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号码传送方法及手机号码传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644611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07 05: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手机号码传送方法,包括步骤:进入操作界面;第一移动终端检测触摸手势,根据触摸手势的滑动方向信息生成请求数据包;若在预设时间内第一移动终端接收由第二移动终端触摸手势滑动方向信息生成的响应数据包,建立连接;第一移动终端将本机电话号码发送到第二移动终端;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大大改进了传统递交名片或相互按手机号码的形式,提高沟通的效率,用户体验也比较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手机号码传送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机号码传送方法及手机号码传送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手机号码传送方法及手机号码传送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移动终端的触摸滑动手势进行手机号码交互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移动设备的普及程度得到的极大的提高。目前,在我国智能手机、ipad、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拥有量不断上升,在发达的城市几乎是人手一部手机,手机用户的数量已经超过10亿。得知手机号码,成为人们交际的一个重要方式。而人们在日常交往中,交换联系信息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1、当面交换名片;2、告知手机号码后进行拨打确认;3、以邮件或短信等方式进行告知;这几种方式都存在一个这个的问题:用户须在得知电话号码后拨一次号码,并进行校验。而使用这种方式的用户,则或多或少感觉到麻烦,或者在一次要记录多个号码时候,或者在逐个校验的时候。通过对现有技术的了解,专利技术人认为,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第一、用户在想获得联系信息后,操作的界面或操作过程比较复杂;第二、有一定按错、按少号码的几率,用户须耐心校验;第三、使用起来耗时耗力,沟通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提出了手机号码传送方法及系统,可以更为简单、直观地进行手机号码交换。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方便多个移动终端之间通信,满足人们日常社交及分享的需要。为了尽可能的方便个人使用,本专利技术分别用在广域网和局域网内。在广域网中,分享者和被分享者都可以使用网络、GPS定位以及处于同一分享平台情况下。在局域网中,分享者和被分享者双方都可以利用移动端设备的蓝牙接口、wifi设备甚至是红外接收装置,形成局域网中一对一、一对多甚至多对多的连接状态。一种手机号码传送方法,包括步骤:进入操作界面;第一移动终端检测触摸手势,根据触摸手势的滑动方向信息生成请求数据包,若在预设时间内第一移动终端接收由第二移动终端触摸手势滑动方向信息生成的响应数据包,发送第一移动终端的手机号码到第二移动终端;所述响应数据包中的第二移动终端触摸手势的滑动方向信息为预设滑动方向信息。所述预设滑动方向信息与第一移动终端触摸手势的滑动方向信息大致相同或大致相反。所述触摸手势的滑动方向信息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滑动方向信息。所述一个以上触摸手势的滑动方向信息是指按触摸时间顺序依次记录的滑动方向信息。所述响应数据包包括第二移动终端的手机号码。所述的手机号码信息可以替换为qq号码、邮箱、地址信息、传真号码中的一个或多个信息。一种手机号码传送系统,该系统包括:触摸手势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用户在触摸屏上点击的触摸点以及滑动之后的触摸点的位置信息,并根据触摸点的位置产生滑动方向信息;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触摸点滑动方向信息生成一个请求与第二移动终端建立通信连接的请求数据包;响应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第一移动终端是否在预设时间内接收到第二移动终端的响应数据包,检验响应数据包中的第二移动终端触摸手势的滑动方向信息是否为预设滑动方向信息;第一通信模块,用于接收响应检测模块的信息,并根据信息控制第一移动终端传送手机号码给第二移动终端。所述预设滑动方向信息与第一移动终端触摸手势的滑动方向信息大致相同或大致相反。所述响应数据包包括第二移动终端的手机号码。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手机号码传送方法及系统可以简单、直观地在两个移动终端之间进行手机号码或其他联系信息传送,简化了传统的交换号码操作,提高用户沟通效率;精确传送手机号码或其他联系信息,防止按错、少按号码的错误;同时,可实行范围内用户精准匹配,即使在多用户共同使用的时候也可准确地将手机号码或其他联系信息传送给其他移动终端用户。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手机号码方法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一种手机号码传送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其中的较佳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方案进行详细阐述。图1中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种手机号码方法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方法包括步骤:S101:进入操作界面;在本实施例中进入操作界面是为了确保每一个移动终端(也可以叫做电子装置,目前智能手机、平板电脑都可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实现装置)都有一个共同的服务网络。在明确移动终端之间的连接关系后,其操作界面可以理解为移动终端的任意显示页面。S102:第一移动终端检测触摸手势,根据触摸手势的滑动方向信息生成请求数据包并发送该数据包到网络中;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移动终端检测是否有一个或多个手指(或触摸物)触摸屏幕,若在预设时间内(100ms)手指由触摸点向左滑动,则产生的请求指令包括一个左移的信息。若有多个手指往不同方向移动,而产生的请求数据包括不同方向的移动信息。此时,第一移动终端会根据不同的滑动方向信息生成相应的请求数据包,并将该请求数据包发送至网络中,等待第二移动终端的响应。这里说的网络,包括局域网或者广域网中。作为较优实施例,这里采用了局域网中的无线网络。在此步骤中,请求数据包可以不发送到网络中,仅仅作为一个标记数据保存。S103:若在预设时间内第一移动终端接收由第二移动终端触摸手势滑动方向信息生成的响应数据包,第一移动终端发送手机号码到第二移动终端;所述响应数据包中的第二移动终端触摸手势的滑动方向信息为预设滑动方向信息。第二移动终端检测触摸手势,根据用户触摸手势方向信息生成响应数据包并发送该数据包到网络中。一般来说,第二移动终端在接受到第一移动终端的请求数据包后(步骤S102若请求数据包不发送到网络,则不会出现这种状况),会有所提示,用户只须通过提示触动相应的手势或按下相应的提示按键即可。但是,一方面这种提示由于同一时间内可能有多个用户同时发来请求,逐个提示会浪费时间,也会让不想接收的信息的用户接收信息提示造成用户困扰;另一方面,第一移动终端用户也不能第一时间与想连接的用户进行连接。这里所说的第二移动终端生成的响应数据包括检测到第二移动终端触摸手势的滑动方向信息。第二移动终端检测触摸手势时,触摸手势包括在触摸屏上放置一个或一个以上手指达预定时间量,并朝着一个方向或一个以上方向移动,根据滑动方向信息生成响应数据包。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移动终端不采用主动提示方式。第二移动终端检测是否有一个或多个手指(或触摸物)在触摸屏幕,并在预设时间内(100ms)手指由触摸点向左滑动。若有多个手指往不同方向移动,而产生的请求数据包括各个不同方向的移动信息。此时,第二移动终端会根据不同的滑动方向信息生成相应的响应数据包,发送该数据包到网络中。第一移动终端接收到响应数据包后,会判断响应数据包中的滑动方向信息是否为预设滑动方向信息,若是,将手机号码发送到第二移动终端,若否,返回S102。在此步骤中,第二移动终端所生成的响应数据包中也可以包含第二移动终端本机的手机号码,在第一移动终端判定响应数据包滑动方向信息为预设滑动方向信息后,将第二移动终端的手机号码显示给第一移动终端。这样,可以达到交换手机号码的效果,提高人际沟通的效率。当然,第二移动终端也可以不设置发送本机号码,以保护个人隐私。在响应数据包中的滑动方向信息是第一移动终端所要求的滑动方向信息时,第一移动终端才会将手机号码发送到第二移动终端。一般来说,响应数据包中的滑动方向信息有下面几种情况:1、第二移动终端用户按下按键或触动屏幕按键生产响应数据包为第一移动终端用户请求数据包所要求数据一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手机号码传送方法及手机号码传送系统

【技术保护点】
进入操作界面;第一移动终端检测触摸手势,根据触摸手势的滑动方向信息生成请求数据包,若在预设时间内第一移动终端接收由第二移动终端触摸手势滑动方向信息生成的响应数据包,发送第一移动终端的手机号码到第二移动终端;所述响应数据包中的第二移动终端触摸手势的滑动方向信息为预设滑动方向信息。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1.26 CN 201310029208.11.一种手机号码传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进入操作界面;第一移动终端检测触摸手势,根据触摸手势的滑动方向信息生成请求数据包,若在预设时间内第一移动终端接收由第二移动终端触摸手势滑动方向信息生成的响应数据包,发送第一移动终端的手机号码到第二移动终端;所述响应数据包中的第二移动终端触摸手势的滑动方向信息为预设滑动方向信息;所述第一移动终端通过所述滑动方向信息将发送给手机号码的所述第二移动终端进行分类;所述滑动方向信息为第一移动终端的滑动方向信息与第二移动终端的滑动方向信息相同时的滑动方向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号码传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手势的滑动方向信息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滑动方向信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机号码传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以上触摸手势的滑动方向信息是指按触摸时间顺序依次记录的滑动方向信息。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手机号码传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数据包包括第二移动终端的手机号码。5.一种联系信息传送方法,包括1-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手机号码传送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沃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