子及位于该对差分信号端子旁侧的接地端子,插头端子的接触部沿左右方向排成一排而位于收容孔的上侧或下侧,电源端子的接触部位于收容孔的左侧或右侧。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插座连接器及插头连接器通过单一的插接孔或收容孔传输高频信号及电源信号,简化了插座连接器及插头连接器的结构,同时也降低插座连接器及插头连接器的体积、量产成本,有利于产品的轻薄化、短小化的发展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插座连接器及插头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插座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插座连接器的部分分解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插座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插头连接器的立体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插头连接器插座本体的立体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插头连接器去除绝缘外壳后的立体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插头连接器金属壳体与插头本体分离开的立体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插头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插头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插座连接器100及与插座连接器100对接的插头连接器200。该插座连接器100用以安装在计算机等电子设备(未图示)内,其包括绝缘材料制成的插座本体11、分别向前组装于插座本体11内的一对电路板12、一对电源端子13、一对接地端子14及一侦测端子15、以及包覆插座本体11的金属遮蔽壳体16。插座本体11包括顶壁111、底壁112、两侧壁113、后端壁114及由顶壁111、底壁112、两侧壁113、后端壁114共同围设形成的一插接孔115, —舌板116自后端壁114向前延伸入插接孔115。顶壁111与底壁112分别设有上下贯穿顶壁111与底壁112的通孔1110、1120,通孔1110、1120与插接孔115贯通。后端壁114的左右两侧表面分别开设有前后贯穿的第一固定槽117及第二固定槽118,两第一固定槽117分别进一步凹设在舌板116的两侧面,舌板116的前端设有遮挡在第一固定槽117前方的凸部119,两第一固定槽117位于舌板116的左右两侧,两第二固定槽118位于两第一固定槽117的外侧,每一第一固定槽117与第二固定槽118之间具有一隔离壁1171将两者左右分隔开。舌板116的上、下表面分别设有向后贯穿后端壁114的一凹槽1151,舌板116两端分别设有位于每一凹槽1151两侧的凸肋1152。舌板116的中部还设有前后贯穿舌板116的容纳孔1153,自容纳孔1153向后延伸有贯穿后端壁114的中间槽1154。该对电路板12分别收容在舌板116的凹槽1151内并向后凸伸出插座本体11,两电路板12表面分别设置有前后延伸并暴露于插接孔115的若干金手指121,用以与插头连接器200对接,该对电路板12上的金手指121在上下方向上一一对齐排布。每一电路板12的表面设置有十二个金手指121,从左往右的排列顺序依次为D-R-V-S-S-G-S-S-G-S-S-G,其中D代表显像数据电源,R代表控制信号,V代表USB 2.0协议中的电源,G代表接地,相邻的两个SS组成差分信号对,每一对差分信号金手指包括一个正信号金手指S及一个负信号金手指S。所以十二个金手指121共包含三对差分信号金手指SS,该三对差分信号金手指SS由外侧向内侧排布,依次为第一对差分信号金手指SS、第二对差分信号金手指SS及第三对差分信号金手指SS,第二对差分信号金手指SS位于第一、第三对分信号金手指SS之间,第一对差分信号金手指SS符合USB 3.0协议中发射端传输协议,第二对差分信号金手指SS符合USB 3.0协议中接收端传输协议,第三对差分信号金手指SS符合USB 2.0协议,使得该插座连接器100能够传输高频信号,位于每一对差分信号金手指SS两侧的接地金手指G用以降低差分信号金手指SS在信号传输过程中的窜扰,保证高频信号的质量。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未设置电路板12,而设置为导电端子,导电端子与电路板12上的金手指121—一对应,导电端子排布在舌板上而暴露于插接孔与插头连接器对接,同样可达成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每一电源端子13、接地端子14及侦测端子15包括固定部131、141、151、自固定部131、141、151向前延伸的接触臂132、142、152及自固定部131、141、151向后延伸的连接部133、143、153,每一连接部133、143、153向后凸伸出插座本体11,该插座连接器100使用时,通过连接线(未图示)与电子设备实现连接,电源端子13的接触臂132为向外侧凸伸的弧形结构且由上下间隔开的三个分支臂组成,接地端子14的接触臂142为向内侧凸伸的弧形结构,侦测端子15的接触臂152位于左右间隔开的一对分支臂组成。电源端子13的固定部131分别固定在第一固定槽117内,接触臂132位于舌板116的两侧并部分收容在第一固定槽117内,使得接触臂132能够在第一固定槽117内左右弹性变形,凸部119遮挡在接触臂132末端的前方,可避免插头连接器200插入时顶跨接触臂132。接地端子14的固定部141固定在第二固定槽118内,接地端子14的接触臂142与电源端子13的接触臂132左右间隔开。侦测端子15的固定部151固定于中间槽1154内,接触臂152收容在舌板116的容纳孔1153内用以与插头连接器200接触。遮蔽壳体16向前包覆在插座本体11上,遮蔽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插座连接器,其包括插座本体、固定在插座本体上的电路板及电源端子,插座本体设有用以收容插头连接器的一插接孔及延伸入该插接孔内的舌板,所述舌板具有上表面、下表面及两相对侧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定位在舌板上表面或下表面,电路板具有暴露于插接孔用以与插头连接器对接的若干金手指,所述金手指包括至少一对差分信号金手指及位于该对差分信号金手指旁侧的接地金手指,所述电源端子具有排设在舌板一侧表面用以与插头连接器对接的接触臂,接触臂暴露于插接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座连接器,其包括插座本体、固定在插座本体上的电路板及电源端子,插座本体设有用以收容插头连接器的一插接孔及延伸入该插接孔内的舌板,所述舌板具有上表面、下表面及两相对侧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定位在舌板上表面或下表面,电路板具有暴露于插接孔用以与插头连接器对接的若干金手指,所述金手指包括至少一对差分信号金手指及位于该对差分信号金手指旁侧的接地金手指,所述电源端子具有排设在舌板一侧表面用以与插头连接器对接的接触臂,接触臂暴露于插接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手指包含符合USB3.0协议的三对差分信号金手指及位于相邻两对差分信号金手指之间的一接地金手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对差分信号金手指由外侧向内侧排布,依次为第一对差分信号金手指、第二对差分信号金手指及第三对差分信号金手指,第二对差分信号金手指位于第一、第三对分信号金手指之间,第一对差分信号金手指符合USB 3.0协议中发射端传输协议,第二对差分信号金手指符合USB 3.0协议中接收端传输协议,第三对差分信号金手指符合USB 2.0协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对差分信号金手指的左右两侧分别排布有一接地金手指,所述第三对差分信号金手指的一侧排布有一接地金手指,另一侧排布有符合USB 2.0协议的一电源金手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手指包括十二个金手指,从左往右的排列顺序依次为D-R-V-S-S-G-S-S-G-S-S-G,相邻的两个SS组成差分信号对。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连接器包括一对电路板,两电路板分别设有暴露于插接孔内用以与插头连接器接触的金手指,两电路板上的金手指的数量相同且沿上下方向对齐,其中一电路板设于舌板的上表面,另一电路板设于舌板的下表面。7.根据权利要求1至6其中一项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替换为与金手指对应的若干导电端子,导电端子固定在插座本体上。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连接器包括位于舌板两侧的一对电源端子,每一电源端子具有排设在舌板侧表面而凸伸入插接孔的接触臂。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连接器包括接地端子,接地端子具有凸伸入插接孔的接触臂,接地端子的接触臂位于电源端子的接触臂的外侧而左右间隔开。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舌板的中部还设有前后贯穿舌板的容纳孔,所述插座连接器包括固定在插座本体上的一侦测端子,所述侦测端子具有收容于容纳孔与插头连接器接触的接触臂及向后延伸出插座本体的连接部。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林雷礼庆戈明
申请(专利权)人:立讯精密工业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