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列宇专利>正文

一种快速改善小型河流黑臭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660813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13 07:16
一种快速改善小型河流黑臭的方法,向水体投加硝酸根和反硝化菌,投加量为:水体中1g?COD投加5-6g硝酸根,每亩水面投加2-3Kg固态反硝化菌,同时将水体pH值调整为5-6。本发明专利技术能迅速改善水体黑臭现象,具有投资省、见效快、效果好、易操作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净化
,更详细地涉及。
技术介绍
黑臭是有机污染的一种极端现象,是由于水体缺氧,有机物腐败而造成的,引起水体黑臭的主要原因为水体中有机物质的厌氧分解。当大量的有机污染物进入水体,在好氧微生物的生化作用下,消耗了水体中大量的氧气,厌氧细菌大量繁殖,使有机物腐败、分解、发酵,分解为氨氮、腐殖质、硫化氢、甲烷和硫醇等。此过程引起耗氧大于复氧,造成缺氧环境,产生的有臭气体逸出水面进入大气,水中铁、锰等重金属还原,与水中的硫还原态,形成了大量带负电胶体的包括FeS及MnS在内的硫化物悬浮颗粒,使水体变黑、变臭。因此改善黑臭河道的关键在于改善水体的氧化还原状态,曝气充氧是改善水体黑臭最常见的技术手段,但曝气充氧周期较慢,效果较差,容易将底泥翻搅起来,运行条件难以控制,在一些偏远地区由于供电系统不完善也难以实现曝气充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快速改善小型河流黑臭的方法,向水体投加硝酸根和反硝化菌,投加量为:水体中Ig COD投加5_6g硝酸根,每亩水面投加2_3Kg固态反硝化菌,反硝化菌浓度为30-100亿个/g,同时将水体pH值调整为5-6。所述的方法中,硝酸根投加处是距该断面上游2Km处,反硝化菌投加处是在距该断面IKm的范围内。所述的方法中,硝酸根为硝酸钙或硝酸钠。所述的方法中,水体中挂软性生物膜载体以保证硝化菌的繁殖速度,生物膜载体为多孔填料,比表面积大于2000。所述的方法中,反硝化菌为反硝化杆菌、斯氏杆菌中的一种或两种。本专利技术采用投加硝酸根并调节水体pH,可以短期内改善水体的氧化还原电位,将引起黑臭的亚铁离子和锰离子氧化为三价铁或高价锰,进而消除水体的黑色。同时引入反硝化细菌。投加的硝酸根在反硝化细菌的参与下,短期内迅速消耗水体的有机物,同时由于反硝化细菌的繁殖,能够与硫化细菌形成竞争机制,抑制硫化细菌的生长,进而抑制硫化氢的产生。因此本专利技术一方面可以改善水体氧化还原电位,将引起水体发黑的MnS与FeS氧化,进而消除水体黑色,同时降低水体耗氧物质的COD的浓度,还可以抑制硫化氢的产生,多管齐下改善水体黑臭现象。【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针对典型的黑臭水体,提出了一套见效快,效果好,易操作的方法。首先向水体中投加硝酸钙或硝酸钠,投加量根据水质监测结果计算,为了保证湖泊水体某断面的水体黑臭现象发生,需要距该断面上游2Km处投加硝酸根,距该断面IKm的范围内均匀投加反硝化菌,水体中Ig COD投加需投加5-6g硝酸钙,同时将水体pH值调整为5-6,反硝化细菌每亩水面2-3Kg,为保证反硝化细菌的繁殖速度,水体里面挂软性生物膜载体,生物膜载体为多孔填料,比表面积需大于2000。本专利技术的反硝化菌可以是反硝化杆菌、斯氏杆菌中的一种或两种。实施例:某黑臭水体,水面面积为20亩,水量约5万m3/d,COD的初始浓度为200mg/L,向水体投加约5万m3/dX200mg/LX5=50t硝酸钙,同时向水体投加20亩X 3kg反硝化菌=60kg反硝化杆菌和斯氏杆菌,处理前后水体水质变化具体如表1。表1时间氧化还原电位硫化物(mg/L)DO(mg/ml)COD(mg/L)初始值-19410.05O20012小时-572.143.79324小时1470.225.32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快速改善小型河流黑臭的方法,向水体投加硝酸根和反硝化菌,投加量为:水体中1g?COD投加5?6g硝酸根,每亩水面投加2?3Kg固态反硝化菌,反硝化菌浓度为30?100亿个/g,同时将水体pH值调整为5?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改善小型河流黑臭的方法,向水体投加硝酸根和反硝化菌,投加量为:水体中1g COD投加5-6g硝酸根,每亩水面投加2-3Kg固态反硝化菌,反硝化菌浓度为30-100亿个/g,同时将水体PH值调整为5-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硝酸根投加处是距该断面上游2Km处,反硝化菌投加处是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列宇饶本强王红强熊瑛王建新陈阳波
申请(专利权)人:张列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