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拳参的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632087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06 09: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药拳参的种植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1)药材采收后的土地于7-15天内进行翻土、施基肥;2)将采挖的株高3-6厘米的野生拳参移栽到土壤中;3)采用畦灌法灌溉;4)每8-10行设置排水沟,采用暗沟方式排水;5)每年5月-9月进行搭棚遮阴;6)在畦灌时每间隔一个月至少冲施一次氮肥和磷肥,根据拳参生长实际情况可追加冲施肥;7)每年10月中旬-11月中旬进行培土处理,培土高度为25-40厘米。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仿野生环境种植拳参,筛选出了仿野生环境种植技术,为拳参的资源再生提供了一有效途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它包括如下步骤:1)药材采收后的土地于7-15天内进行翻土、施基肥;2)将采挖的株高3-6厘米的野生拳参移栽到土壤中;3)采用畦灌法灌溉;4)每8-10行设置排水沟,采用暗沟方式排水;5)每年5月-9月进行搭棚遮阴;6)在畦灌时每间隔一个月至少冲施一次氮肥和磷肥,根据拳参生长实际情况可追加冲施肥;7)每年10月中旬-11月中旬进行培土处理,培土高度为25-40厘米。本专利技术通过仿野生环境种植拳参,筛选出了仿野生环境种植技术,为拳参的资源再生提供了一有效途径。【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拳参(bistort rhizome)拳参为多年生草本,高50-90厘米。根莖肥厚扭曲,外皮紫红色。茎直立,单一或数茎丛生,不分枝。清热镇惊,理湿消肿。治热病惊搐,破伤风,赤痢,痈肿,瘰疬。清热利湿;凉血止血;解毒散结。主肺热咳嗽;热病惊痫;赤痢;热泻;吐血; 痔疮出血;痈肿疮毒。拳参分布于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新疆、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河南、湖北、湖南等地。多生于生于山野草丛中或林下阴湿处。近年来,由于气候和自然环境的影响,野生拳参资源逐年减少,属野生濒危中药物种。通过人工种植的手段,实现拳参资源的有效供给,是解决野生拳参资源逐年减少的最佳手段。本专利技术通过仿野生环境种植拳参,筛选出了仿野生环境种植技术,为拳参的资源再生提供了一有效途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包括如下步骤:1)药材采收后的土地于7-15天内进行翻土,翻土深度为20-30厘米,翻土过程中每亩施2-3吨发酵腐熟完全的牛粪肥作为基肥,种植前再每亩施2-4吨发酵腐熟完全的牛粪肥;2)将采挖的株高3-6厘米的野生拳参移栽到土壤中,株距20-30厘米,行距30_40 厘米;3)采用畦灌法灌溉,将水引入畦沟内,使水流逐渐渗入土中,保持拳参生长环境湿度在夏季时保持在55-65%,由于灌后蒸发量大,容易破坏表层土壤的团粒结构形成板层, 空气不流通,影响土壤中好气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因此灌后3-5天内中耕松土 ;4)每8-10行设置排水沟,采用暗沟方式排水;5)每年5月-9月进行搭棚遮阴,调节棚内透光度,使光照强度常年保持在 2500-35001ux 之间;6)在畦灌时每间隔一个月至少冲施一次氮肥和磷肥,根据拳参生长实际情况可追加冲施肥;7)每年10月中旬-11月中旬进行培土处理,培土高度为25-40厘米。【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1)药材采收后的土地于15天内进行翻土,翻土深度为25厘米,翻土过程中每亩施 2吨发酵腐熟完全的牛粪肥作为基肥,种植前再每亩施2吨发酵腐熟完全的牛粪肥;2)将采挖的株高4厘米的野生拳参移栽到土壤中,株距20厘米,行距30厘米;3)采用畦灌法灌溉,将水引入畦沟内,使水流逐渐渗入土中,保持拳参生长环境湿度在夏季时保持在55-60%。灌后3天内中耕松土 ;4)每8行设置排水沟,采用暗沟方式排水;5)5月-9月进行搭棚遮阴,调节棚内透光度,使光照强度常年保持在 2500-30001ux 之间;6)在畦灌时每间隔一个月至少冲施一次氮肥和磷肥,根据拳参生长实际情况可追加冲施肥;7)10月中旬-11月中旬进行培土处理,培土高度为25厘米。实施结果:平均每区种植10300株,成活率86%,平均株高23.2厘米。实施例2I)药材采收后的土地于7天内进行翻土,翻土深度为30厘米,翻土过程中每亩施 3吨发酵腐熟完全的牛粪肥作为基肥,种植前再每亩施4吨发酵腐熟完全的牛粪肥;2)将采挖的株高6厘米的野生拳参移栽到土壤中,株距30厘米,行距40厘米;3)采用畦灌法灌溉,将水引入畦沟内,使水流逐渐渗入土中,保持拳参生长环境湿度在夏季时保持在60-65%。灌后5天内中耕松土 ;4)每10行设置排水沟,采用暗沟方式排水;5)5月-9月进行搭棚遮阴,调节棚内透光度,使光照强度常年保持在 3000-35001ux 之间;6)在畦灌时每间隔一 个月至少冲施一次氮肥和磷肥,根据拳参生长实际情况可追加冲施肥;7)10月中旬-11月中旬进行培土处理,培土高度为40厘米。实施结果:平均每区种植5160株,成活率92%,平均株高26.7厘米。当然,本专利技术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及其实质的前提下, 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做出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1)药材采收后的土地于7-15天内进行翻土,翻土深度为20-30厘米,翻土过程中每亩施2-3吨发酵腐熟完全的牛粪肥作为基肥,种植前再每亩施2-4吨发酵腐熟完全的牛粪肥;2)将采挖的株高3-6厘米的野生拳参移栽到土壤中,株距20-30厘米,行距30-40厘米;3)采用畦灌法灌溉,将水引入畦沟内,使水流逐渐渗入土中,保持拳参生长环境湿度在夏季时保持在55-65%,由于灌后蒸发量大,容易破坏表层土壤的团粒结构形成板层,空气不流通,影响土壤中好气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因此灌后3-5天内中耕松土 ; 4)每8-10行设置排水沟,采用暗沟方式排水;5)每年5月-9月进行搭棚遮阴,调节棚内透光度,使光照强度常年保持在 2500-35001ux 之间;6)在畦灌时每间隔一个月至少冲施一次氮肥和磷肥,根据拳参生长实际情况可追加冲施肥;7)每年10月中旬-11月中旬进行培土处理,培土高度为25-40厘米。【文档编号】A01G1/00GK103548528SQ201310521276【公开日】2014年2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30日 【专利技术者】郭庆 申请人:迁安市润青中药材种植技术开发中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药拳参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1)药材采收后的土地于7?15天内进行翻土,翻土深度为20?30厘米,翻土过程中每亩施2?3吨发酵腐熟完全的牛粪肥作为基肥,种植前再每亩施2?4吨发酵腐熟完全的牛粪肥;2)将采挖的株高3?6厘米的野生拳参移栽到土壤中,株距20?30厘米,行距30?40厘米;3)采用畦灌法灌溉,将水引入畦沟内,使水流逐渐渗入土中,保持拳参生长环境湿度在夏季时保持在55?65%,由于灌后蒸发量大,容易破坏表层土壤的团粒结构形成板层,空气不流通,影响土壤中好气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因此灌后3?5天内中耕松土;4)每8?10行设置排水沟,采用暗沟方式排水;5)每年5月?9月进行搭棚遮阴,调节棚内透光度,使光照强度常年保持在2500?3500lux之间;6)在畦灌时每间隔一个月至少冲施一次氮肥和磷肥,根据拳参生长实际情况可追加冲施肥;7)每年10月中旬?11月中旬进行培土处理,培土高度为25?40厘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庆
申请(专利权)人:迁安市润青中药材种植技术开发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