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阎崇尧专利>正文

一种解决人体松弛捷径现象的中药方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10806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29 19: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按下述组分配置:川牛膝10克;决明子10克;生山楂8克;柴胡5克;红花6克;葛根5克;菊花3.5克;制附片4.5克;苦丁香(瓜蒂)2.5克;三七3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治疗对象是人体的松弛捷径现象所引发的高血压与高血糖的症状的治疗,该配方通过多年的开方用药的观察与总结,治疗高血压的总有效率95%--97%,高血糖的总有效率97%以上。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scription for solving relaxation phenomenon of human body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Achyranthes 10 grams; 10 grams of cassia; hawthorn 8 grams; Bupleurum 5 grams; safflower 6 grams; Pueraria 5 grams; chrysanthemum 3.5 grams; tablets 4.5 grams; Melo (Guadi) 2.5 grams 3 grams; 37. The invention of the treatment object is caused by the treatment of relaxation phenomena of the body of the shortcut of hypertension and symptoms of high blood sugar, and summarized by observing the prescribing medicine for many years the formula, total efficiency of 95%--97%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high blood glucose,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more than 97%.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解决人体松弛捷径现象的中药方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医方剂,尤其是涉及对治疗因人体松弛捷径现象而引发的高血压、高血糖以及并发心律不齐和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等老年性疾病的病理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针对性的中医治疗方剂。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及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高血压病和糖尿病多属中医学的“头痛”、“眩晕”范畴,病位在脑,涉及到肝、脾、肾等,多出现阴虚阳亢的表现,血压的高低是其主要的临床指证。在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治疗中,人们广泛使用着各种西药降压、降糖,其虽可满足一般的要求,但也有明显的副作用。当然也有不少的中药降压药如松岭血脉康、牛黄降压丸等,但对症状的改善有时也不尽人意,根据中医理论,在自然界中,人的生、老、病、死是自然法则,是哪一个人都无法逃避的现实,那么,有时候有很多人的疾病与年龄很不相符,未老先衰,未老先病,那么疾病是怎样发生的呢?中医认为,人本不该有病,那么为什么又病了呢,主要是有: 1、外因;即;风、寒、署、湿、燥、火。2、内因;即;喜、怒、忧、悲、思、恐、惊。3、不内不外因。 而西医认为疾病的主要因素是病原微生物的感染。这些现象都是中间现象,没有看到疾病根本,我们还要往前看,看到最基础的东西 本专利技术的指导思想是: 一、以松弛捷径现象、通道开闭假说为基础, 二、以营养物质与非营养物质摄入的盈亏为依据, 三、以诸多疾病症候的相互联系为指导,用来认识疾病了解疾病治疗疾病,对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松弛捷径现象是指; 动物具有神经反射与调节的功能,人也有更高级的反射与调节功能。当人体的某些器官与组织缺少血液供应时,或是某一部位血液循环变慢(中医称瘀滞)时,这些靶器官就会向大脑发出求救信号(也就是体液调节),大脑就会发出指令,使血管收缩,血容量增加,心率加快,搏率增加,凝血酶原激活物的释放,这些现象就是为了能够满足缺血或是血流减慢区域的血液供应,为什么会发生这些现象呢?因为人体有一特殊的生理现象即松弛捷径现象,所谓松弛捷径现象,就是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开始松弛,就是肌肉松弛之后,肌肉减弱了穿行于肌肉之间的血管的包裹力,管径增粗使血流增多,而靠近心脏近处的血管流量增大,回心血量增多,致使远端的的器官或组织血流量减少或不足,使周身的血液分布不均,这就是松弛捷径现象。通道开闭假说是指; 现教科书生理课本的中心理论是“肌丝滑行学说”。这个学说我们从一个单一的肌小节来看,确实可以解释细肌丝拉向粗肌丝内的机制(生理学第二章第四节三第二十七页上一段),但是如从骨骼肌的整体N个肌小节来看就不能解释肌肉的整体缩短,也无法解释如用力过猛引起的肌肉拉伤等病理现象。但是肌的形态与结构确实是在显微镜下得以看到,原肌球蛋白、肌动蛋白、肌钙蛋白以及构成的细肌丝都是可以在镜下看到的,虽然看到了这些结构,也都是在静止的状态下的观察,实际的动作以及所产生的动作后果就不是“将细肌丝拉向粗肌丝内”这么简单的收缩机制了。既然我们对“肌丝滑行学说”有疑义,本专利技术提出新的学说,也就是“通道开闭假说”。此假说的骨骼肌收缩机制是这样的:在收缩前也是我们教科书里面的终池膜上的钙通道开放,但所产生的动作电位不是产生肌钙蛋白“位阻效应”而使横桥播动,而是关闭通道。关闭哪些通道呢? 首先关闭的是细胞膜的气体扩散通道,由于气体扩散通道的关闭使得细胞膜内的Po2增高,(动脉血膜内的氧分压是IOOmmhg而静脉血膜外的氧分压是40mmhg)同时也使膜外Pco2增高,(动脉血的二氧化碳的分压是40mmhg,而静脉血的二氧化碳分压是46mmhg)由于气体本身具有受压体积变小性,所以多个细胞组成肌小节就会在气压的张力下发生整体膨大,而由N个肌小节构成的骨骼肌就会变粗、变短,这就是气道的关闭。因为气动装置具有动作快速、灵敏度高的特 点,但是也有动力小的缺点。这时由于机体组织Pco2的增高立即通过体液调节进行另一条通道的关闭既是生理学第四章血液循环的第二节血管生理四微循环(第69页),关闭直捷通路,并打开迂回通路,这时使微循环的血液供应增多,血液增多就会使肌小节变大、变硬,从而加大了肌肉的收缩动力,使我们的肌肉动作更有劲,如果需要更用力还会血压升高,这就是血道的关闭。在微循环的血液供应增多而回流的淋巴液也在增多,在直接通路关闭的同时,淋巴的回流通路也同时关闭,(可根据需要使淋巴末端的毛细管通道部分关闭或是全部关闭)使淋巴液回流受阻,由于淋巴不能及时的足量回流使肌小节的空间减少必然要使肌小节增大(淋巴液来源于组织液,通过毛细淋巴管稍膨大的盲端吸收,其吸收的动力来源于组织液与毛细淋巴管内淋巴液之间的压力差。压力差升高则淋巴液产生的速度加快。组织液一旦进入淋巴管就成为淋巴液,因而其成分与该处的组织液非常相近。毛细淋巴管彼此吻合成网,逐渐汇合成较大的集合淋巴管,集合淋巴管壁平滑肌的收缩活动和淋巴管腔内的瓣膜共同构成淋巴管泵〃,可促进淋巴回流,这就是水道的关闭。正常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每小时大约有120ml的淋巴液进入血液循环。来自右侧头颈部、右臂和右胸部的约20ml的淋巴液经由右淋巴导管导入静脉,其余100ml的淋巴液都通过胸导管导入静脉。人体每天大约生成2~4L的淋巴液,大致相当于全身的血浆总量),使肌肉的收缩力增强,当然这里面也有多个肌小节组成的肌肉结构,也就是说在细胞膜的气体通道、微循环的直捷通道和毛细淋巴管末端的淋巴通道(见生理学第四章第二节五的淋巴液的生成与回流第73页)是同时关闭,气动通道使收缩更迅速快捷,而直捷通道的关闭使肌肉收缩的更有力强劲,而以上两个通道解决了快速与强劲的问题,而淋巴回流通道的关闭是维持肌肉收缩时间的增长,只有这样才构成了肌肉收缩的完整结构。至于是哪个蛋白关闭的那条通道我们还没法知道,但是根据中医的视外揣内的观点,可以有以下证明: 一、当快速运动时,因肌肉的快速收缩使得Po2和Pco2发生变化就会发生急促呼吸的现象, 二、由于过度的收缩使肌肉拉伤,这是由于直接通路过度的关闭使微动脉过多的充血造成的,同时也发生充血现象, 三、由于要持久的收缩就要关闭淋巴回流通道,这也就是人长时间的站立腿部浮肿的现象。通道的关闭并不是所有的通道都全部的关闭,是有选择的关闭,例如毛细淋巴管末端结构,在我们的身体里像这样的末端结构是非常多的,但是,不同的部位、组织、器官产生的组织液是不同的,而明显,淋巴管末端的结构也是不同的,他们的回流方式也是不同的,因为我们身体的各组织器官所需要的蛋白质的组成是不同的,所以产生和回流的蛋白质是不同的,组织器官需要什么样的蛋白质是由肝脏合成的,可是肝脏不知道那个组织器官需要什么样的蛋白质,这些组织器官需要什么样的蛋白质是根据组织液里面的物质通过淋巴结的识别在流入静脉在经过脾脏的指令,肝脏才能按照脾脏的指令加工出各个组织器官所需要的营养成分,脾脏是给肝脏下了一个订单,而肝脏是按订单加工,肝脏自己没有生产什么物质的自主能力,必须有订单才能按订单加工蛋白质,如果脾脏给了一个错误的订单(其实是正确的大多数是淋巴结没有了识别或是没有接收到相应的蛋白质信息),肝脏就要加工出相反的(正确的说是过多的)物质这些相反的(或是过多的)蛋白质就会造成相反的结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高血压、高血糖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的配方为;川牛膝?????????????3??30克;决明子?????????????3??30克;生山楂?????????????3??30克;柴胡???????????????1??10克;红花???????????????1??10克;葛根???????????????1??10克;菊花???????????????1.5??15克;制附片?????????????0.5??5克;?苦丁香?????????????0.3??3克;三七???????????????0.5??5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高血压、高血糖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的配方为;川牛膝3--30克;决明子3—30克;生山楂3—30克;柴胡1—10克;红花1—10克;葛根1—10克;菊花1.5—15克; 制附片0.5—5克;苦丁香0.3—3克;三七0.5—5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的配方为;川牛膝10克;决明子10克;生山楂8克;柴胡5克;红花6克;葛根5克;菊花3.5克;制附片4.5克;苦丁香2.5克;三七3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的配方为;川牛膝3克;决明子3克;生山楂3克;柴胡I克;红花I克;菊花3.5克;制附片0.5克;苦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阎崇尧孙保芳于新宇
申请(专利权)人:阎崇尧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