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捷式弹跳下水机构、便捷式弹跳盖和落水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93277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22 2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捷式弹跳下水机构,包括下水盖、落水筒、按压式开关,所述下水盖作为所述按压式开关的按钮,所述按压式开关固定在底部支承架上,所述落水筒沿其内壁设置支承底部支承架的第一结构并在该结构之上设置用于定位底部支承架的第二结构,所述底部支承架外侧设置有柔性圈,所述第二结构与柔性圈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弹跳盖直接插装式连接的新概念,拆装更加方便,且简化了结构,又降低了成本;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能够使操作人员快速地拆装下水机构中的便捷式弹跳盖,而且使得在拆下便捷式弹跳盖后,落水筒成为没有遮挡的直筒,管道维修部件能不受阻挡地进入,可非常方便地进行管路疏通维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捷式弹跳下水机构,包括下水盖、落水筒、按压式开关,所述下水盖作为所述按压式开关的按钮,所述按压式开关固定在底部支承架上,所述落水筒沿其内壁设置支承底部支承架的第一结构并在该结构之上设置用于定位底部支承架的第二结构,所述底部支承架外侧设置有柔性圈,所述第二结构与柔性圈配合。本专利技术提出了弹跳盖直接插装式连接的新概念,拆装更加方便,且简化了结构,又降低了成本;本专利技术不仅能够使操作人员快速地拆装下水机构中的便捷式弹跳盖,而且使得在拆下便捷式弹跳盖后,落水筒成为没有遮挡的直筒,管道维修部件能不受阻挡地进入,可非常方便地进行管路疏通维修。【专利说明】便捷式弹跳下水机构、便捷式弹跳盖和落水筒
本专利技术涉及厨卫设施中各种台盆浴缸,水槽等类似物品的下水机构弹跳盖和落水筒。
技术介绍
厨卫设施中各种台盆浴缸,水槽等类似物品的下水机构,一般都通过在外部配设执行开关来驱动下水盖升降开合,相对来说,这种方案尽管有其可取之处,比如操作比较方便,比较环保,并且容易设计成比较高档的视觉效果,但也造成了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也有的下水机构采用直接操作下水盖的方式,如塞头,圆盘转动式,这种方式如果不带开关机构,则结构过于简单,操作感差。而普遍采用的带有开关机构的弹跳下水,一般用螺纹固定在下水体中,造成排水孔小,容易造成堵塞,并且开关机构的拆卸非常麻烦,需要把螺纹拧出才能拆下,对于使用者来说,造成使用和维护比较困难,并且一般使用者不知道这样维护,造成正常的使用寿命比较短。而且这种下水机构,开关需要螺纹连接安装在带有辐条的安装架上,该安装架固定在落水筒中而不能拆卸,这样,一旦发生管道堵塞时,即使能将开关拧出,但是由于安装架挡在落水筒中,疏通部件难以进入,使得从落水筒处进行疏通的工作难以进行,不利于管道维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首先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捷式弹跳下水机构,其拆装方便,解决了普通弹跳下水使用和维护的难题,使得使用方便,维护简单,更换和维修方便。为此,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便捷式弹跳下水机构,包括下水盖、落水筒、按压式开关,所述下水盖作为所述按压式开关的按钮,所述按压式开关提供有上下两个停留控制位,使所述下水盖能停留在上工作位和下工作位,上工作位和下工作位分别对应下水盖处于打开状态和下水盖处于关闭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式开关固定在底部支承架上,所述落水筒沿其内壁设置支承底部支承架的第一结构并在该结构之上设置用于定位底部支承架的第二结构,所述底部支承架外侧设置有柔性圈,所述第二结构与柔性圈配合,使得在施加向下的压力进行装配时,柔性圈能变形穿过第二结构,底部支承架压至第一结构上,并通过第二结构卡住柔性圈而将底部支承架定位;在施加向上的拉力进行拆除时,能通过柔性圈的变形脱出第二结构,将底部支承架及按压式开关的结合体一起拔出落水筒。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按压式开关机构包括中心轴,所述中心轴作为按压式开关中的不动部件与固定在所述底部支承架上的连接部件固定连接,所述按压式开关还设置有可上下运动的滑动套,所述下水盖连在滑动套上,所述滑动套作为按压式开关中的运动部件套在中心轴外;按压式开关中的运动部件和不动部件之间设置有弹簧,用于向上顶所述运动部件。所述滑动套具有下水槽,所述滑动套和落水筒导向配合。所述下水盖、滑动套密封连接,使滑动套的套孔成为盲孔,所述盲孔在中心轴的上部围成一个气室,所述弹簧处在所述气室中,按压式开关的运动控制结构也处在该气室中。所述运动控制机构包括处在中心轴上的控制凸轮面,所述控制凸轮面具有所述两个停留控制位,分别对应所述上工作位和下工作位,所述控制凸轮面还具有连接两个停留控制位的单向循环滑道,所述滑动套的上部具有凸出到滑动套的套孔中的连接部,所述运动控制机构还包括连接弹黃钩,所述连接弹黃钩连接在所述控制凸轮面和滑动套的连接部之间,其一端钩部能钩在停留控制位上以及沿所述单向循环滑道滑动,所述滑动套的连接部还设有弹簧连接柱,所述弹簧套在弹簧连接柱外。所述落水筒内壁上的第一结构为沿着落水筒内壁的一圈台阶或多段台阶,所述落水筒内壁上的第二结构为沿着落水筒内壁的一圈凸起或多段凸起,所述凸起的上下侧均有导引斜面。本专利技术第二个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捷式弹跳盖,其拆装方便,解决了普通弹跳下水使用和维护的难题,使得使用方便,维护简单,更换和维修方便。为此,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捷式弹跳盖,包括下水盖、按压式开关、底部支承架,所述按压式开关固定在底部支承架上,所述下水盖作为所述按压式开关的按钮,所述按压式开关提供有上下两个停留控制位,使所述下水盖能停留在上工作位和下工作位,上工作位和下工作位分别对应下水盖处于打开状态和下水盖处于关闭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承架外侧设置有柔性圈,所述柔性圈用于和落水筒壁上的定位底部支承架的结构相配合。本专利技术第三个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落水筒,其便于可拆式地安装弹跳盖,使其拆装方便,且便于管道疏通维修。为此,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落水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水筒的内部,对应弹跳盖的安装深度,在落水筒内壁上具有第一结构和第二结构,第二结构在第二结构的上方,第一结构为沿着落水筒内壁的一圈台阶或多段台阶,所述落水筒内壁上的第二结构为沿着落水筒内壁的一圈凸起或多段凸起,所述凸起的上下侧均有导引斜面。由于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出了弹跳盖直接插装式连接的新概念,t匕以往的螺旋式安装结构拆装更加方便,且简化了结构,又降低了成本;尤为关键的是,本专利技术不仅能够使操作人员快速地拆装下水机构中的便捷式弹跳盖,而且底部支承架处在便捷式弹跳盖中,在拆除便捷式弹跳盖时,其被一起快速拆下,使得在拆下便捷式弹跳盖后,落水筒成为没有遮挡的直筒,管道维修部件能不受阻挡地进入,可非常方便地进行管路疏通维修。【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实施例在下水盖处于打开状态时的剖视图。图2为控制凸轮面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便捷式弹跳下水机构,包括下水盖1、落水筒4、按压式开关,下水盖底部可连接密封垫10,所述下水盖I作为所述按压式开关的按钮,所述按压式开关提供有上下两个停留控制位71、72,使所述下水盖能停留在上工作位和下工作位,上工作位和下工作位分别对应下水盖处于打开状态和下水盖处于关闭状态;所述按压式开关固定在底部支承架2上,所述落水筒4沿其内壁设置支承底部支承架的第一结构41并在该结构之上设置用于定位底部支承架的第二结构42,第一结构41和第二结构42设置在落水筒内部对应弹跳盖的安装深度处。所述底部支承架外侧设置有柔性圈20,所述第二结构与柔性圈配合,使得在施加向下的压力进行弹跳盖装配时,柔性圈20能变形穿过第二结构42,底部支承架2压至第一结构41上,并通过第二结构42卡住柔性圈20而将底部支承架2定位;在施加向上的拉力进行弹跳盖拆除时,能通过柔性圈20的变形脱出第二结构,将底部支承架2及按压式开关的结合体一起拔出落水筒4。第一结构和第二结构均可为沿落水筒内壁的与内壁连体的圈状结构或圈状连接部件,或多段状结构或部件。第一结构41的最佳实施方式可采用沿着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便捷式弹跳下水机构,包括下水盖、落水筒、按压式开关,所述下水盖作为所述按压式开关的按钮,所述按压式开关提供有上下两个停留控制位,使所述下水盖能停留在上工作位和下工作位,上工作位和下工作位分别对应下水盖处于打开状态和下水盖处于关闭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式开关固定在底部支承架上,所述落水筒沿其内壁设置支承底部支承架的第一结构并在该结构之上设置用于定位底部支承架的第二结构,所述底部支承架外侧设置有柔性圈,所述第二结构与柔性圈配合,使得在施加向下的压力进行装配时,柔性圈能变形穿过第二结构,底部支承架压至第一结构上,并通过第二结构卡住柔性圈而将底部支承架定位;在施加向上的拉力进行拆除时,能通过柔性圈的变形脱出第二结构,将底部支承架及按压式开关的结合体一起拔出落水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岑迪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搏盛阀门管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