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棉花蕾铃发育的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590667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22 2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促进棉花蕾铃发育的叶面肥,为水溶液,其活性成分由氮肥、磷酸二氢钾、硼砂、生长素、6-苄基腺嘌呤及赤霉素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了所述叶面肥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叶面肥于棉花蕾期、花铃期进行叶面喷施,能促进棉花生殖生长,促进现蕾开花,减少蕾铃脱落,从而提高棉花产量。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叶面肥制备方法操作简便、工艺条件温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促进棉花蕾铃发育的叶面肥,为水溶液,其活性成分由氮肥、磷酸二氢钾、硼砂、生长素、6-苄基腺嘌呤及赤霉素组成。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了所述叶面肥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叶面肥于棉花蕾期、花铃期进行叶面喷施,能促进棉花生殖生长,促进现蕾开花,减少蕾铃脱落,从而提高棉花产量。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叶面肥制备方法操作简便、工艺条件温和。【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用肥料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促进棉花蕾铃发育的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皮棉产量是棉花的经济产量。棉花的蕾铃发育状况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棉花的经济产量。在棉花蕾期、花铃期喷施叶面肥,能促进棉花蕾铃生长发育、减少蕾铃脱落,从而提高皮棉产量。目前适于市场上叶面肥种类较多,但适于棉花专用的叶面肥尚不多见,且性价比不高,效果不甚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目前适于棉花专用的叶面肥种类较少的缺陷,弥补棉花蕾期、花铃期专用叶面肥的空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促进棉花蕾铃发育的叶面肥。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叶面肥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促进棉花蕾铃发育的叶面肥,所述叶面肥为水溶液,其活性成分按重量份由以下成分组成:氮肥:300~1500 份; 磷钾复合肥:100~800份;硼砂:50~150 份;生长素:1~10份;6-苄基腺嘌呤:2~20份;赤霉素:2~20份。优选地,所述叶面肥的活性成分按重量份由以下成分组成:氮肥:500~1000 份;磷钾复合肥:200~500份;硼砂:80~120 份;生长素:3~8份;6-苄基腺嘌呤:6~15份;赤霉素:6~15份。更优选地,所述叶面肥的活性成分按重量份由以下成分组成:氮肥:500~1000 份;磷钾复合肥:200~500份;硼砂:100份;生长素:5份;6-苄基腺嘌呤:10份;赤霉素:10份。上述叶面肥所含的氮肥、磷钾复合肥能及时补充棉花所需的氮、磷、钾营养成分;硼砂里所含的硼能防止蕾而不花;生长素、6-苄基腺嘌呤、赤霉素等外源激素能促进蕾铃发育、促进养分向蕾铃转移分配,减少脱落。其中,棉花蕾期氮肥、磷钾复合肥的用量可相对较少,而到了花铃期,氮肥、磷钾复合肥的用量可适当加大。优选地,所述氮肥为尿素;所述磷钾复合肥为磷酸二氢钾。所述生长素为吲哚乙酸或a_萘乙酸。所述硼砂中的含硼量按质量百分比为5~30% ;优选10~20%。所述叶面肥中,活性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0.1~10% ;优选0.5~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叶面肥,具体的施用量可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棉花的长势决定,生长中后期棉株中上部叶片面积增大,可适当增加用量。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叶面肥的制备方法,过程如下:称取所述活性成分的各个组分,混匀,最后加水稀释定容即得。优选地,所述制备 过程如下:将生长素、赤霉素分别溶于5~10倍体积的质量百分浓度为90~99%的乙醇溶液中,将6-苄基腺嘌呤溶于5~10倍体积的质量百分浓度为0.5~5%的稀盐酸溶液中;将所得乙醇溶液、稀盐酸溶液与氮肥、磷钾复合肥、硼砂混合,加水混匀即得。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叶面肥于棉花蕾期、花铃期进行叶面喷施,能促进棉花生殖、生长,促进现蕾开花,减少蕾铃脱落,从而提高棉花产量,增产率可高达3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叶面肥制备方法操作简便、工艺条件温和。【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取尿素75克、磷酸二氢钾30克、硼砂(含硼量17wt%)15克、生长素(吲哚乙酸)0.75克、6-苄基腺嘌呤1.5克、赤霉素1.5克。将尿素、磷酸二氢钾、硼砂用少量水溶解;将生长素用5倍体积的质量百分比为95%的乙醇溶液溶解;将赤霉素用5倍体积的质量百分比为95%的乙醇溶液溶解;将6-苄基腺嘌呤(6-BA)用6倍体积的质量百分比为1%的稀盐酸溶液溶解。将得到的溶液充分混匀,加水混匀,加水定容至15升,于晴天无风下午16时至17时均匀喷施于棉叶表面。在棉花蕾期喷施I次,用量为每亩15千克。花铃期喷施3次,用量为每亩20-25千克,每次间隔时间为I周左右。喷施上述叶面肥与喷清施水对照处理相比,增产效果显著,单株成铃数增加3-4个,单铃重增加0.3-0.4克,皮棉产量增加20%左右。实施例2取尿素120克、磷酸二氢钾50克、硼砂(含硼量llwt%) 15克、生长素(吲哚乙酸)0.75克、6-苄基腺嘌呤1.5克、赤霉素1.5克。将生长素用6倍体积的质量百分比为95%的乙醇溶液溶解;将赤霉素用6倍体积的质量百分比为95%的乙醇溶液溶解;将6-苄基腺嘌呤(6-BA)用5倍体积的质量百分比为1%的稀盐酸溶液溶解。将尿素、磷酸二氢钾、硼砂以及所得乙醇溶液、稀盐酸溶液混合,加水溶解、混匀,加水定容至15升,于晴天无风下午16时至17时均匀喷施于棉叶表面。在棉花蕾期喷施I次,用量为每亩15千克。花铃期嗔施2次,用量为每甴25千克左右,每次间隔时间为I周左右。喷施上述叶面肥与喷清施水对照处理相比,增产效果显著,单株成铃数增加3-4个,单铃重增加0.4-0.45克,皮棉产量增加28%左右。实施例3在棉花蕾期喷施实施例1的叶面肥I次,用量为每亩15千克。花铃期可增大氮肥与磷钾复合肥的用量。取尿素200克、磷酸二氢钾100克、硼砂(含硼量17wt%) 20克、生长素I克、6-苄基腺嘌呤2克、赤霉素2克,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稀释定容至20升,于晴天无风下午16时至17时均匀喷施于棉叶表面;花铃期喷施3次,用量为每亩20-25千克,每次间隔时间为I周左右。喷施本专利技术的叶面肥与喷清施水对照处理相比,增产效果显著,单株成铃数增加4-5个,单铃重增加0.4-0.45克,皮棉产量增加30%左右。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专利技术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专利技术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促进棉花蕾铃发育的叶面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叶面肥为水溶液,其活性成分按重量份由以下成分组成: 氮肥:300~1500份; 磷钾复合肥:100~800份; 硼砂:50~150份; 生长素:1~10份; 6-苄基腺嘌呤:2~20份; 赤霉素:2~2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面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叶面肥的活性成分按重量份由以下成分组成: 氮肥:500~1000份; 磷钾复合肥:200~500份; 硼砂:80~120份; 生长素:3~8份; 6-苄基腺嘌呤:6~15份; 赤霉素:6~15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叶面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叶面肥的活性成分按重量份由以下成分组成: 氮肥:500~1000份; 磷钾复合肥:200~500份; 硼砂:100份; 生长素:5份; 6-苄基腺嘌呤:10份; 赤霉素:10份。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叶面肥,其特征在于,所述氮肥为尿素。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叶面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钾复合肥为磷酸二氢钾。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叶面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生长素为吲哚乙酸或a_萘乙酸。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叶面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硼砂中的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促进棉花蕾铃发育的叶面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叶面肥为水溶液,其活性成分按重量份由以下成分组成:氮肥:300~1500份;磷钾复合肥:100~800份;硼砂:50~150份;生长素:1~10份;6?苄基腺嘌呤:2~20份;赤霉素:2~20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程董合林刘爱忠王润珍刘爱珍李如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