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00458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23 04:59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口罩(10)为具有口罩主体部(20)和与口罩主体部(20)连接的耳挂部(30)的口罩,构成为,口罩主体部(20)具有在规定的第1方向(11)及与该第1方向(11)交叉的第2方向(12)上分别延伸的平面部(20a)、和第1方向(11)上的两端部区域(21)、(21),耳挂部(30)与两端部区域(21)、(21)分别接合,在俯视观察该口罩(10)时,两耳挂部(30)、(30)收纳于口罩主体部(20)的外形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的口罩(10)为具有口罩主体部(20)和与口罩主体部(20)连接的耳挂部(30)的口罩,构成为,口罩主体部(20)具有在规定的第1方向(11)及与该第1方向(11)交叉的第2方向(12)上分别延伸的平面部(20a)、和第1方向(11)上的两端部区域(21)、(21),耳挂部(30)与两端部区域(21)、(21)分别接合,在俯视观察该口罩(10)时,两耳挂部(30)、(30)收纳于口罩主体部(20)的外形内。【专利说明】口罩
本专利技术涉及戴于口罩戴用者脸部的口罩。
技术介绍
日本特开2007-312963号公报公开了一种戴于口罩戴用者脸部的口罩的制造方法。在该制造方法中,分别连续地运送大体覆盖口罩戴用者的面部的口罩主体部和勾挂在该口罩戴用者的耳朵上的耳挂部,另一方面,使口罩主体部和耳挂部彼此接合,由此连续制造多个口罩。在设计这种口罩时,要求一种在连续制造该口罩时容易进行操作的构造。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31296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方面而研发的,其技术课题为,在戴于口罩戴用者脸部的口罩中,容易进行制造口罩时的操作。为了实现上述技术课题而构成各方案所记载的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口罩具有口罩主体部和与该口罩主体部连接的耳挂部。口罩主体部具有在规定的第I方向及与该第I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上分别延伸的平面部、和第I方向上的两端部区域。耳挂部与两端部区域分别接合。该接合可以是基于使用了热或超声波的熔敷进行的接合,或者也可以是基于超声波或粘结剂的接合。该口罩构成为,在俯视观察该口罩时,与两端部区域接合的两耳挂部收纳于口罩主体部的外形内。因此,优选以将两耳挂部收纳于口罩主体部的外形内的方式进行口罩主体部及耳挂部的尺寸设定。该情况下,可以是口罩主体部的第I方向或第2方向的长度与耳挂部的第I方向或第2方向的长度大体一致的结构,或者也可以是口罩主体部的第I方向或第2方向的长度超过耳挂部的第I方向或第2方向的长度的结构。由此,能够通过使口罩主体部与各耳挂部的重合部分直接接合而制造口罩,尤其容易进行连续制造口罩时的操作。 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式的口罩优选具有将两耳挂部在口罩主体部的外形内相互连接的连接部。由此,能够在预先通过连接部将两耳挂部连接而使其一体化的状态下进行操作。另外,通过设置将两耳挂部相互连接的连接部,能够容易地识别出口罩为未使用状态。该连接部可以是具有能够通过用手拉拽各耳挂部来解除该连接部的连接这样的连接强度的连接部分,或者也可以是具有需要通过剪刀或刀具等进行切断处理程度的连接强度的连接部分。另外,两耳挂部可以构成为以通过连接部而相互连接的状态在同一平面上延伸,或者也可以构成为在连接部处相互重合。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式的口罩优选具有以在俯视观察该口罩时收纳于口罩主体部的外形内的方式接合的单一片状的耳挂片。该耳挂片构成为,两耳挂部以通过连接部而相互连接的状态在同一平面上延伸,由此在俯视观察该口罩时,耳挂部收纳于口罩主体部的外形内。由此,由于通过单一片状的耳挂片来构成两耳挂部,所以能够控制制造口罩时的零部件数量。 在本专利技术的口罩的另一方式中,各耳挂部具有:接合部,其在第2方向上在各端部区域的大致整体范围内呈长条状地延伸,且与该端部区域接合;和环状部,其与接合部一体状地形成,且与接合部一起形成耳挂空间,耳挂片是使一方耳挂部的环状部和另一方耳挂部的环状部相互连接的结构,优选在该连接部分处设有连接部。由此,能够实现在单一片状的耳挂片上使两耳挂部通过环状部而相互连接的结构。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式的口罩中,连接部优选构成为能够通过用手拉拽各耳挂部来解除该连接部的连接。由此,口罩戴用者能够容易地解除一对耳挂部在连接部处的连接而准备使用口罩。专利技术效果如上所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在戴于口罩戴用者脸部的口罩中,能够容易进行制造口罩时的操作。【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从外表面侧观察本专利技术的口罩10的情况下的俯视图。图2是从内表面侧观察图1中的口罩10的情况下的俯视图。图3是表示图1中的口罩10的A-A线的截面构造的图。图4是表示图3中的截面构造的变形例的图。图5是表示图3中的截面构造的变形例的图。图6是图3中的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7是从外表面侧观察图1中的口罩10的展开状态而得到的图。图8是戴用口罩时从侧面观察口罩10而得到的图。图9是表示耳挂部30的尺寸设定的俯视图。图10是表示口罩制造装置100的概要的图。图11是表示图10中的方向转换装置131及保持滚筒141的图。图12是图11中的方向转换装置131的方向转换部134的动作说明图。图13是表示各口罩主体部20和耳挂片带121b以规定配置方式重合的情况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口罩”的实施方式。在此所称的“口罩”构成为通过戴于口罩戴用者脸部而至少覆盖其口形。图1示出了从外表面侧观察本实施方式的口罩10时的情况,另外图2示出了从内表面侧观察该口罩10时的情况。在此,将口罩10的内表面规定为在戴口罩时与口罩戴用者脸部相对的面,将与内表面相反一侧的面规定为口罩10的外表面。根据这些图1及图2,口罩10包括以下部分:尤其以口罩戴用者的口( 口形)及鼻(鼻腔)为主体而加以覆盖的口罩主体部20 ;和与口罩主体部20连接且用于向口罩戴用者的耳朵勾挂的一对耳挂部30、30。该口罩10优选用作估计使用一次或多次的一次性口罩,作为其用途,能够典型地列举感冒等的病毒对策、花粉对策等。在此所称的口罩主体部20及一对耳挂部30、30分别与本专利技术中的“口罩主体部”及“耳挂部”相当。如图1所示,口罩主体部20具有在第I方向11及与该第I方向11交叉的第2方向12上分别延伸的平坦状的平面部20a。在此所称的平面部20a与本专利技术中的“平面部”相当。另外,在此所称的第I方向11及第2方向12分别与本专利技术中的“第I方向”及“第2方向”相当。在口罩主体部20为横宽LI且纵宽L2 ? LI)的长方形的情况下,将第I方向11也规定为口罩主体部20的横宽方向,另外将第2方向12也规定为口罩主体部20的纵宽方向。在该口罩主体部20的第I方向11上的两个端部区域21、21,分别沿第2方向12呈直线状地延伸有接合点22。在此所称的两端部区域21、21与本专利技术中的“两端部区域”相当。该接合点22构成为使口罩主体部20和各耳挂部30相互熔敷(也称作“熔接”)的接合部分。作为该情况下的熔敷,能够适当使用基于热的熔敷或基于超声波的熔敷。另外,在口罩主体部20的第2方向12上的一端部区域23,大致平行地配置有分别沿第I方向11呈直线状地延伸的两个接合点24、24。通过这些接合点24、24而在口罩主体部20的内部形成收容空间25,在该收容空间25中,收容有能够以符合口罩戴用者的鼻梁部形状的方式变形的鼻部吻合(nose fit)部件26。此外,也能够取代上述接合点22、24处的各熔敷或在上述接合点22、24处的各熔敷的基础上,使用基于粘结剂的接合。口罩主体部20具有在平面部20a上沿第I方向11延伸而形成的多条褶皱(褶,pleat) 27。这些褶皱27构成为,在端部区域21以摺叠状态通过接合点22而接合,因此能够阻止端部区域21处的沿第2方向12的展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口罩,具有口罩主体部和与所述口罩主体部连接的耳挂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主体部具有在规定的第1方向及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上分别延伸的平面部、和所述第1方向上的两端部区域,所述耳挂部与所述两端部区域分别接合,所述口罩构成为,在俯视观察该口罩时,与所述两端部区域接合的两耳挂部收纳于所述口罩主体部的外形内。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田英辅柴田彰石川宜秀石神信
申请(专利权)人: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