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污组件及含有该防污组件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631645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30 2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污组件,其包括第一框架及第二框架;其中,第二实体部用于限位太阳能发电模块的端部距承载部的距离不大于太阳能发电模块的厚度。由上述防污组件限位固定太阳能发电模块构成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在安装时,可以使第二框架位置倾斜向下,而第二框架上用于限位太阳能发电模块的端部不高于太阳能发电模块,从而灰尘可以直接随雨水的冲刷流下而不会有残留在太阳能发电模块表面,有效避免了太阳能发电装置表面因灰尘累计而造成发电效率下降的问题。上述防污组件结构简单,可以广泛推广应用。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含有该防污组件的太阳能发电装置。(*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污组件,其包括第一框架及第二框架;其中,第二实体部用于限位太阳能发电模块的端部距承载部的距离不大于太阳能发电模块的厚度。由上述防污组件限位固定太阳能发电模块构成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在安装时,可以使第二框架位置倾斜向下,而第二框架上用于限位太阳能发电模块的端部不高于太阳能发电模块,从而灰尘可以直接随雨水的冲刷流下而不会有残留在太阳能发电模块表面,有效避免了太阳能发电装置表面因灰尘累计而造成发电效率下降的问题。上述防污组件结构简单,可以广泛推广应用。此外,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含有该防污组件的太阳能发电装置。【专利说明】防污组件及含有该防污组件的太阳能发电装置
本技术涉及光伏发电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污组件及含有该防污组件的太阳能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当今社会光伏产品的深入应用,太阳能发电装置的安装量急剧上升,因此,提高太阳能发电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发电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太阳能发电装置在户外安装过程中往往会人为设置一个最佳倾向角。而太阳能发电装置在户外长期使用会不断受到灰尘的侵袭,部分灰尘会随着雨水被冲刷掉,但仍有部分残留。太阳能发电模块在长期工作中会因灰尘的积累而导致发电效率下降,甚至会出现热斑效应,从而整个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也会严重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使太阳能发电模块不易灰尘积累的防污组件及含有该防污组件的太阳能发电装置。一种防污组件,用于固定太阳能发电模块,所述防污组件包括第一框架及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包括空心的第一实体部及沿所述第一实体部一端的内侧边缘向内延伸形成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太阳能发电模块可插入所述容置槽内;所述第二框架包括第二实体部及设在所述第二实体部上的用于承载所述太阳能发电模块的承载部,所述第一实体部与所述第二实体部配合对接围绕所述太阳能发电模块设置,所述第二实体部用于限位所述太阳能发电模块的端部距所述承载部的距离不大于所述太阳能发电模块的厚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实体部为轴向设有缺口的空心柱体结构,所述第二实体部在所述缺口位置与所述第一实体部配合对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实体部为缺少一面的空心四棱柱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框架还包括围绕所述第一实体部另一端的内侧边缘向内延伸形成的第一底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底部之间设有分别与所述固定部及所述第一底部连接的第一支撑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框架还包括围绕所述第二实体部远离所述承载部的端部边缘向内延伸形成的第二底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载部与所述第二底部之间设有分别与所述承载部及所述第二底部连接的第二支撑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污组件还包括可套设在所述第二框架外侧的加固件,所述加固件包括第三实体部及设在所述第三实体部一端向内延伸形成的限位部,所述太阳能发电模块可夹设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承载部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实体部与所述第二实体部之间固定连接。一种太阳能发电装置,包括太阳能发电模块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防污组件,所述太阳能发电模块由所述防污组件限位固定。由上述防污组件限位固定太阳能发电模块构成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在安装时,可以使第二框架位置倾斜向下,而第二框架上用于限位太阳能发电模块的端部不高于太阳能发电模块,从而灰尘可以直接随雨水的冲刷流下而不会有残留在太阳能发电模块表面,有效避免了太阳能发电装置表面因灰尘累计而造成发电效率下降的问题。上述防污组件结构简单,可以广泛推广应用。【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太阳能发电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图1中第一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第二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加固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含有加固件的太阳能发电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所示,一实施方式的太阳能发电装置10包括太阳能发电模块100及防污组件200。太阳能发电模块100由防污组件200限位固定。太阳能发电模块100呈长方形板块状,用于吸收太阳能并进行光电转换。在本实施方式中,防污组件200包括第一框架210及第二框架220。第一框架210与第二框架220配合对接将太阳能发电模块100限位固定在中间。请结合图1和图2,第一框架210包括第一实体部211、固定部212、第一底部213及第一支撑部214。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实体部211为缺少一面的空心四棱柱结构,与太阳能发电模块100的形状匹配。固定部212设在第一实体部211的一端,并沿该端的边缘向内垂直延伸形成。固定部212上开设有围绕第一实体部211的容置槽215。容置槽215的开口方向与第一实体部211的轴向垂直设置。容置槽215的尺寸与太阳能发电模块100的厚度匹配,从而太阳能发电模块100可以插入该容置槽215中,并由容置槽215的槽壁限位。在本实施方式中,太阳能发电模块100通过密封胶与容置槽215的槽壁粘接并形成密封。第一底部213设在第一实体部211的另一端并围绕第一实体部211的边缘向内垂直延伸。第一支撑部214设在第一底部213与固定部212之间,且分别与第一底部213及固定部212固定连接。第一支撑部214可以使整个第一框架210的结构更牢靠,保证在室外恶劣条件下太阳能发电装置10的结构稳定性。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实体部211的形状不限于上述空心的四棱柱结构,其形状可参考太阳能发电模块100的形状设计,保持与太阳能发电模块100的形状匹配,只要设有缺口即可。请结合图1和图3,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框架220包括第二实体部221、承载部222、第二底部223及第二支撑部224。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实体部221呈长方形板块状。第二实体部221的尺寸、形状与第一实体部211缺口部位的尺寸、形状匹配,从而第二实体部221与第一实体部211可以匹配对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实体部221与第一实体部211 —体成型,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实体部221可以与第一实体部211分别成型,二者配合固定连接即可。承载部222靠近第二实体部221的一端设置,用于承载太阳能发电模块100。承载部222与该端距离不大于太阳能发电模块100的厚度。在本实施方式中,太阳能发电模块100与承载部222通过密封胶粘接并形成密封。进一步,在本事方式中,承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污组件,用于固定太阳能发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污组件包括第一框架及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包括空心的第一实体部及沿所述第一实体部一端的内侧边缘向内延伸形成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太阳能发电模块可插入所述容置槽内;所述第二框架包括第二实体部及设在所述第二实体部上的用于承载所述太阳能发电模块的承载部,所述第一实体部与所述第二实体部配合对接围绕所述太阳能发电模块设置,所述第二实体部用于限位所述太阳能发电模块的端部距所述承载部的距离不大于所述太阳能发电模块的厚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冠袆蒋忠伟孙小菩姚文杰董远强谌能全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南玻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