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压配电网高可靠性闭环接线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643730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07 0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压配电网高可靠性闭环接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01:将变电站的每台变压器的10千伏侧引出独立的两段母线;步骤S02:将所述两段母线各自经一环网单元连接,以形成闭环环网结构,所述环网单元中至少设置一个断路器作为联络开关,每台变压器所形成的闭环环网结构均通过该联络开关和联络线连接到另一台变压器所形成的闭环环网结构上;变压器正常运行时联络线两端的断路器均打开,联络线处于备用状态;而且每个环网上供电的负荷不超过两回馈线热稳定极限供电负荷的40%。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的优点在于,供电可靠性高,同一变压器的闭环运行不会提高配电网短路电流,因此改造量小,建设成本低,可行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01:将变电站的每台变压器的10千伏侧引出独立的两段母线;步骤S02:将所述两段母线各自经一环网单元连接,以形成闭环环网结构,所述环网单元中至少设置一个断路器作为联络开关,每台变压器所形成的闭环环网结构均通过该联络开关和联络线连接到另一台变压器所形成的闭环环网结构上;变压器正常运行时联络线两端的断路器均打开,联络线处于备用状态;而且每个环网上供电的负荷不超过两回馈线热稳定极限供电负荷的40%。本专利技术方法的优点在于,供电可靠性高,同一变压器的闭环运行不会提高配电网短路电流,因此改造量小,建设成本低,可行性高。【专利说明】—种中压配电网高可靠性闭环接线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供电
,特别是。
技术介绍
国内外高可靠性供电区的中压配电网普遍采用环网结构,其运行方式分为开环运行和闭环运行两种。我国中压10千伏配电网采用“开环运行+配电自动化”方式,即正常运行时各10千伏馈线之间的联络开关打开,10千伏馈线采用辐射供电;当馈线故障后,通过配电自动化系统实施故障定位和隔离,将联络开关闭合实现向非故障段的供电,其缺点是故障后恢复供电的时间较长,需要几分钟?几十分钟。新加坡、香港等地区的中压20千伏配电网采用“闭环运行+差动保护”的方式,即正常运行时两回10千伏馈线之间通过断路器等设备相联,形成环网;当馈线故障后,通过继电保护设备迅速实施故障定位和隔离,只需要几十?几百毫秒。与开环运行方式相比,闭环运行优点是故障后恢复供电的时间短,缺点是短路电流值大,建设费用高。然而,新加坡、香港等地区中压20千伏配电网采用的闭环运行方式中,两回20千伏馈线来自不同变压器的20千伏母线。在同样短路容量的情况下,10千伏配电网短路电流是20千伏配电网的2倍。如果将这一接线模式直接应用到我国的10千伏配电网中,我国10千伏配电网的短路电流将大幅度超过已有设备的额定值(一般为25千安或31.5千安),需要进行大量改造,不仅投资大,而且还可能在改造期间影响用户的正常供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能实现同一变压器的闭环运行不会提高配电网短路电流。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方案实现:,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Ol:将变电站的每台变压器的10千伏侧引出独立的两段母线; 步骤S02:将所述两段母线各自经一环网单元连接,以形成闭环环网结构,所述环网单元中至少设置一个断路器作为联络开关,每台变压器所形成的闭环环网结构均通过该联络开关和联络线连接到另一台变压器所形成的闭环环网结构上;变压器正常运行时联络线两端的断路器均打开,联络线处于备用状态;而且每个环网上供电的负荷不超过两回馈线热稳定极限供电负荷的40%。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当某个环网的两回馈线均故障停运时,联络断路器闭合,联络线由备用状态转为运行状态;故障馈线上的负荷由非故障环网通过联络线供电。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断路器上配置差动式继电保护。本专利技术方法采用“闭环运行+差动保护”的方式应用于10千伏配电网,当一回馈线故障后,通过继电保护设备迅速实施故障定位和隔离,快速恢复供电;当两回馈线故障后,通过联络线实现支援,快速恢复供电。适合于对可靠性要求较高的供电区。本方法中,形成环网的两条馈线来自同一变压器的不同母线,只有一台变压器向环网提供短路电流,短路电流水平与常规的开环运行方式没有差别。【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三台主变压器的变电站IOkV馈线闭环接线示意图(虚线框内为本接线模式)。图2是单回IOkV馈线发生故障后,故障点两侧断路器的状态变化示意图。图3是同一变压器的双回IOkV馈线发生故障后,故障点两侧断路器及联络线断路器的状态变化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是提供,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Ol:将变电站的每台变压器的10千伏侧引出独立的两段母线; 步骤S02:将所述两段母线各自经一环网单元连接,以形成闭环环网结构,所述环网单元中至少设置一个断路器作为联络开关,每台变压器所形成的闭环环网结构均通过该联络开关和联络线连接到另一台变压器所形成的闭环环网结构上;变压器正常运行时联络线两端的断路器均打开,联络线处于备用状态;而且每个环网上供电的负荷不超过两回馈线热稳定极限供电负荷的40%。请参照附图1、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中,变电站中有三台主变压器,分别是主变压器1、主变压器2和主变压器3,每台主变压器都形成了一个闭环环网结构,以主变压器I为例,其10千伏侧引出独立的两段母线,分别为母线11和母线12,每段母线各馈出一回10千伏馈线,分别对应为馈线11和馈线12,其中馈线11通过断路器11连接两个环网单元HWll和HW12,而馈线12通过断路器12连接两个环网单元HW14和HW13,最后连接形成闭环环网结构。所述环网单元或者为配电站,或者为环网柜,或者为开关站,每个环网单元的内部都采用断路器作为联接元件。在每台变压器所形成的闭环环网结构中安装有差动保护装置(图中未示意出,其可采用现有市售的差动保护装置)。正常运行状态下,每个闭环环网结构上供电的负荷不超过两回馈线热稳定极限供电负荷的40%。在主变压器I的闭环环网结构中,环网单元HW13设置有联络开关,其通过联络线12连接到主变压器2的闭环环网结构中。图中,实心的块状构造为正常运行下闭合状态的断路器,而空心的块状构造则为正常运行下打开状态的断路器。同样,母线21和母线22均来自主变压器2的10千伏侧,母线31和母线32均来自主变压器3的10千伏侧。图中的HW11、HW12……HW33、HW34表示环网柜、配电站(室)等可以组成环网的联接单元,每个联接单元内部采用10千伏断路器作为联接设备。联接单元通过闭合的断路器与用电负荷连接,变电站经馈线和环网联接单元向用电负荷供电。联络线12和联络线23联接不同的闭合环网内部的联接单元,正常时联络线两侧的断路器均处于断开状态,即联络线没有联通,处于备用状态。当任何一条馈线(例如馈线11)发生故障时,依时序发生如下动作: 差动保护检测到故障;发出动作指令,故障点两侧的断路器打开(例如断路器11和环网HWll中的断路器A打开),馈线11上发生故障的线路段被隔离;HW11、HW12、HW13、HW14上的负荷全部由馈线12供电。当来自同一变压器的两条馈线(例如馈线11和馈线12)发生故障时,依时序发生如下动作: 差动保护检测到故障;发出动作指令,故障点两侧的断路器打开(例如断路器11和环网HWll中的断路器A打开,断路器12和环网HW14中的断路器B打开),馈线11、馈线12上发生故障的线路段被隔离;联络线12两侧的断路器闭合,联络线12由备用状态转为运行状态。HW11、HW12、HW13、HW14上的负荷全部由馈线21和馈线22供电。以上所述主变压器可以是220千伏变电站或110千伏变电站的主变压器,但变压器的低压侧为10千伏。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专利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专利技术的涵盖范围。【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Ol:将变电站的每台变压器的10千伏侧引出独立的两段母线; 步骤S02:将所述两段母线各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压配电网高可靠性闭环接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01:将变电站的每台变压器的10千伏侧引出独立的两段母线;步骤S02:将所述两段母线各自经一环网单元连接,以形成闭环环网结构,所述环网单元中至少设置一个断路器作为联络开关,每台变压器所形成的闭环环网结构均通过该联络开关和联络线连接到另一台变压器所形成的闭环环网结构上;变压器正常运行时联络线两端的断路器均打开,联络线处于备用状态;而且每个环网上供电的负荷不超过两回馈线热稳定极限供电负荷的4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东张林垚林章岁胡臻达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