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液体过滤领域中最为常用的滤芯形式有两种,一种为一端封闭且另一端开口的管形滤芯,其通过开口端的孔板安装在过滤组件的外壳内,过滤时,待过滤液在压力的作用下从滤芯的外侧向滤芯的腔体内渗透,然后再从滤芯的开口端流出,成为已过滤液;另一种为两端开口的管形滤芯,其通过两端的孔板安装在过滤组件的外壳内,滤芯和外壳之间形成封闭腔体,过滤时,待过滤液在压力的作用下从滤芯的前端进入该滤芯的腔体内,然后沿着该腔体向滤芯的后端流动,在此过程中,待过滤液从滤芯的内侧腔体向滤芯和外壳之间的封闭腔体渗透(即内进外出),然后再从该封闭腔体上的开口流出,成为已过滤液,而没有被过滤的液体则在滤芯腔体内继续朝滤芯的后端流动并逐渐成为浓缩液,然后浓缩液从滤芯后端流出,再经过一循环流路后(其中可补入新的待过滤液)重新又回到滤芯前端,如此循环。上述第一种滤芯的过滤方式属于通常所说的“终端过滤”(也称为死端过滤),第二种滤芯的过滤方式属于“错流过滤”。终端过滤的特点是过滤时待过滤液基本是以垂直于滤芯过滤面的方向运动,因此,这种过滤方式的优点是过滤速度快,过滤效率比较高 ...
【技术保护点】
利于反洗的液体过滤装置,包括位于一循环流路(1)上的过滤组件(2),该过滤组件(2)包括外壳(201)和安装在该外壳(201)内的至少一根两端开口且以内进外出形式过滤的滤芯(202),所述外壳(201)上设有作为待过滤液输入端的第一端口(1A)、作为浓缩液输出端的第二端口(1C)、作为已过滤液输出端的第三端口(1B)以及由第三端口(1B)兼作或独立设置的作为反洗液输入端的第四端口(1D),第一端口(1A)与循环流路(1)连接并与滤芯(202)前端导通,第二端口(1C)与循环流路(1)连接并与滤芯(202)后端导通,第三端口(1B)和第四端口(1D)与滤芯(202)和外壳(2 ...
【技术特征摘要】
1.利于反洗的液体过滤装置,包括位于一循环流路(I)上的过滤组件(2),该过滤组件(2)包括外壳(201)和安装在该外壳(201)内的至少一根两端开口且以内进外出形式过滤的滤芯(202),所述外壳(201)上设有作为待过滤液输入端的第一端口(1A)、作为浓缩液输出端的第二端口(1C)、作为已过滤液输出端的第三端口(IB)以及由第三端口(IB)兼作或独立设置的作为反洗液输入端的第四端口( 1D),第一端口( 1A)与循环流路(I)连接并与滤芯(202)前端导通,第二端口(IC)与循环流路(I)连接并与滤芯(202)后端导通,第三端口(IB)和第四端口(ID)与滤芯(202)和外壳(201)之间形成的封闭腔体导通,在该过滤组件(2)的运行过程中,当待过滤液由内向外通过滤芯(202)并从第三端口(IB)排出已过滤液时,过滤组件(2)处于过滤状态,当反洗液进入第四端口(ID)并由外向内通过滤芯(202)时,过滤组件(2)处于反洗状态,过滤组件(2)的过滤状态和反洗状态周期性切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口(IC)与循环流路(I)之间通过一运行模式切换控制阀(3)相连,在过滤组件(2)处于过滤状态的过程中,该运行模式切换控制阀(3)始终关闭或至少在部分时段是关闭的,而在过滤组件(2 )处于反洗状态的过程中,该运行模式切换控制阀(3 )开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过滤组件(2)处于过滤状态的过程中,该运行模式切换控制阀(3)至少进行一次切换,从而使过滤组件(2)在运行模式切换控制阀(3)处于关闭状态下的第一过滤模式和在运行模式切换控制阀(3)处于开启状态下的第二过滤模式之间转换运行。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过滤组件(2)处于一个周期的过滤状态中,该运行模式切换控制阀(3)首先处于关闭状态,过滤组件(2)以第一过滤模式运行,当第一过滤模式运行一段时间后,运行模式切换控制阀(3)由设定的阀值触发并开启,过滤组件(2)以第二过滤模式继续运行。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过滤组件(2)以第一过滤模式运行时,当滤芯(202)两侧的过滤压差达到0.2-0.4MPa时,运行模式切换控制阀(3)开启,过滤组件(2)以第二过滤模式继续运行。5.如权利要求1一 4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液体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过滤单元(4),所述过滤单元(4)包括一个具有下锥体结构的进料箱(401),进料箱(401)上设有与循环流路(I)连接的进料管(402),进料箱(401)的上方安装有多个所述的过滤组件(2),这些过滤组件(2)的第一端口( 1A)位于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麟,汪涛,樊彬,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易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