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糠醛渣树木土壤改良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590740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22 2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糠醛渣树木土壤改良肥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豆粕200-230、鹿粪100-120、糠醛渣50-55、楝树根30-35、棉籽壳40-45、硫酸铵50-55、尿素30-34、桑木屑20-24、烟渣10-12、氯化钾12-16、硫酸亚铁3-4、硼砂3-4、葡萄糖酸锌4-5、生石灰2-3、EM菌剂6-9、土壤调理剂10-15、水适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肥料采用豆粕、鹿粪、糠醛渣等天然物质作为原料,制成的肥料具有提供植物大量的营养元素、改善土壤的作用,还充分利用了废弃物。另外添加的棉籽壳含有丰富的纤维素、蛋白质、脂肪、糖类、醇类、棉酚以及矿物质等营养元素。硫酸铵能使枝叶生长旺盛、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增强作物对灾害的抵抗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糠醛渣树木土壤改良肥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豆粕200-230、鹿粪100-120、糠醛渣50-55、楝树根30-35、棉籽壳40-45、硫酸铵50-55、尿素30-34、桑木屑20-24、烟渣10-12、氯化钾12-16、硫酸亚铁3-4、硼砂3-4、葡萄糖酸锌4-5、生石灰2-3、EM菌剂6-9、土壤调理剂10-15、水适量;本专利技术的肥料采用豆粕、鹿粪、糠醛渣等天然物质作为原料,制成的肥料具有提供植物大量的营养元素、改善土壤的作用,还充分利用了废弃物。另外添加的棉籽壳含有丰富的纤维素、蛋白质、脂肪、糖类、醇类、棉酚以及矿物质等营养元素。硫酸铵能使枝叶生长旺盛、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增强作物对灾害的抵抗能力。【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肥料
,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糠醛渣是生物质类物质如玉米芯、玉米杆、稻壳、棉籽壳以及农副产品加工下脚料中的聚戊糖成分水解生产糠醛产生的生物质类废弃物。糠醛渣作为生物质水解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其盐分含量高、呈酸性,其大量堆积会对大气、土壤、河流产生污染。但是糠醛渣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具有良好的再利用价值。用糠醛渣制成的肥料可以有效地修复土壤,在解决污染问题的同时缓解了供需矛盾,降低生产成本,具有一定的经济与环境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肥料目的是提供。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肥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豆柏200-230、鹿粪100-120、糠醛渣50-55、楝树根30-35、棉籽壳40-45、硫酸铵50-55、尿素30-34、桑木屑20-24、烟渣10-12、氯化钾12-16、硫酸亚铁3-4、硼砂3-4、葡萄糖酸锌4-5、生石灰2-3、EM菌剂6_9、土壤调理剂10-15、水适量; 所述土壤调理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硅藻土 120-140、竹炭30-40、纳米碳粉1-2、偏硅酸钠4-5、亚硒酸钠3-4、硫酸锌4-5、聚丙烯酸钠3_4、柠檬酸铈0.1-0.14、硫酸锰2-3、壳聚糖6-8、桉树油1-2、纳米玉石粉2-3、过硫酸铵1_2、植酸2_3、水适量;制备方法是将除过硫酸铵外的各原料加入适量水中,混合,研磨制成浆料,加热至80-90°C,再加入过硫酸铵,搅拌反应40-60分钟,加热浓缩至泥状,制成颗粒,烘干即得。肥料的制备的具体步骤如下: (1)将鹿粪干燥后与楝树根、棉籽壳、粉碎成渣后,加入豆柏、糠醛渣、EM菌剂混合,搅拌均匀,密封,常温下进行无氧发酵30-40天,期间每隔2-3天搅拌一次; (2)将桑木屑、烟渣放入上述发酵物料中,搅拌均匀后,常温条件下继续发酵8-10天,期间每隔1-2天翻堆一次,备用; (3)将氯化钾、硫酸亚铁、硼砂加入适量水,搅拌至溶化后,放入硫酸铵、尿素、生石灰与葡萄糖酸锌,边加热边搅拌至完全融化,喷雾干燥,得混合粉; (4)将步骤2的发酵物料与步骤3的混合粉以及其它剩余成分混合,搅拌均匀后,放入烘干机中烘干,制成颗粒,即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肥料采用豆柏、鹿粪、糠醛渣等天然物质作为原料,制成的肥料具有提供植物大量的营养元素、改善土壤的作用,还充分利用了废弃物。另外添加的棉籽壳含有丰富的纤维素、蛋白质、脂肪、糖类、醇类、棉酚以及矿物质等营养元素。硫酸铵能使枝叶生长旺盛、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增强作物对灾害的抵抗能力。具体实施方案下面结合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称取下列重量份(kg)的原料制成:豆柏220、鹿粪110、糠醛渣52、楝树根32、棉籽壳43、硫酸铵54、尿素33、桑木屑22、烟渣12、氯化钾14、硫酸亚铁3、硼砂4、葡萄糖酸锌4、生石灰2、EM菌剂8、土壤调理剂15、水适量; 所述土壤调理剂由下列重量份(kg)的原料制成:硅藻土 120、竹炭30、纳米碳粉1、偏硅酸钠5、亚硒酸钠3、硫酸锌4、聚丙烯酸钠3、柠檬酸铈0.1、硫酸锰2、壳聚糖6、桉树油2、纳米玉石粉3、过硫酸铵1、植酸2、水适量;制备方法是将除过硫酸铵外的各原料加入适量水中,混合,研磨制成浆料,加热至80-90°C,再加入过硫酸铵,搅拌反应40-60分钟,加热浓缩至泥状,制成颗粒,烘干即得。肥料的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将鹿粪干燥后与楝树根、棉籽壳、粉碎成渣后,加入豆柏、糠醛渣、EM菌剂混合,搅拌均匀,密封,常温下进行无氧发酵35天,期间每隔2天搅拌一次; (2)将桑木屑、烟渣放入上述发酵物料中,搅拌均匀后,常温条件下继续发酵9天,期间每隔I天翻堆一次,备用; (3)将氯化钾、硫酸亚铁、硼砂加入适量水,搅拌至溶化后,放入硫酸铵、尿素、生石灰与葡萄糖酸锌,边加热边搅拌至完全融化,喷雾干燥,得混合粉; (4)将步骤2的发酵物料与步骤3的混合粉以及其它剩余成分混合,搅拌均匀后,放入烘干机中烘干,制成颗粒,即可。为了更好的说明本专利技术肥料的应用价值,将20棵品种、树龄都相同的相邻两行的树木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将本专利技术的肥料与普通肥料作为底肥分别施加于实验组与对照组,每亩施肥150公斤,施肥的时间选在秋天,到次年秋天为试验期,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树木的叶片变大增厚、叶色变深、枝干加粗、病虫害减少。【权利要求】1.一种糠醛渣树木土壤改良肥料,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豆柏200-230、鹿粪100-120、糠醛渣50-55、楝树根30-35、棉籽壳40-45、硫酸铵50-55、尿素30-34、桑木屑20-24、烟渣10-12、氯化钾12-16、硫酸亚铁3_4、硼砂3_4、葡萄糖酸锌4_5、生石灰2-3、EM菌剂6-9、土壤调理剂10-15、水适量; 所述土壤调理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硅藻土 120-140、竹炭30-40、纳米碳粉1-2、偏硅酸钠4-5、亚硒酸钠3-4、硫酸锌4-5、聚丙烯酸钠3_4、柠檬酸铈0.1-0.14、硫酸锰2-3、壳聚糖6-8、桉树油1-2、纳米玉石粉2-3、过硫酸铵1_2、植酸2_3、水适量;制备方法是将除过硫酸铵外的各原料加入适量水中,混合,研磨制成浆料,加热至80-90°C,再加入过硫酸铵,搅拌反应40-60分钟,加热浓缩至泥状,制成颗粒,烘干即得。2.根据权利要求书I所述的糠醛渣树木土壤改良肥料,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将鹿粪干燥后与楝树根、棉籽壳、粉碎成渣后,加入豆柏、糠醛渣、EM菌剂混合,搅拌均匀,密封,常温下进行无氧发酵30-40天,期间每隔2-3天搅拌一次; (2)将桑木屑、烟渣放入上述发酵物料中,搅拌均匀后,常温条件下继续发酵8-10天,期间每隔1-2天翻堆一次,备用; (3)将氯化钾、硫酸亚铁、硼砂加入适量水,搅拌至溶化后,放入硫酸铵、尿素、生石灰与葡萄糖酸锌,边加热边搅拌至完全融化,喷雾干燥,得混合粉; (4)将步骤2的发酵物料与步骤3的混合粉以及其它剩余成分混合,搅拌均匀后,放入烘干机中烘干,制成颗粒,即可。【文档编号】C05G3/04GK103524271SQ201310523716【公开日】2014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30日 【专利技术者】李明 申请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糠醛渣树木土壤改良肥料,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豆粕200?230、鹿粪100?120、糠醛渣50?55、楝树根30?35、棉籽壳40?45、硫酸铵50?55、尿素30?34、桑木屑20?24、烟渣10?12、氯化钾12?16、硫酸亚铁3?4、硼砂3?4、葡萄糖酸锌4?5、生石灰2?3、EM菌剂6?9、土壤调理剂10?15、水适量;?所述土壤调理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硅藻土120?140、竹炭30?40、纳米碳粉1?2、偏硅酸钠4?5、亚硒酸钠3?4、硫酸锌4?5、聚丙烯酸钠3?4、柠檬酸铈0.1?0.14、硫酸锰2?3、壳聚糖6?8、桉树油1?2、纳米玉石粉2?3、过硫酸铵1?2、植酸2?3、水适量;制备方法是将除过硫酸铵外的各原料加入适量水中,混合,研磨制成浆料,加热至80?90℃,再加入过硫酸铵,搅拌反应40?60分钟,加热浓缩至泥状,制成颗粒,烘干即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万利生态园林景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