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密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21895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30 1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气密窗,在将门窗插入于门窗框时,能够确保用于倾斜地插入的空间,设置门窗后,能够阻断连通室内与室外之间的空间,来提高绝热性、防止噪声流入室内,详细地,上述上侧框架呈下部开放的匚字形,以紧贴方式在建筑物的设置部设置的设置端的两末端向下部延伸而形成的末端向内侧弯曲相向而形成弯曲端,形成有呈下部开放的匚字形的活动框架,在活动框架的两末端形成有卡定端,上述卡定端放置在上述上侧框架的弯曲端并被卡定,在与上述卡定端相连接的本体端的下部面形成有多个轨,设置可在上侧框架的内部沿上下方向以滑动方式工作的活动框架,以便在将门窗设在门窗框时,使得门窗的上部末端插入于位于上部的框架的内部,以将上述门窗放置在下侧框架,具有容易地设置门窗的效果。

Airtight window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airtight window, in the doors and windows inserted in the door and window frame, can ensure for obliquely inserted space, set up after the doors and windows, can block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indoor and outdoor space, to improve the insulation, prevent noise into the interior, in detail, the upper frame is in a lower open U shape, at the end of the two end set in a building set to close to the way of setting end to lower part formed by the extending inward to form a bending end, forming a framework of the activities of a lower opening of the U shape, a fixed end is formed on the two end of the movable frame, the fixed end is placed in the upper end of the bending of the frame and is so, there are a number of rail is formed at a lower portion connected with the fixed end of the body end surface in the upper interior frame can be set vertically in a sliding way to work The movable frame, in order to be located in the window window frame, the upper end of the inner doors and windows inserted in the frame at the upper part, with the doors and windows are placed in the lower frame, is easy to set up windows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气密窗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以滑动方式开闭的气密窗,尤其涉及在将门窗插入于门窗框时,能够确保用于倾斜地插入的空间,设置门窗后,能够阻断连通室内与室外之间的空间,来提高绝热性、防止噪声流入室内的气密窗。
技术介绍
通常,多户型住房和公寓等各种建筑物设有滑动窗,上述滑动窗具有自然采光功能、能够从室内观望室外的功能及用于室内通风的功能。这种滑动窗将外部与内部相连接起来,当打开门窗时,能够在室内享受来自外部的舒适的空气和阳光,当关闭门窗时,能够隔绝外部的噪声和恶劣的空气、暴雨、寒风、炎夏盛暑、劲风。即,就滑动窗而言,其隔音性、气密性、水密性及绝热性非常重要。以往的滑动窗包括:窗框,由具有轨的上下水平窗框架和左右垂直窗框架形成,并固定于墙壁;门窗,以能够左右开闭的方式设在上述窗框,由具有轨槽的上下水平窗框架和左右垂直窗框形成;马海毛,分别设在上述轨槽的内部前后方。具有上述结构的滑动窗中,门窗的轨槽分别插入于窗框的轨,此时设在轨槽的马海毛分别与轨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紧贴来赋予隔音效果和防风效果。但是,如图1所示,如上所述的以往的滑动窗,以滑动开闭的方式由窗框Ia形成门窗1,使门窗I结合并移动的形成有轨2的上侧框架3、下侧框架4、左侧框架5、右侧框架6形成四方框用于设在建筑物,来构成门窗框7。这种上述以往的滑动窗利用以下结合方式,当对上述门窗框7进行施工之后,设置门窗I时,将门窗I的上部端插入于门窗框7的上侧框架3的内部,使得门窗I的下部端放置在下侧框架4的上部。但是,上述以往的滑动窗存在以下问题:若要将门窗设在门窗框,上侧框架的内部长度需要较长,由此,在设置门窗之后,若上述门窗放置在下侧框架,则门窗的上部端与上侧框架隔开较大间隔,致使绝热性下降、使噪声流入。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考虑到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侧框架,设置可在上侧框架的内部沿上下方向以滑动方式工作的活动框架,以便在将门窗设在门窗框时,使得门窗的上部末端插入于位于上部的框架的内部,以将上述门窗放置在下侧框架,来容易地设置门窗。[0011 ] 并且,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在将门窗设在门窗框之后,能够使设在上侧框架的内部的活动框架借助自重与门窗的上部末端紧贴,来防止室内与室外之间的连通,提高绝热性并阻断噪声。与此同时,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在上侧框架与活动框架之间设置弹性单元,借助弹力向下部推动活动框架使其与门窗的上部末端紧贴,来更加紧密地提高绝热性并阻断噪声。并且,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利用螺纹轴和螺帽来将常规的上侧框架与活动框架相结合,能够提高通用性。解决问题的手段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气密窗,其特征在于,以滑动开闭的方式由窗框形成门窗,使门窗结合并移动的形成有轨的上侧框架、下侧框架、左侧框架及右侧框架形成四方框用于设在建筑物,来构成门窗框,上述门窗框的上侧框架呈下部开放的匚字形,以紧贴方式在建筑物的设置部设置的设置端的两末端向下部延伸而形成的末端向内侧弯曲相向而形成弯曲端,形成有呈下部开放的匚字形的活动框架,在活动框架的两末端形成有卡定端,上述卡定端放置在上述上侧框架的弯曲端并被卡定,在与上述卡定端相连接的本体端的下部面形成有多个轨,当将上述活动框架插入于上侧框架的内部,来使卡定端卡定在弯曲端,使得上述上侧框架的两侧与连接于下侧框架的左侧框架及右侧框架相连接之后,设置门窗时,上述门窗的上部端将活动框架上推,来确保用于将门窗设在门窗框的内部的富余空间的同时使门窗的下部端放置在下侧框架,若设置了上述门窗,则活动框架借助自重向下部移动并与上侧框架紧贴,来阻断室内及室外。专利技术的效果如上所述,根据本专利技术,设置可在上侧框架的内部沿上下方向以滑动方式工作的活动框架,以便在将门窗设在门窗框时,使得门窗的上部末端插入于位于上部的框架的内部,以将上述门窗放置在下侧框架,具有容易地设置门窗的效果。并且,在将门窗设在门窗框之后,能够使设在上侧框架的内部的活动框架借助自重与门窗的上部末端紧贴,具有能够防止室内与室外之间的连通,并提高绝热性并阻断噪声的效果。与此同时,在上侧框架与活动框架之间设置弹性单元,借助弹力向下部推动活动框架使其与门窗的上部末端紧贴,具有能够更加紧密地提高绝热性并阻断噪声的效果。并且,利用螺纹轴和螺帽来将常规的上侧框架与活动框架相结合,具有能够提高通用性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将以往的滑动窗设在门窗框的顺序图。图2是具有窗框的门窗设在门窗框的主视图。图3是表示沿着图2的A-A线的用于设置具有窗框的门窗的气密窗的剖视图。图4是在用于设置具有窗框的门窗的上侧框架的内部设置的活动框架沿上下方向工作的工作图。图5是在用于设置具有窗框的门窗的上侧框架的内部设置的活动框架之间设置有弹性单元的状态的剖视图。图6是表示随着在用于设置具有窗框的门窗的上侧框架的内部设置的活动框架的上下工作弹性单元工作的剖视图。图7是表示具有窗框的门窗设在门窗框的顺序及随着在上侧框架的内部设置的活动框架的上下工作弹性单元工作的剖视图。图8是没有窗框的无框窗设在门窗框的主视图。图9是表示沿着图2的B-B线的用于设置没有窗框的门窗的气密窗的剖视图。图10是在用于设置没有窗框的门窗的上侧框架的内部设置的活动框架沿上下方向工作的工作图。图11是在用于设置没有窗框的门窗的上侧框架的内部设置的活动框架之间设置有弹性单元的状态的剖视图。图12表示随着在用于设置没有窗框的门窗的上侧框架的内部设置的活动框架的上下工作弹性单元工作的剖视图。图13是表示没有窗框的门窗设在门窗框的顺序及随着在上侧框架的内部设置的活动框架的上下工作弹性单元工作的剖视图。图14是弹性单元的实施示例图。图15a是示出用在各种形态的上侧框架和活动框架的弹性单元的各种实施例的首1J视图。 图15b是表示各种形态的上侧框架和活动框架的剖视图。图16是表示活动框架不直接卡定在上侧框架,而是利用连接单元来进行连接的实施例的剖视图。图17是在图16设置门窗时的工作图。图18中示出弹性单元的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19是在图18设置门窗时的工作图。图20是各种形态的上侧框架与活动框架借助弹性单元相连接的剖视图。图21是形成有一个轨的活动框架在上侧框架上下移动的剖视图。图22是在其他形态的上侧框架适用活动框架的剖视图。图23是形成有轨槽的活动框架在上侧框架上下移动的剖视图。图24是适用其他形态的活动框架的剖视图。附图标记的说明 10:门窗11:窗框 Ila:轨槽20:轨30:上侧框架31:设置端32:弯曲端32a:延伸端33:上侧孔34:中间端 34a:贯通孔40:下侧框架50:左侧框架60:右侧框架70:门窗框80:活动框架80a:连接端80b:上部卡定端80c:下部卡定端81:卡定端 82:本体端84:分割端85:导槽86:活动孔 87:螺纹轴88:螺帽90:弹性单元91:支撑端100:窗户框架 200:建筑物201:设置面【具体实施方式】最优选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门窗,当将门窗插入于门窗框时,能够确保用于倾斜地插入的空间,设置门窗后,能够连通阻断室内与室外之间的空间,来提高绝热性、防止噪声流入室内。针对上述问题,根据附图,对如上所述的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的详细的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密窗,其特征在于,以滑动开闭的方式由窗框(11)形成门窗(10),使门窗(10)结合并移动的形成有轨(20)的上侧框架(30)、下侧框架(40)、左侧框架(50)及右侧框架(60)形成四方框用于设在建筑物,来构成门窗框(70),上述门窗框(70)的上侧框架(30)呈下部开放的匚字形,以紧贴方式在建筑物(200)的设置部(201)设置的设置端(31)的两末端向下部延伸而形成的末端向内侧弯曲相向而形成弯曲端(32),形成有呈下部开放的匚字形的活动框架(80),在活动框架(80)的两末端形成有卡定端(81),上述卡定端(81)放置在上述上侧框架(30)的弯曲端(32)并被卡定,在与上述卡定端(81)相连接的本体端(82)的下部面形成有多个轨(20),当将上述活动框架(80)插入于上侧框架(30)的内部,来使卡定端(81)卡定在弯曲端(32),使得上述上侧框架(30)的两侧与连接于下侧框架(60)的左侧框架(40)及右侧框架(50)相连接之后,设置门窗(10)时,上述门窗(10)的上部端将活动框架(80)上推,来确保用于将门窗(10)设在门窗框(70)的内部的富余空间的同时使门窗(10)的下部端放置在下侧框架(40),若设置了上述门窗(10),则活动框架(80)借助自重向下部移动并紧贴,来阻断室内及室外。...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03.18 KR 10-2011-0024528;2011.04.27 KR 10-201.一种气密窗,其特征在于, 以滑动开闭的方式由窗框(11)形成门窗(10),使门窗(10)结合并移动的形成有轨(20)的上侧框架(30)、下侧框架(40)、左侧框架(50)及右侧框架(60)形成四方框用于设在建筑物,来构成门窗框(70), 上述门窗框(70)的上侧框架(30)呈下部开放的匚字形,以紧贴方式在建筑物(200)的设置部(201)设置的设置端(31)的两末端向下部延伸而形成的末端向内侧弯曲相向而形成弯曲端(32), 形成有呈下部开放的匚字形的活动框架(80),在活动框架(80)的两末端形成有卡定端(81),上述卡定端(81)放置在上述上侧框架(30)的弯曲端(32)并被卡定,在与上述卡定端(81)相连接的本体端(82)的下部面形成有多个轨(20), 当将上述活动框架(80 )插入于上侧框架(30 )的内部,来使卡定端(81)卡定在弯曲端(32),使得上述上侧框架(30)的两侧与连接于下侧框架(60)的左侧框架(40)及右侧框架(50)相连接之后,设置门窗(10)时,上述门窗(10)的上部端将活动框架(80)上推,来确保用于将门窗(10)设在门窗框(70)的内部的富余空间的同时使门窗(10)的下部端放置在下侧框架(40), 若设置了上述门窗(10),则活动框架(80)借助自重向下部移动并紧贴,来阻断室内及室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密窗,其特征在于,在上侧框架(30)与活动框架(80)之间插入弹性单元(90 ),当设置门窗(10 )时,在上侧框架(30 )支撑上述弹性单元(90 )的同时被上推的活动框架(80)对上述弹性单元(90)进行加压,若结束了门窗(10)的设置,则活动框架(80)借助上述弹性单元(90)的弹力向下部恢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密窗,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单元(90)呈半圆筒形状,上述弹性单元(90)以两末端自由的方式被上侧框架(30)支撑,或者上述弹性单元(90)的一末端被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密窗,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单元(90)由两末端直径相同的螺旋弹簧或圆锥形螺旋弹簧中的某一种构成。5.一种气密窗,其特征在于, 以滑动开闭的方式形成没有窗框的门窗(10),使门窗(10)结合并移动的上侧框架(30)、下侧框架(40)、左侧框架(50)及右侧框架(60)形成四方框用于设在建筑物,来构成门窗框(70), 上述门窗框(70)的上侧框架(30)呈下部开放的匚字形,以紧贴方式在建筑物(200)的设置部(201)设置的设置端(31)的两末端向下部延伸而形成的末端向内侧弯曲相向而形成弯曲端(32), 形成有呈下部开放的匚字形的活动框架(80),在活动框架(80)的两末端形成有卡定端(81),上述卡定端(81)放置在上述上侧框架(30)的弯曲端(32)并被卡定,在与上述卡定端(81)相连接的本体端(82)的中央下部形成有分割端(84),在卡定端(81)与分割端(84)之间形成有多个导槽(85), 当将上述活动框架(80)插入于上侧框架(30)的内部,来使卡定端(81)卡定在弯曲端(32),使得上述上侧框架(30)的两侧与连接于下侧框架(60)的左侧框架(40)及右侧框架(50)相连接之后,设置门窗(10)时,上述门窗(10)的上部端将活动框架(80)上推,来确保用于设置门窗(10)的富余空间的同时使门窗(10)的下部端放置在下侧框架(40), 若设置了上述门窗(10),则活动框架(80)借助自重向下部移动并紧贴,来阻断室内及室外。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密窗,其特征在于,在上侧框架(30)与活动框架(80)之间插入弹性单元(90 ),当设置门窗(10 )时,在上侧框架(30 )支撑上述弹性单元(90 )的同时被上推的活动框架(80)对上述弹性单元(90)进行加压,若结束了门窗(10)的设置,则活动框架(80)借助上述弹性单元(90)的弹力向下部恢复。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密窗,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单元(90)呈半圆筒形状,上述弹性单元(90)以两末端自由的方式被上侧框架(30)支撑,或者上述弹性单元(90)的一末端被固定。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密窗,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单元(90)由两末端直径相同的螺旋弹簧或圆锥形螺旋弹簧中的某一种构成。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密窗,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单元(90)由螺旋弹簧构成,利用将上述弹性单元(90)的一末端固定并结合于上侧框架(30)或活动框架(80),来防止弹性单元(80)移动。10.一种气密窗,其特征在于, 以滑动开闭的方式由窗框(11)形成门窗(10),使门窗(10)结合并移动的形成有轨(20)的上侧框架(30)、下侧框架(40)、左侧框架(50)及右侧框架(60)形成四方框用于设在建筑物,来构成门窗框( 70), 上述门窗框(70)的上侧框架(30)呈下部开放的匚字形,在以紧贴方式在建筑物(200)的设置部(201)设置的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哲佑
申请(专利权)人:AHC系统窗户有限公司朱哲佑
类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