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阮开德专利>正文

一种生物有机肥料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661061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13 07: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肥料的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有机肥料的生产方法。具体包括:所述的生物有机肥料是由46~49%的糖厂滤泥、22%的鸡粪、15~18%的木薯渣、8%的桐麸、4%的麦麸、1%的红糖等等原料来组成,并由EM菌和枯草杆菌两种菌种组成的有益微生物菌种发酵而成的一种价格低廉、营养全面、功效好的生物有机肥料。通过实施本发明专利技术,为治理蔗糖滤泥变废为宝提供了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不但使废物再利用,还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肥料的生产
,具体涉及。技术背景生物有机肥料是利用有机固体废弃物经微生物菌种发酵至完全腐熟后而成的一种有机肥料。生物有机肥料富含多种功能性有益微生物和各种微量元素,可以有效的改善土壤板结及土壤理化性状,增强土壤保水、保肥、供肥的能力。产生这种效果的机理是:生物有机肥料中的有益微生物进入土壤后与土壤中微生物群体形成相互间的共生增殖关系,抑制有害菌生长并转化为有益菌,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起到群体的协同作用,有益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代谢产物,促使有机物的分解转化,能直接或间接为作物提供多种营养和刺激性物质,促进和调控作物生长。并由此提高了土壤孔隙度、通透交换性及植物成活率。同时,在作物根系形成的优势有益菌群能抑制有害病原菌繁衍,增强作物抗逆抗病能力降低重茬作物的病情指数,连年施用可大大缓解连作障碍。减少环境污染,对人、畜、环境安全、无毒,是一种环保型肥料。目前,应用于生产生物有机肥的主要原料有:各种垃圾、秸杆、人畜禽粪便、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等等。在甘蔗产区,制糖企业在制糖过程中都会产生大宗副产品一滤泥。滤泥的形成主要是在制糖生产过程中由于混合汁所含的蛋白质、果胶质、有机酸等非糖分有机物质对煮糖结晶不利,因此,须对混合汁进行澄清处理。即向混合汁加入氢氧化钙、二氧化硫、磷酸等物质,使蛋白质、果胶质、有机酸等非糖分有机物沉淀下来,沉淀物通过压滤机或真空吸滤机或离心分离设备而得到的滤泥。滤泥量的产生率是占甘蔗榨量的1.4~5.0%,所以其资源十分丰富。滤泥含有甘蔗纤维、蔗糖、带有蔗蜡的凝结胶体、蛋白质、磷酸钙,还夹带随甘蔗带来的砂土,其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氮、磷、钾养分以及其它大量和微量元素,是制备有机肥料的好原料。申请号为:02152156.5的“一种利用蔗渣及滤泥制备活性生物有机肥”,该专利技术是将糖厂排放的滤泥及蔗渣或果品厂排放的废弃果渣进行深加工,应用生物技术,使用活性生物发酵剂进行发酵,使富含碱性的富钙有机质被活化,制备成活性钙肥、活性硅镁钙肥,这种变废为宝的活性生物钙、镁肥、肥效高,并能改良土壤,施用于农田作物,能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作物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收入,利国利民。申请号为:200910114267.2 “蔗糖滤泥发酵生产高效复合生物肥的方法”,该专利技术也是利用蔗糖滤泥发酵生产成为高效复合生物肥,发酵用菌体的各成份质量百分比为:酵母菌类30%~35%,霉菌类20%~25%,芽孢杆菌类40%~50% ;菌曲的使用量为2~4公斤/吨发酵物料。添加氮磷钾量分别为滤泥质量的4%、2%和3%,复硝酚钠量50~100克/吨发酵物料。生产出的复合生物肥质量稳定,而且营养全面,肥效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全新的。具体包括:所述的生物有机肥料是由46~49%的糖厂滤泥、22%的鸡粪、15~18%的木薯渣、8%的桐麸、4%的麦麸、I %的红糖等等原料来组成,并由EM菌和枯草杆菌两种菌种组成的有益微生物菌种发酵而成的一种价格低廉、营养全面、功效好的生物有机肥料。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鸡粪,是一种比较优质的有机肥。缘于肉鸡摄入的饲料并没有完全消化吸收,约有40%~70%的营养物被排出体外,因此鸡粪在所有禽畜粪便当中养分是最高的。经有关部门测定:鸡粪还含纯氮、磷(P205)、钾(K20)约为1.63%U.54%,0.85%0我国农村有这样的一句谤语“地靠粪养、苗靠粪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施用鸡粪对于农作物的作用。鸡粪中含有大量的寄生虫及其卵,以及很多传染性的病菌,所以鸡粪在施用前必须要经过充分的腐熟,将存在鸡粪内的上述有害物质通过在腐熟(怄制)的过程得到杀灭。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桐枯又名桐麸,是一种含氮(2~7%),含磷(I~3%),含钾(I~2% )及各种微量元素的“绿色”有机肥。还含有大量有机质(75~80% )、蛋白质、剩余油脂和维生素等成份。它肥份浓厚,营养丰富,肥效高而持久,适用于各种土壤和各种作物,是一种优质的有机肥料。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木薯渣是由木薯生产酒精及淀粉后所产生的副产品。其在木薯产区资源十分丰富,木薯渣的有机质含量很高,并含有少量的氮、磷、钾及各种微量元素,是制作生物肥料的好原料。本专利技术所述的EM菌种是一种微生态活性菌制剂的简称。EM是由光合细菌、乳酸菌、和放线菌群等10个种类80多种微生物结成的有效微生物活菌群。这一产品经中国农业大学、中科院南京土壤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等多家单位在全国20多个省市和地区试验,证明其性质稳定、功能广泛、在种植、养殖、环境净化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作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枯草杆菌,`是一种厌氧喜氧皆能适应的有益微生物。其还有如下特点:1、代谢快、繁殖快,于4小时后可增值10万倍数,13小时可增殖100万倍,繁殖方式以直线上升成长,为其他生物制剂和生物技术所难匹敌。2、形成强度极为优良的天然材料聚麸胺,为土壤的保护膜,防止肥份及水分流失。3、具备耐强酸、耐强碱、抗菌消毒、耐高氧(嗜氧繁殖)、耐低氧(厌氧繁殖);耐98%浓度之酒精6小时,耐紫外线(灭菌灯)照射30分钟以上,远优于乳酸菌、酵母菌等特性,只要环境适宜(只要有水、一般温度、一般营养源等环境)就可以繁殖,生命力超强。4、有机质分解力特强,菌种在增殖的同时,会释出高活性的淀粉分解酵素、蛋白质分解酵素、脂肪分解酵素、纤维分解酵素及其他种类的分解酵素。5、产出丰富且高价值的代谢生成物,能产出淀粉分解酵素、蛋白质分解酵素、脂肪分解酵素、纤维分解酵素、半纤维分解酵素、果胶分解酵素以及其他种类的分解酵素。6、腐败菌、恶臭菌及病源的抑制力特高,菌种增殖的同时,会释放出高活性、多种类的抑菌物质。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杆菌、MRSA菌、chollera菌、霉菌、含O~157、O~111、0~144等大肠菌、肠炎弧菌、绿脓菌、李斯特菌、弗氏志氏菌、索氏志贺氏菌、沙门氏菌、痢疾病菌、水产感染病真菌等动物性感染菌。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1、,技术方案中包括以下步骤:(I)原料配比:糖厂滤泥46~49%、木薯渣15~18%、鸡粪22%、桐麸8%、麦麸4%、红糖I %、生物菌种1%,水适量;(2)原料混和:将上述原料混合均匀,并添加适量的水将混合物料的含水量调节至55~60% ;(3)原料发酵:将原料堆起来后分三期进行厌氧发酵;(4)干燥:将经过发酵的肥料在低温环境下干燥至固体物含水量低于5% ;(5)粉碎:将干燥的肥料粉碎至能过20~30目;(6)成品:将经过粉碎的肥料按量分装于包装袋中而成为商品肥料。2、技术方案中的生物菌种是由市售的EM菌种、枯草杆菌组成,两种菌种组合时配比是:EM菌种60~65%、枯草杆菌35~40%。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所提出来原料组成其配比科学、合理,肥料的生产方法容易实施。2、实施本专利技术,所应用的主要原料一一蔗糖滤泥,其原料资源丰富、容易组织、使用成本低。3、实施本专利技术,·所应用的辅助原料——鸡粪,原料资源也十分丰富,而且容易组织、使用成本也很低。4、实施本专利技术,所应用的辅助原料——木薯渣,原料资源同样丰富及容易组织,使用成本亦很低。5、实施本专利技术,所应用的辅助原料一一桐麸,其肥份浓厚,营养丰富,使形成的生物肥料养分全面、肥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有机肥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配比:糖厂滤泥46~49%、鸡粪22%、木薯渣15~18%、桐麸8%、麦麸4%、红糖1%、生物菌种1%,水适量;(2)原料混和:将上述原料混合均匀,并添加适量的水将混合物料的含水量调节至55~60%;(3)原料发酵:将原料堆起来分三期进行厌氧发酵;(4)干燥:将经过发酵的肥料在低温环境下干燥至固体物含水量低于5%;(5)粉碎:将干燥的肥料粉碎至能过20~30目;(6)成品:将经过粉碎的肥料按量分装于包装袋中而成为商品肥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有机肥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配比:糖厂滤泥46~49%、鸡粪22%、木薯渣15~18%、桐麸8%、麦麸4%、红糖I %、生物菌种I %,水适量; (2)原料混和:将上述原料混合均匀,并添加适量的水将混合物料的含水量调节至55 ~60% ; (3)原料发酵:将原料堆起来分三 期进行厌氧发酵; (4)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开德
申请(专利权)人:阮开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